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探析

2013-02-20 00:47李敏纳
关键词:现代化特色目标

李敏纳,蔡 舒

(1.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58;2.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内涵等基本问题缺乏较一致的认识,中国特色现代化研究明显滞后于中国现代化实践。本文提出,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有机统一,是以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的、既有中国个性又有世界经济现代化共性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国情,并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和主张进行整体观摩和思考,凝炼出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目标框架,以期为更全面、系统地考察与分析新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及其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深化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一、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以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是否具有作为判断是否为“中国特色”的标准,认为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独有,将中国独有的某个东西冠之以“中国特色”,将“中国的国情特点”等同于“中国特色”。如果这样理解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必将入误区。事实上,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既有中国独有而其它国家所没有的内容或表现形式,即中国个性,也有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具有的内容或表现形式,即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有机统一。从而,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就是以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的、既有中国个性又有世界经济现代化共性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具体诠释如下:

(一)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具有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必然在与他国经济现代化的交融中显现并发展,从而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否则,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就称不上是经济现代化。于是,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必然具有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是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前提。

世界现代化理论从世界现代化的共性视角研究现代化,为分析和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共性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19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逆转,经典现代化理论遇到挑战,后现代化理论及新现代化理论应运而生。中国科学院何传启研究员认为,后现代化理论及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再现代化理论等新现代化理论都有缺陷,并于1998年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分第一次现代化(经典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其中经典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1]9。

各种现代化理论都涉及经济现代化,但关于经济现代化的观点大多较零散。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加工和整理,结合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客观事实,借鉴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规律,构建了关于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一般理论框架[2]86~138。对这个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和提炼,不难发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以下共性:(1)经济现代化是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是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经济地位提升的历史过程和状态集合;(2)经济现代化的实质是经济转型,即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按经济转型的过程,经济现代化分经典经济现代化和第二次经济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与城镇化①本文中城镇化是广义的城市化,城镇既含市又含建制镇。,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知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两个阶段可渐次推进也可交叉推进,如果交叉推进即为综合经济现代化;(3)经济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也不等同于经济进步,是经济增长和经济进步的协同效应[3]67;(4)经济现代化的表征是经济地位提升,即国家(国内区域)在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中地位的提升,表现为对世界(国内)先进水平的追赶与保持。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必然具有这些特性。

(二)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具有适应中国国情的个性

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必须适应中国国情,否则,脱离中国实际,便难以顺利推进。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必然呈现出中国国个性。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中国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尚未完全建立②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界定,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或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已经达到并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所达到的水平。,在长期内不可能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关系是多元的,不可能是单纯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底子薄、人口多、资源少、发展不平衡等则是基本国情的具体展开,是当代中国的一般国情[4]7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国情未被充分认识,前苏联模式被当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般模式加以效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必然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鲜明个性。

(三)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有机统一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可知,一方面,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立足于中国国情,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现实支点,使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显现了中国所独有,而其他国家不存在的,进而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相区别而来的质的规定性,即中国经济发展、经济转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既包含对中国国情中有利因素的筛选与不利因素的改造,同时又吸收了其他国家经济现代化模式的有益成分,从而具有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总之,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并结合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逐步形成的,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有机统一。

二、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有机统一。由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决定,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中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是中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经济地位提升的历史过程和状态集合,其基本特征必然涉及作为实质的“中国经济转型”、作为核心的“中国经济发展”及作为表征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升”。而“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则决定了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必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此外,受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资源少、发展不平衡等一般国情的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中国个性。

基于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内涵,综合分析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国情,并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和主张进行整体观摩,可凝炼出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所具有的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见图1)。

(图 1)

(一)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

中国于鸦片战争爆发后被动卷入世界现代化大潮,自此中国有识之士开始学习西方和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探索,但终究是屡屡受挫。“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5]1470。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为中国现代化选择了社会主义方向,并建立了新中国后,中国才获得了新生。事实证明,中国现代化要通过社会主义实现是历史的选择。“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6]31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7]12。因此,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最典型的体现是,适应“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但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要经历一个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也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既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需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显然,共同富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和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而先富带后富、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及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体现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二)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与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知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协调推进型的中国经济转型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于1960年代完成工业化,1970年代进入后工业化,目前都处于第二次经济现代化阶段,中国整体上还未完成经典经济现代化过程,但已加入WTO,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如果中国渐次推进经济现代化,国际竞争力将受到极大限制。另外,中国发展很不平衡,少数发达区域已是两次经济现代化并存,不少发达区域具备推进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条件。基于此,中国实际上选择的是两次经济现代化交叉、协调推进的经济转型路径。作为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实质内容的中国经济转型是工业化与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知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协调推进型的。具体理由如下:

其一,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市场化和全球化动力支撑工业化。中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宣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正式从文件上将经济现代化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始于党的十三大。这次大会强调,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历史课题。十四大以此为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五大强调对外开放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坚持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十六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加入WTO,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中国实现工业化提供了逐步增强的动力支撑。

其二,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信息化、知识化和绿色化武装工业化。1988年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于十五大正式上升为科教兴国战略。十六大强调实现工业化仍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和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三,中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强调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7]19。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是互动的,这一互动关系既可能表现为良性的相互促进,也可能表现为非良性的相互制约[8]27~29。中国底子薄、农业人口多、土地资源稀缺、城乡发展不平衡,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型的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现代化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这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必然强调经济发展这个核心。然而,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发展观不一定相同。中国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7]7。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参见党的十七大报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参见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核心的中国经济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型的。

(四)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表征为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

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现代化,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应该且必然表征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追赶乃至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相对差距乃至绝对差距,逐步提升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如果中国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停滞乃至下降,或者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绝对差距扩大,则意味着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停滞或中断。

三、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框架

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不只是单一的总体目标,还应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分目标。一方面,经济现代化本身是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经济地位提升的历史过程和状态集合,而中国又具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总体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阶段逐步落实。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观点,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上,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推进必然以地域空间为载体,其阶段性目标必然会有地域空间上的投影,从而形成空间维度的分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分目标与总体目标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框架(用图2概括),对于中国确立经济现代化的时间和空间进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接下来根据中国特色现代化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设计的演进过程及相关研究成果,解析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平衡发展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空间进程,解析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空间维度的渐进性目标。

(图 2)

(一)“民富国强”总体目标

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为“民富国强”,即通过推进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使中国强盛。之所以如此定位,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现代化总体目标设计过程的分析与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现代化总体目标设计在演进中趋于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适应世界工业化浪潮,现代化目标被确定为经济上的“一化”(工业化)[9]704。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现代化目标变为经济上的“四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0]439。这一目标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基本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目标作了更深入的探讨。十三大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15。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十八大则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11。可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总体目标没有变,但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毋庸置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现代化目标架构中,“富强”即“民富国强”,是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应该达到的目标。

(二)时间维度的阶段性目标

基于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化阶段性目标的相关论述,可解析出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前四个阶段性目标,基于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目标的定量分析结果可得到第五个阶段性目标(见图2)。各阶段性目标的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各阶段性目标的具体内容

党的十三大对中国特色现代化进行了温饱→小康水平→中等发达的“三步走”阶段性目标设计[11]16,从中明显可见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三个阶段性目标:温饱(1990年以前)→小康(1991~2000年)→经济中等发达(2001~2050年)。十五大对现代化第三步目标进行了新“三步走”的细化。十六大又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则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7]16。小康社会代表高水平小康。据此将阶段性目标细化为四个:温饱(1990年以前)→低水平小康(1991~2000年)→高水平小康(2001~2020年)→经济中等发达(2021~2050年)。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到2100年,中国将全面实现第二次经济现代化和综合经济现代化,经济达到当年发达国家水平[2]174。据此确定第五个阶段性目标为“经济发达(2051~2100年)”。

(三)空间维度的渐进性目标

以Myrdal(1957)与Hirschman(1958)等为代表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不发达经济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12]51~57。区域经济学家们也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等不平衡发展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承认在自然条件、经济要素、社会文化、政治体制等方面先进的区域,都有可能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先发区域[13]151。根据不平衡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不可能也不能采用平衡的空间推进方式,而只能逐渐进入空间平衡状态,即经济现代化的推进呈现空间上的渐进性(渐进平衡性的简称)。也就是说,核心区域已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上先行一步,必然率先实现经济现代化,非核心区域必然由核心区域领跑,与核心区域的差距逐渐缩小,最终实现空间平衡。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遵循由空间不平衡到平衡的发展规律。考察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空间进程,可将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的渐进性目标解析为:东部先行先富→东部带动中西部→东中西部协调并进共富。具体地说,东部经济现代化先行,先富裕起来;然后,东部帮助和带动中西部推进经济现代化,先富带动后富;最后,东部与中西部经济现代化协调并进,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向中西部倾斜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强调现代化在空间上平衡发展,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限制了东部经济增长潜力,牺牲了整体经济效率。事实表明:“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14]155。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8年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14]278后,东部现代化得以先行,东部较快富裕起来,但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随之拉大。为促进区域现代化协调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向中西部延伸,并且于1999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相继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现代化推进的空间重点逐步转向“第二个大局”。当前,空间维度的第一个分目标“东部先行先富”及对应的前两个阶段性目标“温饱”和“低水平小康”已经实现。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东部带动中西部推进经济现代化,必将推动第三个阶段性目标“高水平小康”的达成,而未来东中西部经济现代化协调并进,实现共同富裕,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达到中等发达乃至发达状态。

[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研究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研究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何传启.效益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宋吉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曹俊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9]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13]唐新川,章寿荣.经济现代化三维推进论[J].学海,2006,(6).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现代化特色目标
边疆治理现代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