雷 鸣 王 敏 张 催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8例
雷 鸣 王 敏 张 催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宜春336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炎消肿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治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症状和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好转 (P<0.05),且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疗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指原发于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多发、难治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随着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KOA的患病率呈现惊人的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最新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KOA主要是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法多样,效果显著[1]。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8例,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并确诊。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2.4±7.6)岁,病程0.5~6年,平均病程(2.4 ±1.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其他一般资料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炎消肿治疗:采用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将30mg曲安奈德缓慢注射关节腔内,每周1次,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手法松懈+抗炎消肿治疗。中药熏洗:选取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三棱等中药,水煎熏洗关节处,每天一次,每次40分钟;手法松懈:包括点穴、松肌、按摩疼痛点、牵拉膝关节、提拉股四头肌腱,如此反复三次,持续治疗3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症状积分减少≥90%,则判定为临床控制;患者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症状积分减少70%~90%,则判定为显效;患者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症状积分减少30%~70%,则判定为有效;患者疼痛等症状无任何变化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 (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χ±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比较 (χ±S)
西医认为KOA可能与遗传和体质有关,老年性组织变性和关节劳损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KOA属于 “痹症”的范畴,认为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在于年老长期劳损,筋骨失养,肝肾亏虚,血瘀气滞。KOA致病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为肾主骨,髓虚不能养骨,则易骨痛,骨髓失期充氧,精气日渐亏虚,渐致筋骨衰退;外因为慢性劳伤使静脉不通,癖血停滞,血液循环受阻[2-3]。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松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肢体局部微循环,借助外界能量使药物的效力渗入到肢体内部,使粘连的组织得以松懈,提高自愈能力及关节活动功能[4]。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外兼治,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症状和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好转(P<0.05),且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赵锦松,李小霞.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9,13(7):135-137.
[2]刘铀宁.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39-40.
[3]邱萍.运动疗法应用于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0,11(2):9-10.
[4]彭俊,邹季.关节镜下清理术后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58-5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57
1672-2779(2013)-18-0075-01
吴义红
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