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奎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第三人民医院,徐州221134)
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冠心病55例
王化奎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第三人民医院,徐州221134)
目的 研究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55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主要副作用:2例患者面色潮红,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4例患者出现失眠情况,3例患者出现口干情况,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副作用即可消失,无患者需要停止用药。结论 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均获得满意的降压效果,对于血管则具有相应的扩张作用,但注意适度用药即可,尼群地平用药经济实用,适应基层广大人群使用。
尼群地平;高血压病;冠心病;护理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动脉血压连续性升高,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通常会诱发心、脑以及肾等重要人体器官发生的病变,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冠心病主要指的是因脂质出现不正常的代谢,使得脂质沉降于动脉内膜上,而这些在动脉内膜上的脂类物质经过不断堆积后形成白色斑块,随着这些斑块的逐渐增多而致使动脉腔原有的宽度变得狭窄,血液流动受到阻碍,使心脏严重缺血后出现心绞痛情况。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应用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符合有关规定的诊断标准。我院收治的55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男30例,女25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为48.4岁。55例患者均确诊患有冠心病或者是高血压疾病。大部分患者还伴随着腔隙性脑梗死与2-型糖尿病等。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25例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病程为5个月至25年,13例患者为心电图异常,6例患者为心绞痛,4例患者为中危,3例患者为高危,2例患者为极高危,陈旧性前间壁和下壁心梗各为1例。对照组25例患者病程为5个月至25年,10例患者心电图异常,6例患者为心绞痛,5例患者为2级高血压,4例患者为3级高血压。5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50例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心悸、胸闷、头晕以及气短等。
1.2治疗方法30例观察组应用尼群地平治疗,注意在用药前的3天停止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每日进行10mg3次的用药,待血压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逐渐消弱后,每日可维持一次10mg的用药。25例对照组应用心痛定实施治疗,每日进行3次10mg的施药,观察患者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用药方式。
1.3护理①心理护理。用和蔼、友善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非洛地平治疗的目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足够的信息,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和紧张、恐惧的心理。②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护理体检,同时完善各种检查,如肝肾功能等。③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头晕、头痛加重,面红,踝肿,牙龈肿胀;观察血压过低或过高;监测心率、心律、ST段的变化;观察心绞痛加重;观察恶心、呕吐、嗳气等消化道症状。④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卧床休息,建立适当的运动与康复训练计划[1]。
2.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逐渐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平,心电图无任何异常;有效:临床症状逐渐减弱,下降至2.67kPa(20mmHg),但仍没有明显的波动情况;无效:临床症状、血压和心电图均未得到改善。
2.2临床疗效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n,%)
2.3副作用尼群地平无较大的不良反应,主要副作用:2例患者面色潮红,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4例患者出现失眠情况,3例患者出现口干情况,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副作用即可消失,无患者需要停止用药,患者服药5~7天后,副作用逐渐消失,4个星期后做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的复查,与用药前相对比无显著的变化。
2.4典型病例宋某某,女性,54岁。高血压病程为10年,3年为冠心病心绞痛,经常性出现头晕、心前区疼痛以及失眠等情况,测量血压保持在好转率23.3/14.6kPa仍高,心电图Ⅰ、心电图Ⅱ以及aVF导联发生T波倒置现象,左心室过于肥厚伴随着心肌劳损。过去曾经服用心痛定、复方降压片以及罗布麻等药物实施治疗,但无显著的治疗效果。随后改用10mg的尼群地平实施治疗,每日服用三次。患者心前区疼痛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血压明显得到下降,保持在19.6/10.6kPa,目前仍每日进行10mg的药物服用。
应用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平,心电图无任何异常,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极大程度上肯定了尼群地平具有一定的抗高血压作用。因为尼群地平能够使冠状动脉扩张,同时还能增加冠脉的血流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以及冠心病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情况[2]。尼群地平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但由于作用时间过短,一旦停止用药血压即恢复原有的不良状态,加上尼群地平本身也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恶心、面部潮红和低血压等,对该药品过敏的患者很有可能引发过敏性肝炎或皮疹,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剥脱性皮炎[3]。因此在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的降压效果后,适度用药即可,尼群地平用药经济实用,适应基层广大人群使用。
[1]洪小丽.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非洛地平治疗及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6,14(6):63-65.
[2]宋广荣,李永玲,朱月珍,等.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塞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10):547-548.
[3]侯秀琴.尼群地平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02):120-122.
刘禹锡与《传信方》
刘禹锡 (公元772~842年),字梦得。他不仅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而且对医学颇有研究,曾集平素所得并经观察实践之方药,编著为 《传信方》2卷,流传甚广,后佚,今有辑录之 《传信方集释》本。
《传信方》在当时不仅在国内受到普遍重视,而且在国外广泛流传,如日本的 《医心方》、朝鲜的 《东医宝鉴》,都收录了 《传信方》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刘禹锡在文中指出:“苟循往以御变,眯于节宜,奚独吾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意思是说如果因循守旧,不分清药物性能与病症是否相符合而乱投药,不仅会对人的机体健康不利,同样在治国方面也是行不通的。在治疗上,他主张博采众方,不断创新,针对具体病症灵活运用,“医拯道贵广。”刘禹锡还注重临床实践,深入群众,拜能者为师,大胆采用民间验方。
由于历史原因,此书早已散佚,但书中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加之临床疗效卓著,药物易得,颇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故50多首方药,均被明以前的各家方书所收录,因而得以保存下来。书中记载的方剂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的发展与普及,特别是分析眼科疾病的发病原因,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历史史料及理论依据。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36
:1672-2779(2013)-04-0053-02
张文娟
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