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荀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稀缺品,其中就业能力弱的一部分将在就业市场遭到淘汰。就业竞争能力是指包括综合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性素质群。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对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社会和职场较少,初入职场需要转换身份,重新定位。适应能力包括心理调节能力、独立能力、应变能力、抗压力能力、抗挫折能力等,这与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观念、日常行为习惯等的锻炼和培养息息相关[1]。一名平时注重培养自身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的时候会很快调节自身状态,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寻找和创造利于自身的条件,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调动自身潜力,将所遇问题和已学知识相结合,设计可行方案最终战胜困难,解决问题。在进入社会后,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在就业过程中能否迅速融入角色,施展自己才能和所学知识,也决定了用人单位对该毕业生的评价和定位,是一名大学毕业生迈向社会走入职场关键的能力。
其中,心理调节能力是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基础。只有在心理上接受从学校到社会的改变,从丰满的理想到骨感的现实的变化才能够调整自身各个方面适应社会和职场。心理调节能力主要包括就业期望值、心理素质和就业心理准备三方面。良好的就业期望调节能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起到很好的缓冲,在面对就业困难和工作问题前调节好对就业的期望能够拓宽自身视野和增加韧性。
独立能力是习惯了群体生活的大学生在步入职场后保证其适应能力必须的部分,也是考验其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标志之一。独立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和独立决断能力等。因为独立能力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员工整体的工作能力,很多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应聘人员这种能力的考察,因此大学生应特别注意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抗挫折能力是年轻好胜的大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种能力。人生难免遭遇挫折,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悉心保护下很难有机会锻炼这种能力。但是在竞争激励的就业市场,在社会和职场中,遭遇挫折可以说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然会面临的新的一课。能抗住挫折奋往直前就可能成功,反之则必将失败。
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高校进行学习和培训所掌握和形成的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解决和研究工作中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术能力、学习能力等。在工作岗位达到高度细分的今天,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最先考虑的是该候选人的专业,是否能够胜任某一专业岗位,因此专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立足点。
其中,专业知识是指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一项职业技能需要相关的理论化知识作为上层建筑,只有掌握了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才能够指导其在工作中运用和发挥知识,转化为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观点,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价值,为用人单位创造财富。所以,扎实、丰富和结构合理的专业知识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意义非常重要。
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拥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这要求大学生需要在专业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摸索并逐步提高。很多用人单位特别对大学生包括动手能力在内的专业技术能力非常重视并进行考察,因此较强的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会帮助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学习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从事工作后持续学习的能力,是自身增强专业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和优化专业知识的一种能力。用人单位不但需要招之能用的员工,也需要在岗位上不断进取并能够补充更高岗位的人才,所以好的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即使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但是无法展现在用人单位面前也不能获得工作。求职能力是指就业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所展现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自荐能力和赢得青睐的其他能力的总和。通常的求职能力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将自身优势、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个性魅力以求职材料的形式简短的表达出来,其次是在求职过程中恰当的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知识展现给用人单位得到肯定以获得工作岗位。
其中表达能力是大学生求职能力的核心。表达能力包括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甚至包括数字、图表表达能力。这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锻炼自己相关能力,特别是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而这两种能力的锻炼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交往能力在求职中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包括行为举止的恰当得体、恳切的态度、自信的精神面貌、得体的衣着和礼节,都展现着大学生的自我形象。交往能力还包括交往中的主动性和适度性等内容。
自荐能力是大学生自我表现,展示自我能力和气质的一个能力。如何将自荐做到充分圆满又恰如其分是大学生需要在求职简历中进行精心策划,在求职面试中进行酣畅淋漓的表达,在求职前进行充分准备的。而做到自尊自信则需要大学生平时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在实践中取得成果才能够积累而成的。以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素质作为资本,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同时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占据主动,并且不断激励自己,树立自信心。
职业是人类社会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专门性工作领域。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在进行学习和高等教育过程中形成专业能力基础上,实现成功就业和从事职业工作所必需的本领,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意识等方面。
其中,职业意识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大学生职业意识的产生由其选定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的那一刻开始,其专业生涯即应该开始进行规划并开始形成职业意识。职业意识决定着职业的方向是否明确,为大学生自我定位和4年的是否认真努力打下了不同的基础,影响着大学生对自己职业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关系到其是否认真刻苦进行职业能力的训练,最后直接关系到就业竞争能力的强或弱。
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主体。其与专业技能的关系是:职业技能是建立在专业技能之上的,以专业技能作为基础的能力,主要涵盖的内容有: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判定能力等。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增强协调沟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基础,多团队、多工种、多部门合作要求职场的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很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与单位内外进行良好的接触和合作。而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则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职场游刃有余。具有一定的决策判断能力无论在选择工作岗位还是在工作岗位中都能够帮助毕业大学生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能力中高层次的追求。职业素养以身心健康为基础,科学文化素养为发展,道德文化素养为核心,专业素养为应用。一个身体健康,心态阳光、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优良道德品质的人,在参加工作后积极工作、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能够对单位忠诚,和同事亲密无间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工作中的任务,试问又有哪个用人单位能够拒绝拥有这样素养的大学生呢?
人才的综合素质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而对个人而言,综合素质对于提升各方面素质也有着发展和推动的源泉作用。只在专业能力、适应能力或职业能力一方面发展的学生在职场的道路上很难走的更顺更远。只有将自身的各种能力相互渗透,糅合为一,才能够在求职过程中自然的表达和施展自身的才能。
提高综合素质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深化自身的思想深度。经常参加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寻找和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开发自身潜力,使自身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大学生面对就业难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适应能力、专业能力、求职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自身训练和培养。只有强化自身能力才能够自信的走向职场,在锻炼中注意各个基本要素的重点突出和整体的平衡兼顾。
[1]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58-159.
[2]谢志远.关于真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3]董世杰.大学生成功就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翟惠根.职业素质教育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