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桂丽,程太应
(贵州航天医院眼科,贵州遵义56300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切口小,视力恢复快,可植入高端人工晶状体提高视觉质量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的一种手术方式[1]。进口折叠人工晶状体价格贵,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大部分患者仍选择扩大切口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术后散光大,失去超声乳化的意义。随着中国人工晶状体制造的提高,国产折叠人工晶状体开始应用于临床,本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植入国产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FV-60A)145例(159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92例(217眼),年龄41~85岁,平均(67.30±9.88)岁。根据植入晶状体的种类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45例(159)植入FV-60A;对照组:47例(58眼)植入美国爱尔康(Alcon)公司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SA60AT)。排除影响视力结果观察的白内障患者,术前视力为光感-0.3。按晶状体核硬度5级分类法:观察组Ⅰ级核6眼,Ⅱ级核49眼,Ⅲ级核56眼,Ⅳ级核48眼;对照组Ⅰ级核4眼,Ⅱ级核21眼,Ⅲ级核23眼,Ⅳ级核10眼。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行角膜曲率、眼科A/B超检查眼轴长度,采用SRK-Ⅱ或SRK-T公式自动计算出所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根据患者用眼的情况,保留-0.5~-1.0屈光度数。术前30min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上手术台前用Alcon公司生产的0.5%爱尔卡因眼液点术眼3次,每隔5分钟1次。术前未使用全身镇痛剂和镇静剂。
1.2.2 手术方法 开睑器开睑,妥布霉素稀释液冲洗结膜囊,不做上直肌牵引线,下方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5mL。在颞上方或在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处,做3mm宽的角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注入黏弹剂后行环行撕囊或截囊,然后进行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使用Alcon公司生产的Laoreater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参数设置:连续模式,超声能量60%,负压吸引320mm Hg,流量30mL/min。超声乳化时间最短0s,最长138s,平均(38.79±22.51)s。采用囊外劈核法乳化晶状体核,抽吸晶状体皮质,注入黏弹剂撑开囊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器缓慢推注人工晶状体到囊袋,调整人工晶状体位置;清除残留黏弹剂,前房注入平衡液,维持前房深度,使切口达到自动关闭水密状态。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0.3mL,0.5%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包术眼。
1.2.3 术后处理和观察 术后第1天开放滴眼,常规滴用0.025%地塞米松眼液,每天4次;洛美沙星滴眼液,每天3次。由同一医师于术后1d、7d、1个月及12个月观察视力、角膜水肿、前房浮游细胞、闪辉、渗出膜、后发性白内障情况,并询问畏光、眩光等视觉症状。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植入情况比较 观察组植入器推人工晶状体到囊袋后会发现:前襻5%、后襻80%会粘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需用调位勾拉开,调位后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未出现偏斜,但人工晶状体后表面有不同面积的不同程度发白、发亮样的改变。对照组植入器推人工晶状体到囊袋后未发现前、后襻粘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调好位后,人工晶状体体部后表面跟前表面一样透明,无发白、发亮样的改变。
2.2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视力比较[眼(%)]
2.3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67眼(42.14%),其中轻度水肿50眼,中度水肿17眼;对照组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眼20例(34.48%),其中轻度水肿14眼,中度水肿6眼。两组病例均发生黄斑囊样水肿1眼。两组病例中均有少数出现轻微前房浮游细胞、闪辉现象,7d内消退。两组病例均未发生角膜失代偿、高眼压、虹膜粘连、晶状体表面渗出膜形成。观察组术后1个月有1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视力为0.1,经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至0.5。
2.4 术后随访情况 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平均8个月,观察组共电话联系到患者78例,均表示视力好,有30例38眼来院复查,视力为0.4~0.6者20眼,0.8~1.2者18眼(表2),有3眼后囊周边雾状混浊,未影响视力。对照组城市居民占多数,有36例42眼来院复查,视力为0.4~0.6者17眼,0.8~1.2者25眼(表2),有1眼后囊周边雾状混浊,未影响视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P>0.05)。两组病例均未发生虹膜粘连、晶状体表面渗出膜形成,继发青光眼,询问均无畏光、眩光等不适视觉症状。术后复查,不查看相关记录,根据视力和裂隙灯检查无法辨认是植入FV-60A还是SA60AT。
表2 两组患者术后6月至1年视力比较[眼(%)]
3.1 植入FV-60A的安全性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较快、术后屈光状态较为稳定等优点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方法,目前进口高端折叠人工晶状体是主流产品,相关的文献很多[2-7],国产折叠人工晶状体临床使用时间较短,相关报道相对比较少,但安全有效[8-9]。本组使用的FV-60A是一片式的折叠人工晶状体,3.0mm切口植入,晶状体颜色为无色,光学直径6mm,全长13mm;光学形状为双凸球面,A常数为117.9改良“C”襻,直角边缘设计。两组术后前房情况未发现明显区别,说明两组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类似。
3.2 植入FV-60A的术后视觉质量 本组病例术后视力恢复与施玉英等[10]报道有差异,该文献报道综合病例术后第1天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占83.78%,≥1.0者占48.38%,考虑术者是超声乳化术新手,超声乳化时是吸住核后将核脱出囊袋劈核后乳化,超声乳化针平面比较靠近角膜,劈核和超声乳化技巧不完美致超乳时间较长,引起角膜水肿导致术后早期视力差。术后视力与人工晶状体材质有关,材质好透明度高,术后视力才好,观察组术后第1天视力大于或等于0.8者22眼占13.92%。术后6个月至1年30例38眼来院复查,≥0.8的18眼占47.37%,说明观察组人工晶状体材质好。且观察组人工晶状体边缘经过特殊处理,防止术后眩光,术后患者未诉畏光、眩光等不适视觉症状。
3.3 植入FV-60A的术后并发症 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白内障手术医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与人工晶体材料、手术技术,以及人工晶体植入位置、前囊大小、前后囊抛光以及人工晶体是否在囊袋内等多种因素有关,两组术者是同一超声乳化新手,前囊大小、前后囊抛光是两组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两大因素,人工晶体材料是两组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区别因素,FV-60A材质具有强力的黏附性,能通过纤维连接蛋白黏附于后囊膜,从而阻止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与增殖,减少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同时直角边缘设计,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9]。观察组绝大多数是农村患者术后观察很困难,尽管强调一定按时复查,主动复查的患者很少,后发性白内障观察随访至少1~2年,需加强提高随访率。
3.4 植入FV-60A的吸附力 FV-60A产品介绍遇液体后立刻呈现超强的吸附力,植入眼后,会下沉与囊袋紧密吸附,能有效降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观察组植入过程中发生襻与光学面相粘,需分开,另植入后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表面有不同面积的不同程度发白、发亮样的改变,术中用平衡液冲不掉,术后自行消失,可能为植入过程中有细小水珠或气泡聚积形成,两种情况的发生考虑与超强的吸附力有关,这种超强的吸附力能否有效降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需要远期随访观察。
综上所述,FV-60A与SA60AT在加工工艺细微上约有些不同,但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却是一致的,关键是FV-60A价格便宜,性价比高,适合广大贫困白内障患者和大规模复明行动应用,同时可以支持中国人工晶状体制造业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1]赵凤琴,王玲,滕臣.89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6):555-556.
[2]田芳,张红,胡尊霞.两种拟调节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4):341-344.
[3]黄宝宇,梁皓,李霞,等.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比敏感度的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1,31(2):141-143.
[4]张远平,查旭,赵学英,等.植入多焦人工晶状体和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对比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0,30(2):178-179,185.
[5]徐玲,何向东,何伟.黄色非蓝视滤过紫外光型和普通滤过紫外光型人工晶状体患者后发生白内障发生率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0,30(4):358-360.
[6]王磊峰,张振义,秦向阳,等.Tecnis非球面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2):316-317.
[7]鲍永珍,裴雪婷,李明武,等.非球面和球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的比较[J].眼科研究,2009,27(1):45-48.
[8]刘祥明.国产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应用的临床观察[D].长沙:中南大学,2009.
[9]方艳文,卢奕,罗怡,等.国产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2):92-93.
[10]施玉英,宋旭东,柴洁.Acrysof折叠人工晶体300例的临床观察效果[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