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王海宁
(1、永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永城476600;2、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亳州236800)
胃镜检查患者与健康体检人群HBV感染情况分析
高彦1,王海宁2
(1、永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永城476600;2、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亳州236800)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病人与健康体检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门诊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与同期来院体检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情况。结果胃镜检查患者2894例,HBsAg阳性142例,总阳性率4.91%,男性阳性率5.19%,女性4.36%,两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者10354例,HBsAg阳性374例,总阳性率3.61%,与病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01),其中男性阳性率3.64%,女性3.55%,两性别组差异依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人群中消化内科就诊患者比健康体检者HBsAg阳性率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中男性HBsAg阳性率均大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胃镜检查;健康体检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其潜在危害性很大,且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感染率各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消化系统疾病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存在相关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因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和同期体检人员的乙肝检查结果。以了解乙肝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情况,特别是乙肝病毒感染与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
1.1研究对像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因腹痛、腹胀、恶心、纳差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来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消化内科接受胃镜检查患者2894例,其中男1908例,年龄12岁~88岁,平均43.5岁;女986例,年龄13岁~85岁,平均44.2岁;健康体检者10354例,其中男6860例,年龄14岁~96岁,平均42.4岁;女3494例,年龄11岁~84岁,平均40.8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资料具有可比性。
1.2仪器优瑞纳斯120酶免仪,雅培i2000SR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程。
1.3研究方法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左右,离心分离血清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并在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说明书标准化检测程序(SOP)及判读标准进行,阳性可疑者重复检测,结果一致后确认,对结果仍有疑问者采用雅培i2000SR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分析。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表1 HBsAg检出率的人群和性别分布
由表1可知,胃镜检查者2894例,HBsAg阳性142例,阳性率4.91%;健康体检者10354例,HB-sAg阳性374例,阳性率3.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01)。胃镜检查者中男性HBsAg阳性率5.19%,女性4.36%,两性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者中男性阳性率3.64%,女性3.55%,两性别组比较差异依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乙肝表面抗原一般是在感染HBV1~2周之后出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为HBV感染的标志。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992年中国属于乙肝高流行地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2006年全国乙肝表面抗原总携带率降到了7.18%。健康体检人群HBsAg携带率3.6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对乙肝疫苗接种比较重视有关。
消化内科就诊并行胃镜检查者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这与多数研究结果相符[1,2],甚至有报道胃溃疡(GU)患者携带率高达25.9%[3],但本携带率与之相比较低,由于本患者尚没有被临床确诊为溃疡等消化性疾病,仅仅是一组具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即将行胃镜检查的特定人群,这是与其研究资料的不同之处。HBV的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当HBV经口进入消化道,在消化道完整无缺时,很少引起感染;当消化道有糜烂溃疡存在时,HBV可能直接从溃疡面进入血液,有更多机会引起感染并成为慢性携带者,这可能是消化性溃疡患者HBsAg携带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乙型病毒性感染患者,特别是慢性HBV感染者,由于肝功能障碍,免疫低下,极易造成机体微生态失衡,易继发各种院内感染,慢性HBV感染者合并Hp感染时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率明显增高[4];另外乙肝病毒对胃黏膜有较强的亲和力,有报道[5]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发现胃窦、胃体、胃底黏膜HBV DNA检出率高于血清,表明胃黏膜中HBV DNA清除比血清慢,HBV可能在胃黏膜中原位复制,是肝外的HBV储存库;乙肝病毒感染还可能增加胃窦部胃泌素释放,直接或间接刺激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增加,从而促进了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因此,乙肝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而具有消化性溃疡者又是HBV的易感人群,如此两方面的因素导致消化内科患者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这与国内多个研究结果一致[6,7],可能与男性社交活动丰富且卫生习惯较差有关。但两性别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范围研究,HBV标志物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与乙肝的流行特征相符,但与刘春林[8]等的研究结果不同。
对胃镜检查者收集的是其做胃镜前后近半月内的乙肝表面抗原(ELISA)检测数据,没有相关数据者被剔除。国内大多数医院在急诊手术及内镜检查前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均采用金标法,虽两种方法对HBsAg测定的特异性相近,但是金标法敏感性不如ELISA法[9],由于试剂灵敏度及操作条件和时间条件的限制,造成一定漏检,有报道漏检率为0.89%[10]。因此有待于开发即时而又高灵敏高特异的检测方法,以减少由于漏检而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目前认为检测术前患者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提醒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减少医疗损伤,是避免职业感染的重要手段。尽管乙肝防治已有成效,HBV感染仍然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病毒性疾病,对HBV感染的预防尤其必要。乙型肝炎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汗液、唾液等分泌物中,极易引起密切接触易感人群的感染,尤其社会活动频繁的青壮年男性及消化道有溃疡糜烂者,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意识,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生。
[1]冯莉娟,唐丽安,陈凤英,等.消化性溃疡患者乙肝病毒携带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2423-2424.
[2]陈素莲,陈治文,夏俊,等.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4):405-409.
[3]戴春梅,陈辉,周建党.消化性溃疡患者HBsAg携带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948-949.
[4]李梅,辛崇尚,潘兆随.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2):136-137.
[5]夏瑾瑜,周耀勇,赵友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胃黏膜乙型肝炎病毒与肝胃不和证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1):19-22.
[6]王睿,王文瑞,闫绍宏,等.2008年内蒙古地区乙肝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2):118-120.
[7]付朝伟,王学才,王法弟,等.浙江省德清县农村社区成人HBsAg阳性率调查[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8,35(4):556-559.
[8]刘春林,邓德耀,保永良.8282例患者输血前及术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6):30-31.
[9]吴坚敏,张翊.4种方法检测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比较[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269-270.
[10]用胶体金法快速筛查无偿献血者HBsAg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58-558.
R512.6+2,R446.62,R573
A
1674-1129(2013)05-050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