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品添加剂中清理出来的“坏分子”
——非法食品添加物“硫氰酸钠”解读

2013-03-01 02:58:28
城市与减灾 2013年4期
关键词:硫氰酸过氧化物保鲜

从食品添加剂中清理出来的“坏分子”
——非法食品添加物“硫氰酸钠”解读

"Bad elements" cleaned out from food additives

淮南联合大学 奇云

硫氰酸钠是什么

你了解硫氰酸钠(Sodium thiocyanate)吗?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分子式为:NaSCN,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熔点287℃时分解出硫化物、氮化物和氰化物。它与酸和强氧化剂反应,与铁盐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与亚铁盐无反应,与浓硫酸生成黄色的硫酸氢钠,与钴盐作用生成深蓝色的硫氰化钴,与银盐作用生成白色的硫氰化银,与铜盐作用生成黑色的硫氰化铜沉淀。硫氰酸钠主要用作丙烯睛纤维抽丝溶剂、化学分析试剂、彩色电影胶片冲洗剂、某些植物脱叶剂以及机场道路除莠剂,还用于制药、印染、橡胶处理,黑色镀镍及制造人造芥子油等。

硫氰酸钠使用和禁用历史

硫氰酸钠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主要是为防腐保鲜。1991年,WHO和FA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公布了CAC/GL13-1991《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用于原料乳的保鲜指南》,利用天然存在于牛乳中的乳过氧化物酶/硫氰酸钠/过氧化氢抗菌体系。在添加一定量的硫氰酸钠和过碳酸钠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将硫氰酸根离子氧化为亚硫氰酸(HOSCN),亚硫氰酸离子(OSCN-)特异性地与细菌表面游离的巯基基团反应,使细菌必需的代谢酶失活,阻断了细菌代谢繁殖,从而对生鲜乳起到保鲜作用。该指南严格规定了此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规定在原料乳收集和运输至乳品加工厂期间,仅在缺乏必要的冷却设施时才可应用,并需对经此法处理过的原料乳检测硫氰酸钠的含量。同时,食品法典委员会一致强调,预期用于国际贸易的产品,不使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进行处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奶牛场缺乏冷却设施,采集后的生鲜乳常因细菌繁殖腐败而损失。乳过氧化物酶体系提供了一种费用低廉而实用的方法,提高了原料乳的利用率,因而在第三世界国家普遍使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收集鲜乳和将其运到加工厂时,由于条件限制,还不可能普遍采用冷却设施。在此背景下,为了暂时保存牛乳而使用化学保存剂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6年版本,即GB 2760-1986中,曾将硫氰酸钠列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与过氧化氢合,用于黑龙江、内蒙古地区的生牛乳保鲜。我国也于1995年发布了GB/T 15550-1995《活化乳中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生鲜牛乳实施规范》,规定添加硫氰酸钠15毫克/千克,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生鲜牛奶,防止牛奶腐败变质。1996年公布的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使用过氧化氢和硫氰酸钠体系用于原料乳的保鲜。但由于硫氰酸钠的毒性作用及其滥用,以及我国经济条件的进步和原奶的冷链运输条件不断完善,我国于2005年废止了GB/T 15550-1995,并且在2007年公布的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也取消了硫氰酸钠的保鲜用途。2008年12月12日,卫生部又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明确规定乳及乳制

品中硫氰酸钠属于非法添加物质。

在原料乳或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可有效抑菌、保鲜,遂成为不法奶户的掺假手段之一。少量硫氰酸钠的摄入,即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硫氰酸钠有哪些危害

硫氰酸钠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人的体内释放的氰根离子而引起。氰根离子在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主要临床症状为出现神经系统抑制、代谢性酸中毒及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等。

运输过程中的硫氰酸钠

硫氰酸钠中毒是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氰根离子所致的急性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受害者轻度中毒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气息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木,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叹息样呼吸,皮肤、黏膜常呈鲜红色,其他症状加重;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丧失,出现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直至角弓反张,血压下降,尿、便失禁,常伴发脑水肿和呼吸衰竭。大剂量致急性中毒时,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血压波动,心率减慢。重复中毒可致肾功能明显损害。慢性作用,可抑制甲状腺机能;可使妇女经期延长而量多。硫氰酸钠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1~2周。

硫氰酸钠的慢性毒性主要是抑制碘的转运和甲状腺激素合成,恶化碘缺乏症。因此,硫氰酸钠是影响甲状腺疾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化合物。甲状腺通过利用碘合成甲状腺素,这对胎儿和婴儿的头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是不可缺少的。碘缺乏可导致许多生长和发育的问题,严重时可引起呆小症。一系列的家畜研究证明,喂饲富含硫氰酸钠的油菜籽,可妨碍动物对碘的利用。用油菜籽饲料喂饲母猪,由于油菜籽中的硫氰酸盐能抑制碘转运至乳中,母猪乳含碘量低,导致小猪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和发育缺陷,但这可通过服用碘来防治。混有油菜籽的饲料喂饲奶牛后,同样发现分泌至乳中的碘和体内硫氰酸盐含量间成反比关系,乳腺中碘转运抑制是由于直接食用了硫氰酸盐而引起的。

怎样避免硫氰酸钠的危害

目前尚无食品中硫氰酸钠检测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卫生部食品整治办[2009]29号《关于印发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抽检工作指导原则和方案的通知》,推荐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硫氰酸根”参考方法。具体方法是将液态奶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过OnGuardRP柱(或经冷冻离心机)去除脂肪后,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采用电导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最低定量限为0.1毫克/升。

另有报道,使用脉冲安培检测器(PAD)检测硫氰酸钠,即采用一次性银电极,不再需要对银电极进行麻烦的抛光维护。使用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DAD)检测硫氰酸钠也是个较好选择,可对检出峰进行光谱扫描,作初步的定性确证。这些离子色谱常用的检测器虽能满足测定的要求,但定性、定量手段单一,检测灵敏度较低,结果不能最终确证。离子色谱与质谱联用成为解决复杂基体中超痕量有害离子分析的有效工具。由于不用添加化学试剂稀释样品,故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简便性。

在国家风险监测及各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中,均将乳制品中硫氰酸钠作为重要监控对象,但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乳制品中会含有痕量硫氰酸根本底。

综上所述,加强乳及乳制品中硫氰酸根的基础数据研究和本底值监测,对于分清环境污染和非法添加,有效开展乳制品监管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硫氰酸过氧化物保鲜
《保鲜与加工》编委会
保鲜与加工(2023年7期)2023-08-02 06:05:50
银纳米团簇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及应用
Co3O4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废水中硫氰酸盐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离子色谱法测定PM2.5中草甘膦、硫氰酸盐和高氯酸盐
8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HPLC法分析
爱情保鲜术
海峡姐妹(2018年8期)2018-09-08 07:58:54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过氧化物交联改性PE—HD/EVA防水材料的研究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提高有机过氧化物热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