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浅谈考研中医内科学之复习
赵 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考研;中医内科学;学习方法
中医内科学在考研中医综合中占有很大比重,为考研中医综合三大难点之一 (其余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为临床学科,考研难度较前两科较大,并以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为基础,可见若要在中医内科学取得好成绩,必须以前者内容为根基。笔者将中医内科学的复习经验整理如下。
中医内科学主要分为心系、肺系、肝胆系、脾胃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7类,分类较多,不利于记忆。从考试角度出发,可分为5类,把血证、自汗、盗汗归为心系,把痰饮归为肺系,把郁证、痉证、颤证归于肝胆系,把痿证、虚劳归为脾胃系,把消渴、内伤发热、痹证、腰痛归为肾系。这样则减少了记忆范围,减轻负担。此外,中医内科学重要的内容是病证分类及用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难点,笔者把每个病种分为虚证、实证两类,再进行分类。
通过分类记忆,可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每系疾病通过大概的病程联想,进行记忆,例如,肺系疾病,首先是 “感冒”,然后发生 “咳嗽”,有 “痰饮”,逐渐演变成 “哮喘”(哮病、喘证),发展为 “肺痈”、“肺胀”,后期变为 “肺痿”、“肺痨”,这样就可以把每一个系别疾病牢牢记住。疾病除了通过虚、实分类外,尚可进行按照病情的发展顺序进行记忆,例如中风可按照病情发展分为 “中经络-中脏腑-恢复期”进行分类。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把中医内科学内容系统化后,基本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此外,若仍有较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发散记忆的方法,把内容进行扩展,把能想到的内容综合起来,判断试题,解决问题,此外,舌苔、脉象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患者水肿反复发作,日轻夜重,下肢肿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呼吸急促,呼多吸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其治法是
A.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B.温肾纳气,化气行水
C.温肺散寒,利水消肿 D.温阳化饮,降气平喘
答案(B)
按:首先定位属于中医内科学中 “水肿病”,然后通过 “下肢肿,腰酸,呼多吸少”定位病位在肾,通过 “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可定性为虚证,通过 “畏寒”可知病性属寒,因此疾病为水肿,辨证为肾阳衰微证,参考答案治法中必定包括肾,可以排除C、D项,A项中包含脾,而题目症状中无脾病表现 (纳差、腹胀、便溏等),此外行气利水往往为实证所用,因此可排除A项。B项答案中,针对肾阳虚的情况,有 “温肾”方法,对于呼多吸少表现,有 “纳气”治法,水肿 (气化无力,肾不行水)的情况,使用 “化气行水”的治法,因此为正确答案。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66
:1672-2779(2013)-04-0099-01
王志华
20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