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学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策

2013-02-19 08:43覃庆开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2期
关键词:仪器标本实验室

覃庆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 546100)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在实验室的普及,血液细胞学检验已由原来传统的手工分析发展到快速、准确、多参数的仪器分析,但由于血液细胞学分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目前实验室对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都非常重视,这只是血液细胞学分析全程质量控制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完全保证每一份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血液细胞学分析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标本分析的全过程,尤其是细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不可忽视[1-2]。据统计约60%以上的误差与分析前质量控制有关。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传输。其中大部分工作是医生、护士、卫生员在实验室以外完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而标本的质量是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

1 临床检验单应有足够的信息

患者的惟一标志姓名、住院号、性别及年龄。因为某些项目的参考值会因这些标志的不同而有差别,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因性别不同。标本的采集时间和日期、简要的病史、治疗情况等,检测项目在检验单上应填清楚,以提供足够的信息。

2 采集标本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

血中的不少物质有每日、每月的周期变化,因此最好在同一时间采集标本,以减少不同时间采集标本造成结果的波动,方便每次结果进行对比。如血中白细胞计数早晨较低而下午较高,如果是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白细胞比较,观察治疗效果,就应取同一时间才更有意义。

标本与抗凝剂的种类要匹配,比例要准确。目前血细胞分析多采用专用的真空管采血,是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采血方法,目的是为实验室提供优质血样,提高检验质量。但如果真空采血的血量不足或过多,抗凝剂不够或未及时混匀而发生血液凝集等现象时,势必影响检测结果[3]。

3 血液标本的运输、预处理及储存条件

标本采后,由于细胞的代谢活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渗透作用、光学作用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4]。

3.1 标本采集后应放置15min,而且在2h内测定,时间过短易造成中间细胞增高,血小板在15min前有一个短时间的聚集使结果降低,时间过长,细胞形态改变,血小板肿胀误记数为红细胞,引起血小板数的假性降低及细胞分类不准。曾有文献报道造成检验结果波动的因素颇多,而不规范的标本采集、运送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检验结果与临床诊疗不符所致的重复采血和复查,检验科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交流与沟通,指导护士和卫生员做好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3.2 由于某些试剂存在较大的批间差,同一标本在相同的仪器上由于试剂不同,结果可能有一定差异,原则上应选用仪器的配套试剂或仪器厂家推荐的试剂。

3.3 仪器的校准应采用仪器厂家提供的校准液,定期进行仪器校准。仪器校准之前,先彻底清洗管道,去除管道中的残留血迹、吸附的纤维蛋白等物,然后测定试剂空白,本底符合要求再测定新鲜校准品,连续测定n次,第一次结果弃去,以防止结果不准。将10次测定的各项结果计算出均值,并与校准品给定值核对,计算出校准系数,计算方法为:新校准系数=校准液给定值/实际校准液测定值×旧参数。仪器改用新校准系数后,一定要再测定校准品,观察测得值是否在校准品给定值的允许范围内。

3.4 血细胞分析仪是精密测量仪器,它对周围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冬天气温较低,即使在有空调的房间里,仪器都会报警而不能测试。把清洗液放在37℃水浴预热后,再进行仪器的冲洗,警报可消除。

4 室内质控

能监测、控制本实验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并监测结果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的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每天常规工作前先做室内质控,在控后再做患者标本。如果失控,须及时查找原因提出处理办法,填写失控报告,失控纠正后方可检测患者标本。

5 管理对策

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工作影响因素不甚了解,在主观上没有引起重视,这是检验质量控制中最薄弱的环节[5-6]。为了加强检验质量控制,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5.1 检验数据质量的保证,关键是检验人员素质,包括检验人员的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检验技术,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技术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卫生法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正确认识检验工作的性质和肩负的责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5.2 定期与临床科室联系,听取临床科室的意见及业务上的要求;举办业务讲座,通过业务讲座使医护人员对检验技术有更深的了解。如各项指标的误差范围、误差来源、标本的正确采集等。

5.3 健全和应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检验人员的积极性。有效的、健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检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是各级领导应加强对检验工作的重视和一视同仁的正确看法,理顺检验科室和临床科室间的协调关系,使检验人员能置身于一个公平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如在实际的奖金分配中要体现多劳多得以及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其次,全面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每个检验人员的具体目标量化,并对量化的目标进行年度、月度准确公正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先进优秀的评选以及职称晋升挂钩。其三,对检验人员的职称评定既要体现学历的重要性,更要看重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的业绩,评聘分开,采用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方法,鼓励能人、新人脱颖而出,充分调动检验人员的自我激励。

5.4 严格规范实验检验质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以科主任为主导的室内质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检验人员的岗位质控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是强化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到医疗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对影响检验质量的各种因素作出全面分析,并制定各种管理方法,重视检验质控中实验室外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检验误差的目的[7]。

5.5 建立医疗质量反馈信息系统,收集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时可以评估质量控制效果,完善管理内容,调整管理对策。

[1] 王传新.现代检验医学技术及质量控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31-333.

[2] 钱士匀.临床生化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6.

[3] 彭黎明,王鸿利.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待解决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35-236.

[4] 章晋林,张小鹏.标本的保存条件与保存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6):9-10.

[5] 秦晓光.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还待重视[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5,16(2):219-222.

[6] 贺宏智,王力.论卫生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若干问题[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4):71-72.

[7] 楼慧萍.谈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3):276.

猜你喜欢
仪器标本实验室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