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岩
降浊通脉汤治疗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72例
刘伯岩
(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目的 探讨采用降浊通脉汤治疗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有14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2例。将治疗组采用的降浊通脉汤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59.72%),总有效率90.28%;对照组显效29例(40.28%),总有效率69.44%。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采用降浊通脉汤方法治疗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降浊通脉汤;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由于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上形成了粥样脂类物质,堆积形成白色斑块,使动脉腔变窄并阻滞血流,导致心肌出现缺血[1]。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发病时胸部、颈部、肩部、背部或手臂出现不适感,若病情严重甚至会危急患者的生命。近两年来,笔者探讨了采用降浊通脉汤治疗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的差异,现将临床疗效介绍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为6~18年。对照组72例,男46例,女26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为6~2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分级、中医证侯比较、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均为痰瘀痹阻型。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治疗组采用降浊通脉汤治疗,方药组成:瓜蒌30g,石菖蒲30g,丹参30g,茯苓30g,川芎30g,党参20g,薤白20g,赤芍20g,红花15g,郁金15g,枳壳12g,桂枝10g,半夏10g,降香10g,炙甘草10g,水蛭6g。加减:若患者伴有肢体和眼睑水肿,加泽泻30g,猪苓30g;若患者气阴两虚,加五味子20g,太子参30g;若患者气滞痛甚,加延胡索20g,檀香10g;若患者心肾阳虚,加仙灵脾20g,制附子10g,肉桂6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温服,2周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
1.2.2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其作用是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用于胸中憋闷和心绞痛,其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丹参、冰片和三七等。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一日3次,2周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观察期间均停服降脂药、扩张血管药以及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1.3统计学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得P<0.05,即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2.1疗效判定标准[2]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标准主要有: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治疗后心绞痛、胸闷、心悸等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主证、次证没有严重的情况存在;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有明显减轻,但主证、次证仍有一些严重的情况存在;无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显效与有效两者合计为总有效率。
2.1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表 [n(%)]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 “胸痹”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多见于老年患者,脾肾亏虚者多见。笔者运用降浊通脉汤宽胸理气、豁痰通阳、活血化瘀以针对病机治疗。降浊通脉汤由薤白、瓜蒌、石菖蒲、党参、红花、川芎、水蛭、郁金和丹参等组成。方中君药为薤白、瓜蒌、红花,其作用是活血化瘀、涤痰畅气、开胸散结、豁痰通阳;辅药为丹参、桃仁、水蛭,其作用是活血散瘀,辛润通络;加半夏以化痰降逆、散结燥湿;加玄胡、郁金以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加砂仁、柴胡、枳壳以理气止痛、调畅气机;加甘草以调和诸药。诸药同用,共为佐使,以奏益气温阳、豁痰通阳、行气止痛、通阳散结、活血化瘀之功效。这种组方用药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精髓,又能够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相互结合,达到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最佳功效。总之,应用降浊通脉汤治疗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血脂代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贾秀丽,刘洁,刘华恩.降浊通脉汤治疗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60例[J].,河南中医,2009,27(8):28-30.
[2]文旭,马民强,朱晓娜.化痰逐瘀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44例[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3):33-3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42
1672-2779(2013)-18-0057-01
苏 玲
201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