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脱颖而出”之“颖”

2013-02-23 01:26王建军
辞书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段玉裁词典汉语

王建军

一、引 言

常用成语“脱颖而出”之“颖”,近代以来有影响的字词典中解释很不一致。

《康熙字典》:又锥铓也。《史记·平原君传》:如锥之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辞源》(1999年版):尖端。如:脱颖而出。左思《吴都赋》:钩爪锯牙,自成锋颖。

《汉语大词典》:物之尖端。晋左思《吴都赋》:钩爪锯牙,自成锋颖。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采薇翁》:又斫其腹,腹裂无血,其中戈矛森聚,尽露其颖。……参见“颖脱而出”。

《新华字典》第10版: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短~羊毫笔.锥处囊中,~脱而出。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颖,据旧注,指锥子把儿上的环。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颖,这里指锥子把儿上箍着的环儿。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颖,指嵌锥针的两片铁。一说,指用来箍住两个铁片的环。意思是锥针穿透布袋,连嵌针的铁片也露了出来。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各字词典中“脱颖而出”之“颖”释义可列表如下:

字词典 康熙字典 辞源 汉语大词典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脱颖而出”之“颖”释义 锥铓 尖端 物之尖端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锥子把儿上的环锥子把儿上箍着的环儿用来箍住两个铁片的环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

上述字词典中关于“脱颖而出”之“颖”的训释可谓是五花八门,到底孰是孰非?“脱颖而出”之“颖”所指究竟为何?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各类期刊杂志也曾有多篇文章进行过探讨。[1]王继如曾将其参与讨论的《“颖脱”新解》一文收入其专著《训诂问学丛稿》一书,并在文后附记言:“两说(指陈秉新和许庄叔文章的观点)都对拙说提出驳难,而所立又各不相同,一谓为穗苞,一谓为整个锥锋,苞之于锋,亦大相径庭。所以此词的准确含义,实在还是需要探讨的。”(王继如2001:323)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该词的含义,学术界还没准确给出。

二、清儒对“颖”字的说解

“颖脱而出”最早见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司马贞索隐:“环,郑玄曰:‘颖也。’脱,吐火反。”《资治通鉴》卷五记载此事,胡三省注引毛晃曰:“锥铓曰颖。”

清儒程瑶田、王绍兰、段玉裁、徐灏等四位对“颖脱而出”之“颖”进行过深入讨论,程、王、段认为“颖”所指为柄,且未分刀之柄和锥之柄。

程瑶田认为是锥之拊,即为把柄。《九谷考·粱卷一》:“颖之义,余初以谓毛遂言锥之出囊曰颖脱,疑取诸禾苗之锐者。及涵泳其文,乃知其所谓颖者,言锥之拊,非言锥之末,盖谓锥之出于囊也,脱离其拊,而尽见于外,即拊亦不能持之,彼有拊持之者,但能见其末,故曰:‘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王绍兰认同此说,其《段注补订》中全引此文。

段玉裁曾在《说文解字注》和《〈尚书〉撰异》两书论及“颖”字,《说文解字注》释为:“《少仪》:‘刀却刃授颖。’是则颖在锥则却于末,在刀则却于刃,在禾则却于也。浑言之,则颖为禾末;析言之,则禾芒乃为秒。”[2]又“琫”字释为:“鞞之言裨也,刀室所以裨护刀者,汉人曰削,俗作鞘。琫之言奉也,奉俗作捧,刀本曰环,人所捧握也,其饰曰琫。……许云‘佩刀上饰’,用毛说,谓一刀之上,非一削之上也。凡刀剑,以手所执为上,刀谓之颖,亦曰环。书刀谓之拊,剑谓之镡。”段注中“颖”字条解释颇为含糊,故王绍兰和徐灏对此有另释。段后来在其《〈尚书〉撰异》中关于“颖”的具体所指则做了明确的解释:“毛传:‘颖,垂颖也。’《说文》:‘颖,禾末也。’《书》注‘秸,穗去颖也’是也,浑言之,则连颖呼槀,槀亦可呼颖,如《史记》云:‘锥处囊中,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末谓锥尖,颖谓锥茎,《少仪》云:‘刀却刃授颖。’刃谓刀锋,颖谓刀柄是也。”“……又去颖者,又去穗之颖,而入谷实也。颖者,系实之所之茎也。”[3]由上可见段玉裁对“颖”的解释:“颖谓锥茎”即“谓刀柄是也”,禾属“谷实”直至根茎部与系刀身之柄有相似之处,都称为“颖”。

徐灏对“颖”字的解释分前后两期,前期《说文解字注笺》中认为“脱颖而出”之“颖”为穗苞:“谷在裹中谓之颖,颖居秆之颠,故曰禾末。禾熟则屈而下垂,颖脱而穗见。引申之,囊裹谓之颖。故郭璞《江赋》以‘濯颖’、‘散裹’对文。《史记·平原君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此言锥之出囊,如禾穗之颖脱而出也。若末见,则仅露其锋芒于外耳,故曰‘非特其末见而已’。世儒未识‘颖’之字义,误解‘禾末’为禾芒,遂以锋芒为‘颖’,如此则毛遂所言,仍是锥之末见,非‘颖脱’矣。楚金云:‘颖谓禾穗之端也,非谓芒为颖。’似已得之,而又云‘锥末为颖’,沿旧说之误也。段氏以‘颖’为禾茎,失之愈远矣。禾结颖则成秀,因之称人之秀发曰‘颖’。《玉篇》、《广韵》并云:‘颖 ,箧也。’此又囊裹之引申也,因又从木作‘’。”后期徐在其《通介堂经说·礼记》对“颖”又有新的解释:“‘刀却刃授颖。’郑注:‘颖,镮也。’灏案:‘古之刀镮在柎下,与刀连体,即刀柄也,其制以椭圜,镮或三枚或四枚交错,而合为一,三镮者六棱,四镮者八棱,中空,有直径与刀体相连,形如椭圜球,与禾颖相似,故谓之颖,魏晋间人有以刀镮筑人者,即是物也,后人未见古刀镮之制,误谓游镮,贯于柎下,又不识颖字之义,而以物之鑯利者为颖,故多所未达矣。’”徐灏认为“颖”是柎下之刀环,与“禾颖相似”,虽未指出两者到底如何相似,也没有说明“颖脱而出”之“颖”(即锥之颖)的具体所指,但对“刀却刃授颖”之“颖”(即刀之颖)的解释则很清楚,并举例“魏晋间人有以刀镮筑人者”(筑,《说文》:捣也。),刀镮只有处在末端才能捣人,最后又修正《说文解字注笺》之前说:“余昔据《玉篇》、《广韵》训颖为箧,误解‘却刃授颖’为敛刃于椟,今正之。”徐对“刀之颖”的解释到位,但对“锥之颖”仍语焉未详。

三、刀、锥之“颖”的实物形制

清儒对脱颖而出之“颖”不能清楚地解释是由于混同了“颖脱而出”之“颖”与“刀却刃授颖”之“颖”。刀之“颖”最早出自《礼记·少仪》:“刀却刃授颖,削授拊,凡有刺刃者以授人则辟刃。”郑注:“颖,镮也;拊,谓把;辟刃,不以正向人也。”孔颖达疏:“言授人以刀,却仰其刃,授之以颖,颖谓刀镮也,言以刀镮授之,削授拊者,削谓曲刀,拊谓削把,言以削授人则以把授之。”把刀刃、刀锋退却向后,以安全部分“颖”授予他人,这是先秦兵器授受之礼。《左传·定公十年》为我们理解这一礼制以及刀之“颖”的大体位置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吾以剑过朝,公若,必曰“谁之剑也”,吾称子,以告,必观之,吾伪固而授之末,则可杀也。郑注:伪为固陋不知礼者,以剑锋末授之。正义曰:《少仪》说以器物授人之礼,云“刀却刃授颖,削授拊”,凡有刺刃者以授人则辟刃,郑玄云:“颖,镮也;拊谓把,辟刃,不以正向人也。”是礼授刀剑当以锋刃自向,而授其镮,今圉人伪为固陋不知礼者,以剑锋末授之,欲因推而杀之。

由郑玄注可知刀之“颖”处于刀后部,郑注《仪礼》中“刀却刃授颖”之“颖”为“刀镮”,非《史记》中“颖脱而出”之“颖”。刀之“颖”和锥之“颖”的形制到底如何?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近年考古发掘出的刀、锥实物为我们甄别清儒诸说并认识刀、锥之“颖”的具体形制提供了条件。陈振中《先秦青铜生产工具》(2004)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对出土的先秦刀、锥做了全面整理和描述:“我国先秦铜刀的出土数量较大,已在2465件以上,大体可以分为边刃刀和端刃刀两大类。边刃刀占了绝大多数,根据边刃刀产生的时代先后及相应的形体演进分为十二类。”前三类应属于殷商以前,后面则属于两周时期,两周时期几种典型类刀的形制图:(图一,柄首为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环等)(图二,柄端为方形、矩形、三角形环等)(陈振中 2004:3),并指出刀末之环的功用:“既防止滑把,又可系绳,还可节省铜料。此型为殷周铜刀的基本形制,以弧背凹刃者最多。……”(陈振中2004:3)这一点在吕学明《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先秦铜刀研究》(2008)中也可得到证明,吕文穷尽地胪列考古发掘报告中所有北方出土的青铜刀图,发现柄末为环形的刀在数量上占大多数。所以郑玄注“刀却刃授颖”之“颖”为“刀环”,非常准确。

末端为环状之锥在战国时期也大量盛行。据《先秦青铜生产工具》描述:“这一时期的青铜锥,铸铜柄者有增多的趋势,出现环柄锥、铃柄锥、雕锥等,制作更加精细。河南汲县出土的13件铜锥中,8件是铸铜的环柄(见图三)……”(陈振中2004:6)类似于河南汲县出土的8件环柄铜锥在河北贾各庄、山西侯马市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也有出土(图四、图五),而且都不止一枚。

(图三)

(图四)

(图五)

由考古提供的先秦刀、锥实物图形,我们才明白《礼记》中“刀却刃授颖”之“颖”指刀“柄末端的环”,它主要起持授、防止刀把脱手的作用;“颖脱而出”之“颖”,即锥之“颖”,却是“环柄”,锥环也作柄把,起便于携带和钻刺等作用,刀之“颖”和锥之“颖”形制虽然大体相同,但一为“环状之柄”,一为“柄末端径直附上的环”,细微差别不可忽视,后世训诂学家多不辨于此。例如《史记》司马贞《索隐》中,就直接引郑玄对刀之“颖”的注来解释锥之“颖”,实有张冠李戴之嫌。再后来的一些小学专书和现在的一些辞书信从司马贞旧注,更是直接将旧注移录。

《说文解字》:“颖,禾末也,从禾顷声。”“禾末”之“颖”怎么与刀、锥柄末环状之“颖”同名?这是否因为“物有同状,予之一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依据传世文献和出土实物,“颖脱而出”之“颖”和“刀却刃授颖”之“颖”的具体所指我们还是可以明确的。

附 注

[1]这些文章为:陶甫《〈辞源〉训释二则》(中国语文,1980年第3期);陈秉新《脱颖而出》(中国语文,1980年第1期);陈秉新《关于“脱颖而出”训释》(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许庄叔《“颖脱”是否一个词》(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王继如《“颖脱”新解》(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文中所持论据多为小学专书或清儒论著中关于“颖”之成说,对“颖”字具体所指为何物并无多大的推进。后又有三篇文章论及“颖”字,分别是:孙景龙《〈开心辞典〉误说“颖”》(咬文嚼字,2005年第3期);孙耀珠《脱颖而出之颖》(咬文嚼字,2008年第12期);苏子安、贺云《对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参中关于“脱颖而出”注释的意见》(高等函授学报,1998年第6期)。这三篇文章中,前两篇文章均以错纠错,后一篇文章对“颖”字各种解释总结得颇为全面,但依然未有确论。

[2]王继如《“颖脱”新解》(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一文认为段玉裁的观点是:“除去锥的把手和锥的末梢而剩下的那金属干的部分”,笔者认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没有清楚地表达“颖”所指为何物。

[3]据清乾隆道光间刻经韵楼丛书本引。阮元主编《皇清经解》本中《古文〈尚书〉撰异》(第四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53页)无“……又去颖者,又去穗之颖,而入谷实也。颖者,系实之所之茎也”句,经韵楼丛书本对柄的位置都有详细说明:系实之所,至稻茎部位,是处为颖。

1.陈振中.先秦青铜生产工具.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2.程瑶田(清).九谷考.清道光《皇清经解》本.

3.段玉裁(清).古文《尚书》撰异.清乾隆道光间刻经韵楼丛书本.

4.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7.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8.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9.陆尔奎等编修.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吕学明.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先秦铜刀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

11.阮元(清).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0.

13.司马迁(西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王继如.训诂问学丛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5.王力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王绍兰(清).段注补订·续修四库全书(2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

17.徐灏(清).说文解字注笺·续修四库全书(2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

18.徐灏(清).通介堂经说·续修四库全书(1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

19.许慎(东汉).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20.张玉书,陈廷敬(清).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第10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段玉裁词典汉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订《古今韵会举要》探略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米沃什词典
評述清代段玉裁古音學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段玉裁传》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