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锦钰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长春130052)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61例
郭锦钰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长春130052)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慢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1例,将治疗组用中医治疗与对照组中成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60.66%),总有效率90.17%;对照组显效24例(39.34%),总有效率70.4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且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胃炎;痞满;胃脱痛;中医药疗法
慢性胃炎(chronic gestritis),是由于胃粘膜上皮细胞发生特异性的再生和改建后导致不可逆的胃腺萎缩,从而引起慢性胃黏膜萎缩性病变或炎性病变[1]。慢性胃炎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表现腹部胀满、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嗳气和泛酸等,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等。当患者确诊为慢性胃炎时,要提高重视,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应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胃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1例,男37例,女3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1~5年;对照组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1.5~6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1.2 治疗方法[2]
1.2.1 中医治疗(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中医进行临床治疗。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肝胃气机不畅型。症状为:口苦泛酸、胃部胀痛、嗳气频作、排便困难,且舌苔薄白、脉弦边尖稍红。处方:柴胡疏肝散,将芍药22g,川芎17g,香附15g,柴胡15g,枳壳15g,醋炒陈皮15g,甘草11g。水煎煮,进餐前1小时服用,每日3次;②脾气虚损型。症状为:胃热、寒热虚错综复杂、胃胀气、口干苦、胃部灼痛、大便异常,且舌质淡、舌苔薄黄、脉细弦。处方:半夏泻心汤,将人参17g,黄芩15g,大枣15g,甘草15g,干姜11g,清半夏11g,黄连8g。水煎煮,每日3次;③胃阴虚证型。症状为:胃部隐痛、面色萎黄、呕吐清涎、喜食热食、大便溏薄、食后腹胀,且苔白润、舌质淡、脉细弱。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将茯苓20g,人参17g,陈皮15g,白术15g,清半夏15g,生姜13g,甘草13g,藿香11g,缩砂仁11g。用水煎煮,进餐前1小时服用,每日3次。以5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2.2 中成药治疗(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温胃舒胶囊治疗,其作用为行气止痛、温养脾胃、扶正固本、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嗳气、纳差和畏寒等症状。其组成成分主要包括补骨脂、白术、陈皮、肉苁蓉、山楂、附子、山药、党参、黄芪、肉桂和乌梅等。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以5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3]慢性胃炎的疗效标准主要有: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灶消失,胃黏膜无病变部位或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缓解,胃黏膜病灶缩小,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45%~75%;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胃黏膜病变部位无改变甚至扩大。显效与有效两者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然后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以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表[n(%)]
两组数据比较,将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慢性胃炎是一种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该病是一种常见病,病程漫长容易复发,男性较女性多,在各种胃病中发病率最高。其病因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生活习惯不健康、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根据病理学变化和病变部位,主要将其分为三类[3],包括萎缩性慢性胃炎、非萎缩性慢性胃炎和特殊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对照组用中成药治疗,但是作用不明显,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药物吸收快,无不良反应,刺激性较小,治疗时能够彻底根治慢性胃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疾病的好转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闫素秋.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2012,11(5):821-823.
[2]赵华.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0(9):49-51.
[3]张正利,张伟伟.65例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与评价[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18(5):25-26.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4.011
1672-2779(2013)-14-0017-02
张文娟
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