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记者 李 坤
麻江县宣威镇曾是典型的传统农业镇,在该镇党委书记杨兴红眼中,这个原本很落后的农业乡镇,如今已迈出了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型的步伐。当记者问及宣威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靠什么时,杨兴红脱口而出:“蓝莓!”
从最初的实验培育到今天的规模化种植,蓝莓在宣威镇的种植历史已经有了12个年头。
宣威镇现辖1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8325户,3.8万人。“目前已经有11个村种植蓝莓,22个种植大户和45个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4万亩,分别占全国和全县蓝莓种植面积的7%和70%。”提起蓝莓产业的发展,杨兴红如数家珍。
“我们将在2015年完成5万亩的蓝莓种植面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左右,将宣威打造成‘全国蓝莓名镇’。”杨兴红语气铿锵。
2005年,来自浙江的老板杨鹤亭到黔东南招工,意外发现麻江有蓝莓。多年从美国为日本进口蓝莓的杨鹤亭把招工变成了投资,在麻江成立了黔甬蓝莓有限公司,建起了1500亩的种植基地,其中有800亩就在宣威。
企业租地建蓝莓基地,助推土地流转租金上涨至300元至400元,山林荒地则涨至150元左右。蓝莓的种植、管理和采摘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创收机会。杨鹤亭说,农民不仅收获土地租金,每年基地雇请当地农户进行采摘、基地管理等工资支出就达90万元。
麻江县委书记贺代宏告诉记者,麻江发展蓝莓产业分三步走:一是通过引种试种,县里专门出台政策派遣科技特派员带薪创业,以干部介入带头发展。二是大规模引进企业,在农村发展种植基地。三是通过大户种植和建立农业合作社,带动全体农民参与种植。
宣威镇正是按照这三个步骤,采用“公司+大户+合作社”模式,逐步拓展种植规模和果品产业链。目前,来自香港、浙江、江苏等地的8家公司,已经在宣威投资种植基地建设。
致富还得有带头人。笔架村村民王书祥是麻江县农民群体中规模种植蓝莓的第一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接待一位从遵义赶来“取经”的蓝莓种植客户。
王书祥曾种过烤烟,办过养殖场。2008年,深圳打工的朋友带回市场信息:蓝莓很贵,1斤要卖一两百元钱。刚刚遭受雪凝灾害,养鸡失败的他灵机一动,在陡坡坪租了150亩土地,种上了蓝莓。如今陡坡坪种植基地已经成了麻江县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规模大自然名气大,王书祥说:“外地的老板都是自个儿找上门来收蓝莓。”
去年,王书祥家的蓝莓销售火爆,收入20万元,今年蓝莓产值不仅达50万元,而且远销日本。
两年前,光明村老支书张德华在得知种蓝莓可以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时,他决定率先垂范,搞了120亩蓝莓种植基地。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村里已经有了6户种植大户,种植面积扩大到1080亩。
“全村种蓝莓是条好路子,50亩以上的种植户政府免费提供蓝莓苗,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这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张德华眉笑颜开,“蓝莓产业的前景被看好,目前村里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家种蓝莓了。”
在企业和大户种植的带动下,翁保、笔架、中寨、比富、城中、咸宁、甲树、平定、腊白等9个村成立了11个蓝莓合作分社,参加农户共362户,落实种植面积1902亩。杨兴红说,合作社指导农民统一生产和销售,这不仅便于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更有利于整合项目补助和贷款贴息等兴农措施给予集中扶持。
“我们通过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扶贫开发、精品水果和农发等工程项目实施,解决土地开发新增耕地指标,节省百姓投资成本,不仅让公司的人有收益,更要让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实现全民奔小康。”杨兴红语气坚定。
黔甬公司在麻江修建了可储存500吨蓝莓的冷冻库,可以看出杨鹤亭很精明:“现在基地还没有进入丰产期,客户给我要10吨,我也只能给1吨,尽可能和更多的客户保持联系,等产量上来后,销路肯定不愁。”
在杨鹤亭的办公室,他向记者展示了公司在浙江深加工的蓝莓红酒、蓝莓白兰地、蓝莓果酱、蓝莓饮料、蓝莓果脯等系列产品。
杨鹤亭笑着说,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很走俏,等时机成熟了,公司还要提取蓝莓花青素,做保健品、化妆品等精细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麻江碧波工业园区,黔甬公司预计年生产500吨蓝莓酒的加工厂房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明年采果之前可投入使用。杨鹤亭表示,要是这些产品都能在本地加工的话,势必会降低成本,产品价格自然就更便宜了。
与杨鹤亭不同,王书祥结合自己的实际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路。2011年,他在蓝莓园里修建了牛棚和兔棚,在田地里种上了药材,利用果园里面长出来的草喂牛和兔子,再用产生的天然有机肥料——粪便还土,确保产出的蓝莓是无公害产品,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把蓝莓事业发展壮大,王书祥于2011年注册了奕彩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短短的几年时间,王书祥成了麻江县特色种植养殖示范户和创业致富带头人。
为提升宣威镇蓝莓产业的社会知名度,7月21日,由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黔东南首届蓝莓节”在宣威陡坡坪开幕。通过开展蓝莓知识讲座、经贸洽谈、蓝莓采摘、蓝莓饮食、蓝莓摄影大赛等活动,吸引了观光游客1万余人次。
黔东南州委组织部部长、州蓝莓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贵说:“蓝莓的产业链条横跨一、二、三产业,是串起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和黔东南州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战略的一条红线。”
“我们将利用宣威独有的土壤、气候、劳动力等优势,继续采取‘公司+大户+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全力推进蓝莓种植,把蓝莓产业打造成‘春观花、夏品果、秋赏叶、冬品酒’的朝阳产业;通过引进公司进行蓝莓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动旅游业、住宿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杨兴红如是说。
2012年12月3日,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工作会议上,麻江县成为贵州第一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这在宣威镇掀起了不小波澜。
光明村蓝莓种植大户王家齐自豪地说:“现在大家都喜欢吃绿色、环保的有机食品,我们的蓝莓一律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来种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质量能过硬,市场销路好。”
“有机产品生产更多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县果品办主任胡樱桂说。
为加快蓝莓产业标准化建设,2011年,麻江县制定了涵盖育苗、栽培、包装、储运和旅游休闲等四大方面的蓝莓产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与此同时,麻江县果品办还派出技术人员驻点,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有关蓝莓种植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育苗、栽培、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各个环节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及时解决蓝莓栽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确保标准化示范项目稳步推进。
据了解,宣威镇目前已建有公司化蓝莓示范园8个,在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蓝莓示范园11个,这些农业标准化蓝莓示范园中,挂牌创建国家级的就有6个。
杨兴红说,这些示范园(基地),由农技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支持,农业企业或农业经营户按照“农业标准化”的指标要求,制订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建设、管理和服务,最终生产出质优、量多的农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伟力对麻江的标准化体系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有机认证不仅为麻江蓝莓提升品牌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还推动了麻江县“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现代农业画卷。(责任编辑/付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