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琼 余熙文
和谐理念下的城市发展: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视角
李晓琼 余熙文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构建和谐城市,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将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构建和谐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空间,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角,剖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以和谐的健康、人性化理念探讨发展对策。
和谐,城市公共空间,健康,人性化
李晓琼,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安徽合肥 230601)
余熙文,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讲师。(安徽合肥 230001)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窗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当前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都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一座城市的管理、发展与建设主要是建立在科学规划城市空间的基础上。作为最能体现物质文化水平、民主发展进程的城市发展载体——公共空间不仅承载了城市形象表达,还集合了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及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一)城市环境受到破坏
当今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中心。预计到21世纪中期,全国大多数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之中。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改善明显滞后于建设的增长,城市中人口密集度增加,工矿企业集中,汽车数量不断增多,这些都是造成城市环境极大污染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相继出现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各种“城市病”日益凸现,城市建设品位也逐渐降低,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受到一定制约,从而阻碍了城市健康发展,恶劣的城市环境已日益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二)文化底蕴丢失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所在。城市的发展不仅仅靠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内涵才是一个体现城市发展的灵魂。当前一些城市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随意调整城市规划,照抄照搬其他城市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中丢弃自身优势产业、传统风貌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大规模地盲目追求洋派风格,喜新厌旧,呈现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度超时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使其城市形象落后,城市风貌过多雷同,埋没当地的文化传统风格,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三)人文关怀缺失
现阶段城市从布局模式到空间环境、组织活动到功能设施,都是按照健全成年人的角度和活动空间参数来考虑的,按照健全成年人的活动模式和使用需求进行设计和制定。但城市里还生活着另外一些特殊人群,主要是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整个城市社会系统由于对他们缺乏针对性的考虑,使得他们的行为受到限制,减少或丧失了与其他人联系的机会,给他们生活和交流造成诸多不便。
因此,一座健康的城市不仅要满足健全市民的休闲活动需求,还需要针对城市中特殊人群建立无障碍物质环境,形成一个真正可供全体市民“健康、人性化”使用的休闲空间网络。
(一)和谐理念
和谐理念,是当下构建和谐文化所要倡导的理念。和谐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三个层面。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发展中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位于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性空间体系,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场所,如城市广场、公园、街道、居住区等。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已不仅仅只是满足城市形象的需要,它还要满足市民沟通交往、修身养性、休闲纳凉等公共活动需要,因此,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呈现出功能上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并集聚会、休闲、娱乐等于一体。与此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形式也不再受到功能的制约,更是一种开放和民主的空间,形式日趋丰富,广场、商业街、街边绿地、小公园等都是城市开放空间的典型例子。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类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更是体现现代人们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性的代表之处。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布局直接反映城市的发展进步和大众群体的满意程度,因此,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使用者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
(二)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发展中和谐理念的贯彻
1.努力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空间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改善城市环境一方面应致力于减少各种污染,另一方面则是要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营建。在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布局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裸露地面,不仅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湿度、防风减尘、吸纳有害气体、减弱噪声等作用,还是排除热岛效应或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更是丰富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重要方法。城市公共空间绿化布置需要重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同时需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园林布局,从而创造宜人、生态的绿色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在植物绿化配置时,要利用当地的市树、市花为主要绿化物种,使市民产生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高层次需求。其次,整治城市河湖水系,不断完善城市水体空间布局,创造宜人的清水景观,大力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防治烟尘污染也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打造生态城市公共空间已经是一个将从单纯追求抑制环境污染的发展途径转向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体现人与人和谐的发展途径。要构建城市和谐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丰富点、线、面多层次城市空间绿化系统,从而才能构建出城市绿化生态景观,提升城市美感。
2.满足不同群体行为、心理需求。凯文·林奇曾在“城市印象”中强调一个健康、安全和美好的城市景观取决于它的可印象性——物体所具有的,能在观察者脑海中唤起强烈印象的特质。城市自身环境发展的重要性远胜于其自身美学的吸引力,甚至胜过其为人们提供的室外活动的机会,转向对环境的公共服务性方面,从而导致了其建设过程中对实用设施的重视和人本主义的关怀。心理治疗医生乔安娜·波平克认为在户外咖啡馆或购物街上度过的时光不仅仅是一种愉快的消遣,还是健康的城市生活的必需要素。她还认为城市居民所经受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很大程度上与缺乏能使不同人群交流的公共空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更能体现出人性与民主的存在。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策划、营造、设计、使用、维护和改造都应适当考虑城市里由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所组成特殊使用人群的存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空间对他们的民主与健康的关注,使公共空间成为他们能够产生归属感的日常生活场所。
健康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一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只有转变观念,树立正确健康观,才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然而城市空间环境上的健康是基于医学上的健康,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处理好人的行为需求和环境需要之间的关系来界定社会某个向心空间设计的成败、水平高低及吸引人活动的程度。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了解和关注人与环境的需求进行均衡地布局,形成一个可供全体市民“健康”使用的休闲空间网络,满足全体市民(包括老、弱、病、残、幼以及时间较零短的游人)休憩、游览、娱乐、健身等休闲活动的需求,建立无障碍物质环境,体现出开放、自然与尊重能够共同地自由生活与活动的物质设施空间。老年人和残疾人都具有强烈的参与社会心理,又同样具有行动不便的弱点,这就要求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为他们创建一个无障碍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走出家门,畅通无阻地到达目的地,让他们可以与更多的人接触与交流,并时刻与整个社会保持不断的联系。同时,在细节安排需要注意给他们提供的户外活动场所中地面的高差、铺装材质的选用、窄小的散步通道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特殊设计与应用,尽量减少和杜绝对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和行动带来的困难和不便。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体现。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追求健康、新颖的理念,是体现出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和谐”认识的一种升华。但是所有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前提:应该敏感(responsive)——即它的设计和管理应服务于使用者的需求;民主(democratic)——所有人群都可使用,保证行动自由;富于意义(meaningful)——允许人们在场所与人们切身生活和更广阔的世界之间建立起深厚的联系纽带。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环境的一种新型承载者,不应该服从于某种先验的美学观点,它因人的行为、心理需要而存在。
其实,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已经规划出一些自然环境供给这类特殊人群所使用,促进他们的社会交流,可惜使用性并不高,不足以吸引某些老年和残疾使用者,主要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分析出这类人群的使用心理和行为特征。特殊人群对于公共空间的使用主要是以休憩停坐为主,进行打牌、下棋、聊天、练声等活动;也可能出于自己的性格、爱好,讨厌别人过及于自己的私密性,喜欢独坐,不被打扰,独自晒太阳、闭目养神、听广播、阅读、安静与凝思等,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场所位置选定应基于城市路网及大规划方向下,易于使用者接近并能看到的区域,使场所内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此外,场所空间内部和外部都应美观、具有吸引力,能够明确地传达该场所可以被使用的信息,给未来使用者带来保障感和安全感,并尽量满足使用人群中不同群体 (包括弱势群体)的使用,保证群体之间活动互不干扰。空间内部所配置的各类设施 (包括便于特殊使用者使用的设施)以满足各类人群的活动需求,特别是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特别需要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进而落实在休息区、专用人行道、坡道、盲文标识、专用公厕等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各类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3.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坚持因地制宜,作为能够明显体现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必须按照适合市情、科学合理的原则,以构建节约型城市开放空间为宗旨,运用紧凑型的规划理念,着力完善城市空间规划,从而充分发挥本土优势,避免因空间功能分区不合理造成物质、精神资源的浪费,以利促进城市健康、理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弊病之一便是街道生活的消失——街道已从复杂的户外生活功能演变为以汽车为主的纯粹交通功能。为了改善这一弊病,鼓励步行,呈现街道特色,在规划时利用安全步道将商业中心、步行街、街头绿地、交通枢纽闲置空地等空间串联起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与街道空间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公共空间网络,从而改善城区的交通现状。当然在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材料选材,包括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板,应当做到尽可能在满足功能与视觉效果,按照格调一致、色彩协调的原则,采用物美价廉的本地产品,从而避免使用高档次、高价位的外地产品,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另外,大多数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动往往趋向于向心边界,具有较强的识别性模式。这种正式空间的识别性可以根据空间的选址、规模的大小、周围使用的情况及本身的自然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如果面积较小则可突出某一空间项目的特点;如果面积较大,则应进行空间功能分区处理,使各项活动相对独立起来,互不干扰。在植物配置上,则应与各项活动及功能空间相结合,突出各功能空间及活动的特征,体现整体景观效果,形成独特的景观视点,使这类空间成为城市面貌的一个亮点,以更好地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体现城市文化底蕴。有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才能成为吸引人的好去处,才能寓教于娱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悠久灿烂,带有人文历史的公共开放空间总是耐人寻味、使人流连忘返的,只有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体现在景观中,才是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成败关键。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不仅要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还必须巧妙地将现存文物古迹设计其中,合理布局,尽量保护文物古迹免遭破坏。在城市单体建筑规划上,要以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尽量保持城市原有的建设风格,力求和周围其他建筑物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在城市街景设计和建设上,也是做到以体现地方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为目的,避免出现贪大求洋、刻意标新立异等行为,充分展示城市自身的独特魅力。
总之,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无论是从它们的定义还是内涵来看,其本质都是以人为本、实用性为原则,体现人文关怀,健康、科学、理性地编制城市空间建设规划,从而创造出丰富的、具有活力的健康户外空间,以此保障城市既健康又稳定的发展。只有充分考虑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关系才能良性运行,才能使公共空间环境达到与人类需求同构的形态特征和美学意境,才能让城市的经济社会得以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体现出发展中的和谐之美。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2版)[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连新,蒋宁山.无障碍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5]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M].苏州: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6]徐磊青.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英)汤姆·特纳.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M].王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易 斌】
T0984
A
1004-518X(2013)12-0198-04
合肥工业大学校级课题 “传统生态低技术手法在徽州古村落保护中的应用”(2013HGXJ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