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玲 范燕燕
我院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教学任务同临床、科研一样,都是我院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在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传统带教模式不利于同学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为了改变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不足,更好完成实习带教任务,我院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扬长避短,总结出一套新的临床教学管理模式并运用于临床带教中,取得了满意效果[1]。
1.1 岗前规范培训 每学期新的实习同学到医院后,正式步入实习岗位之前,都要接受教学办公室(以下简称“教学办”)安排的实习生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医德医风教育、医疗操作常规、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培训、临床技能模拟培训、病历书写规范、安全保卫知识培训、怎样做一个好医生等。从思想到实践、从工作到生活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医院、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
1.2 实习计划制定 一方面“教学办”根据不同专业同学的实习大纲,首先要求实习生针对自己情况制定个人实习计划。另一方面,由于各教研室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不同,为了取得最佳的带教效果,教学办也要求各教研室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出详细的、因材施教的带教计划。“教学办”同时监督和评价计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3 理论知识学习 我院主要承担多所院校妇产科教学任务。由于在理论学习期间时间紧,任务重,大多数实习生对妇产科疾病的理论学习,由于并未接触临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相关指导,“教学办”每月组织所有实习同学对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理论进行复习,并收集典型病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
2.1 带教老师选择及培训 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发挥主导作用,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求带教老师思想品德高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2]。“教学办”与各医学院校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举办实习师生座谈会,征求同学对我院带教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让带教成绩优秀并受同学欢迎的带教老师传授教学经验,提高临床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带教任务。
2.2 实践与理论并重 我院严格按照附属医院教学标准执行带教任务。选择理论知识扎实、技能培训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选择典型病例,征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后,在老师带领下,学生从询问病史,到体格检查及专科检查;从检查结果到印象诊断、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老师针对学生在所选病人的检查、诊断及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对于其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鼓励;接着在示教室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总结[3]。除教学查房外,各病区每两周安排小讲课及病例讨论。
2.3 出科考核 当同学完成某一科室的实习任务后,按照实习要求,带教老师都会对同学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结合平时表现,在实习考核手册上公平、公正、客观地写上实习鉴定。出科考核不仅检验了同学在本科室的实习情况,也能对本科室的带教情况进行反馈,便于我们改进方法、提高质量。
经过多年的临床带教实践,使实习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率越来越高。通过临床实习不仅加强了自身的理论知识,通过模型操作演示,使他们有了一个感官上的新认识;并可实施重复性,增加了学生对临床操作的兴趣以及面对病人的信心。通过教学查房,使实习生从询问病史、检查、处理计划都由自己来制定,再听取老师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加深了他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也再一次增加了他们当一名医生的信心。同时,医学人才不但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能力,还应具备与自己工作有关的社会和人文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注重培养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以提高临床带教效率和质量,提升实习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及加强动手操作技能,促进医院学科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
1 张翠贤.创新带教模式顺应学科发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72-173.
2 郑艺,胡琼,李竞,陈明.妇产专业学生在妇产科实习的带教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5):516-517.
3 刘炳荣,杨晓. 改进临床带教方法培养护生综合能力[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