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田(高邮市中医院,江苏高邮225600)
随着肿瘤发病率增高,放射性治疗的普及,因放疗而并发的放射性肺炎病例增多。近年来,笔者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辅佐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63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和病房,处于急性发作期,符合《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放射性肺炎的诊疗要点:(1)肺部接受过放射性治疗后发病;(2)有干咳、发热、气喘等肺部症状;(3)肺部病变与放射野相一致。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门诊18例,病房14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4±3)岁;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最短2周,最长28周,平均病程(8±2)周。对照组31例:门诊16例,病房15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4)岁;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最短1周,最长29周,平均病程(8±3)周。2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组均根据病情的轻重及时调整放疗方案,同时口服强的松40mg,每日分2次服用,并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如并发感染者加抗生素治疗;咳嗽明显者予以止咳等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清燥救肺汤加减,处方:桑叶10g,石膏30g(先煎),生甘草3g,党参15g,胡麻仁 10g,阿胶10g(烊化),麦冬10g,杏仁10g,枇杷叶10g(包煎)。伴气喘者加炙麻黄8g、射干10g,如咳痰量多者加大贝母10g、北沙参10g,如发热者加银柴胡10g、白薇10g。水煎服每日1剂。
2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治愈:停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线摄片示炎性病灶消失;有效:略有咳嗽,口服止咳药物即能控制,胸部X线摄片示炎性病灶缩小50%以上;无效:患者仍咳嗽气喘,胸部X线摄片示炎性病灶未缩小。
治疗组32例中,治愈1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愈率59.4%,总有效率96.9%;对照组31例中,治愈13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治愈率41.9%,总有效率87.1%。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放射性肺炎系由于肺癌、乳腺癌、食道癌、淋巴瘤或胸部其他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严重程度与放射方法、放射量、放射面积、放射速度密切相关,一旦发现放射性肺炎应及时调整放疗方案。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发热、口干、气喘,属中医学的“咳嗽”范畴。放射线是一种毒热性杀伤因素,属热毒之邪,热能化火,灼伤肺脏,耗伤阴津,肿瘤患者本因正气不足,加之邪热侵袭,气阴耗伤更为明显。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当清燥润肺,方选清燥润肺汤。方中桑叶、石膏能清泄肺热,甘草、阿胶、党参、胡麻仁、麦冬能润肺生津,杏仁、枇杷叶能润肺止咳。诸药相合,有清泄肺热,润燥止咳之良效。该方在发生放射性肺炎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亦有预防作用,如胸部放疗时所照射野较多或放射治疗量较大时可预先服用该方,预防用药时可少用或不用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