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冬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自然乐于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关键词】目标;师生互动;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抓住课文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要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老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课堂上的讲和练还要重视眼前的课文,明确一堂课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切不可什么都抓,那只会什么都没有抓透。因此上课前要认真地选几个知识点或训练点纵横延伸。选的“点”要恰当,在课文中能起“点睛”作用或关键作用。
例如在讲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时候,我们要重点强调它的准确严明,而不要把重点放在生动形象,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经典的说明文篇目《中国石拱桥》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读起来生动形象,趣味性强,但对于理解中国石拱桥的成因、特点的作用就不大了,我们还要从分析句中的词语出发,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要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听众”的状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定位
该定位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具体地说:通过“我们应当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但是,互动教学课堂不应成为学生“放任”学习的课堂,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了解“学情”,搞好教学设计,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
如讲授《生物入侵者》这篇课文时,对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它的危害有哪些,它的传播途径有什么等问题,不要强硬地交给学生,那样不但枯燥乏味,而且教学效果差。所以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先给他们展示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美丽的水葫芦。水葫芦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自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引出文中讲述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等内容,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减少或杜绝的途径,生态物种的引进要考虑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延伸学习领域,取得良好效果。
(二)结合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中,内容涉及庞杂,人物众多,很难把握文章的主旨,若是梳理故事情节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并且效果很差。那么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区别说起,再说起大家所熟悉的《西游记》,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再从四大名著的社会价值和地位说起,引起他们的重视,再鼓励学生发言,说出他们所熟悉的一些人物的绰号,学生们再次沸腾。然后让他们从文中找到刚才列举的英雄的名字和事例,再将事例串联,全文的情节结构很快理清。
(三)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表演,创设情境
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若将皇帝的昏庸无能,骗子的低劣伎俩,群臣的狡诈虚伪,群众的真挚淳朴,可爱的孩子的天真无邪, 众生百态都表现出来,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仅凭阅读课文,哪怕是多角度,分角色朗读也很难准确的表达出来。当我把编辑课本剧的想法告诉学生的时候,学生们欢呼雀跃。一开始我还担心他们照本宣科只是读原文,难以表现出人物神韵。直到学生的表演结束,我还沉浸在皇帝的笨拙的扭动肥胖的身躯,骗子的奸诈的笑,孩子的纯真善良的笑容等精彩的表演中,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了思考:不要忽略孩子们的创造性,他们真的能改变世界。要是我们每一堂课都能上的如此丰富多彩有多好!毫无悬念的,我们的课上的非常顺畅,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课堂气氛热烈,直到下课大家都还觉得意犹未尽。
(四)利用多元化解读,提升学习积极性
《世说新语》的两篇课文中,关于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的说像鹅毛,有的说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飞舞,还有的说像无数小精灵缓缓降临人间,像翩飞的蝴蝶,像快乐的音符……并且还能找出相应的古诗词语句,如: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③“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又如对元方的“入门不顾”这一态度的解析,是恰当,还是无礼的表现?如果一味的只停留于课文,似乎是元方的做法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似乎合情又合理。但是,对于父亲朋友的主动示好,对于别人的知错就改,我们要如何对待呢?现代的道德礼仪也教我们“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别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相比,就课文扩展来说,略读课文将更开放。”正因为这一“开放”要求,搞得教师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略读课文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比较困惑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自然乐于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郭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