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庄居民痴呆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2013-03-02 02:47薛武更叶财德段锦绣杨建宇李彦知何会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血管性问卷

薛武更 吴 瑕 叶财德 刘 喆 段锦绣 杨建宇 李彦知 王 兴 吴 浩 何会贞

(1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8;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3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北京100051)

方庄居民痴呆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薛武更1吴 瑕1叶财德1刘 喆1段锦绣1杨建宇2*李彦知2王 兴3吴 浩1何会贞1

(1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8;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3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北京100051)

方庄;痴呆;AD;VD

痴呆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对痴呆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痴呆同许多其他疾病一样,重在早发现、早预防。为了解居民对痴呆的知晓程度,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我中心中医康复诊区门诊就诊的年龄≥40岁、愿意接受本调查的居民。如果不愿意接受本调查,或因各种原因不能理解本问卷内容者,则不在调查之列。

1.2采用发放无记名问卷随即搜集的方法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诊区社区居民痴呆知晓程度调查问卷》,内容见表1。发放问卷后,由居民亲自填写或由医师将问卷内容念给居民听,由居民口述答案,医师记录。

1.3 对调查结果进行一般统计资料描述,计量资料以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表1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诊区社区居民痴呆知晓程度调查问卷

2 结果

被调查106人,收回问卷106份。其中男44人,女62人。年龄最小41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63.8±9.60)岁。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最小17.9,最大29.9,平均(24.0±2.81)岁;超过的BMI<18.5者2人,>23.9者64人,18.5≤BMI≤23.9者40人。文化程度中,大学(大专及以上)38人;中等学历(含初中、高中、中专等)61人;小学及以下者7人。被调查者中,与家人同住者为98人,独居者8人。问卷调查结果具体见表2。

表2 问卷调查结果

3 讨论

痴呆是指由于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通常多见于老年人群。痴呆究其本质是一种慢性临床综合征,而不是特指一种疾病或神经病理过程。痴呆除表现有定向、记忆、学习、语言理解、思维等多种认知功能损害外,多数病人还表现有行为异常。痴呆的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病程长,医疗和照料负担重,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都很高。因此,痴呆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要卫生服务问题和社会经济负担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痴呆的类型较多,但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族史、遗传背景等是痴呆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3.1痴呆重在早预防、早发现早预防、早发现就要提高全社会对此病的知晓程度。只有知晓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本调查1~4、8条,反映了居民对

痴呆基本常识的了解。从调查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尚有12.3%的人没有听过“痴呆”病名,而大多数人更是没有听过“轻度认知障碍”病名,多达71.7%。87.7%的人对“痴呆”仅限于听说过,不知道痴呆如何预防的人数高达77.4%。17.0%的人不知道痴呆的早期症状,虽然有83.0%的居民表示知道痴呆的早期症状,但主要仅限于认知障碍方面的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而对行为异常和精神异常方面的症状则并不知晓。此外,多达62.3%的人错误地认为痴呆能完全治愈。

3.2本调查中认为体质与痴呆有相关性的42.5% 体质与痴呆的关系如何,近年来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如刘峘等人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体质特点,结果发现VaD组与卒中组体质主型都以阴虚质最多(分别为31.8%和45.1%),其次是痰湿质(分别为30.3%和35.3%)。VaD组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别15.2%和12.1%)高于卒中组(2.0%和5.9%),两组阳虚质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说明体质与痴呆有一定的相关性。

3.3痴呆的发生可能也与某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痴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生活方式病”。温泽淮等[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睡眠充分、作息规律、经常与人联系交往、坚持体育锻炼对AD发生有预防作用。人群回顾性研究提示大量饮酒与痴呆及AD危险性增加有关。国外有研究结果显示,吸烟状态和吸烟量均与痴呆发病有关[3]。盐的摄入量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有研究显示中年期的血压升高与晚年期痴呆发病风险升高有关[4]。本调查显示,仅有37.7%的人知道不良生活方式可能是痴呆的危险因素,且占63.2%的多数人群没有限制盐的摄入量。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被调查者中有86.8%的人每天有“读书、看报、听广播或与别人交流”等脑力活动的习惯,这对预防痴呆大有裨益,虽然这部分人并不是因为要预防痴呆而有意为之。本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的运动方式以散步为主,这可能与被调查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多数都患有程度不等的骨关节病,这可能限制了较大活动量的运动形式。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且饮食营养因素(如血清维生素B6、B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AD的关系,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推荐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本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每日蔬菜摄入量平均(451.9± 129.09)g,每日水果摄入量平均(237.8±107.54)g,均达到指南推荐标准。

3.4痴呆的发生与某些血管性因素有关血管性因素不仅与认知损害和VD有关,也参与AD的发生发展,一次血管性事件可促使AD从临床前期进入临床期或加重其临床表现。Kalaria等[6]发现,脑血管病变患者的AD发病率较无相应病史者高9倍,至少1/3 AD患者具有明显的脑血管病理改变。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异常聚集于某一个体的病理生理现象。一项对2632名平均年龄74岁的老人进行了5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患有代谢综合征的老人认知功能下降比较明显。代谢综合征是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积,并通常伴有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可能也与痴呆的发生有关[7]。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8-9],中年期的血压升高与晚年期痴呆发病风险升高有关[10-11],糖尿病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并且其在AD中的作用机制也类似[12]。本调查结果中,对痴呆的可改变危险因素选择中,中风的选择率最高达71.7%,高脂血症、高血压选择率达到半数,而糖尿病和心脏疾病最低。说明居民对糖尿病、心脏疾病与痴呆风险的认识欠缺。

综上所述,本调查显示方庄社区的中老年患者对痴呆的关注度不高,对痴呆的相关常识缺乏了解。对社区居民进行痴呆相关知识的科普宣教仍然任重道远。

[1]刘峘,张洪钧,田金洲,等.血管性痴呆患者体质调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3):148-150.

[2]温泽淮,梁伟雄,赖世隆,等.中医保健与老年性痴呆关系的研究——老年性痴呆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社区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3):163-166.

[3]D.Juan,D.H.D.Zhou,J.Li.A 2-year follow-up study of cigarette smoking and risk of dementia[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2004,11:277-282.

[4]Qiu C,Winblad B,Fratiglioni L.The age-dependent re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to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ementia[J].Lancet Neurol,2005,4:487-499.

[5]Morris MC,Schneider JA,Tangney CC.Thoughts on B-vitamins and dementia[J]. J Alzheimers Dis,2006,9(4):429-33.

[6]Kalaria RN.Small vessel disease and Alzheimer′s dementia:pathological considerations[J].Cerebrovasc Dis,2002,13(Suppl 2):48-52.

[7]Yaffe K,Kanaya A,Lindquist K,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Inflammation,and Risk of Cognitive Decline[J].JAMA,2004,292:2237-42.

[8]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9]Kopelman PG.Obesity as a medical problem[J].Nature,2000,404:635-643.

[10]Qiu C,Winblad B,Fratiglioni L.The age-dependent re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to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ementia[J].Lancet Neurol,2005,4:487-499.

[11]Whitmer RA,Sidney S,Selby J,et al.Midlif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late life[J].Neurology,2005,64:277-281.

[12]Santosh B.Murthy,Ali Jawaid,Paul E.Schulz.Diabetes mellitus and dementia:advocating an annual cognitive screen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JAGS,2008,56(10):1976-197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2.100

1672-2779(2013)-12-0152-02

��吴义红

2013-05-18)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课题[No:JJ2011-5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血管性问卷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问卷你做主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