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中华文化的时代表达

2013-02-17 17:38何志鹏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

■何志鹏

21世纪之初,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研习和传播国学的热潮。有关国学的著作再度风行①;关于国学的讲座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推出②之后,迅速传递到大江南北,赢得了广泛的效仿和追随;相关的音像制品也层出不穷,各地形形色色的教育者、包括中小学也以背诵古代蒙学读本、穿着古代服装、模仿古代礼仪等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国学热的信息。在这种迅速传播的国学热潮之中,值得学者冷静审视和反思的问题是:此种传播具有哪些积极意义?哪些消极意义?推动国学传播的目标是什么?这种目标是否达到了或者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我们需要的国学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该如何构建国学?

一、国学传播的两次热潮

倡导和追随国学的热潮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现象。它以百年前清末民初的国学概念形成为伏笔,并经历了数十年的酝酿和多方面的尝试。审视和比较国学兴起的两个历史阶段,有益于我们做出正确而清晰的判断。

(一)20世纪初的国学传播

按照通行的辞书,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简称。③这一名称兴起于清末民初,由梁启超等先生倡导④,并于1905年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会”,出版《国粹学报》,目的就是保存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1](P484-485)1906年章太炎在东京发起成立“国学讲习会”、“国学振起社”,编印讲义,宣讲中国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2](P877)章太炎(炳麟)先生还著有《国故论衡》⑤,又做了《国学概论》的讲演,并于1935年在苏州主持国学讲习会。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以“整理国故”的口号重新界定了“国学”,使之被阐释为“国故学”。后学术界约定俗成,用这个名称代指以中国古代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学术。[3](P811)以“国学”一词代指中国的经史子集、六艺五术,始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思想备受挑战之时。从学术角度来看,比较有影响的是抗日战争前夕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国学研究班,主要是培养研究生,旨在造就专门的高级国学人才为目的,其方式为吸收文史哲学科的毕业生入学研究,入学后自选课题、收集资料、专项研究,同时也开设一些专门课程。[4](P293)在那个时代,出现了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钱穆、汤用彤、梁漱溟、牟宗三、张岱年等一批国学大师。

20世纪上半叶的国学兴起有其优点,即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发现并发扬其长处,也就是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推展的作用。但是其影响显然并不大,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原因不仅在于当时席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其迅猛的气势和强大的力量限制了国学的影响,也在于当时国家的政治风云使得传统文化的复兴主张缺乏吸引力。当时对国学的倡导面对的是如潮水般涌来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语境是:“有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5](P372)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在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严复等人在对孔子批判的基础上,主张推翻、捶碎、烧去,也就是思想上对于传统的深度反思和放弃。⑥此时的中西冲突、新旧冲突,就仅仅是文化调和和反调和之间的冲突了。[5](P375-383)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抛弃了中国文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本质上,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社会文化的变迁,是对于以往生活方式的一种扬弃,是一个文化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不应当看成是一种损失。传统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失败并不是几个人物就能够做到的,毋宁说是这些人物起了摧枯拉朽的作用,也就是说,损失掉的恰恰是思想文化中本来就已经枯萎和腐朽的部分,是因社会生活的变迁所废弃的部分。因而,由于历史的演进,国学后来远离大众,成为象牙塔中少数人研究的对象。

(二)21世纪初国学传播的成就和不足

在中国内地,“国学”概念曾因20世纪50-70年代的政治气候而被疏离。20世纪80年代之初,由于改革开放,西学东渐之风复起,西方文化再度通过逐渐敞开的窗口蜂拥而来。中国文化界出现了“寻根”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学再度勃兴。如果说,20世纪初的国学是由一批专家推动的社会活动的话,21世纪初的国学推广主要由一系列机构来完成。不仅有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媒体,难以计数的新型“私塾”,更有高等院校的推波助澜,其中包括2005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大学成立的国学研究院、儒学研究院,清华大学2009年恢复的国学研究院,武汉大学2001年创办的国学试验班、2010年3月正式成立的国学院。

但这种兴起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可能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积极意义的片面夸大。二是可能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割裂和曲解。三是可能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庸俗化传播。四是国学机构很容易沦落成连官络商、拉拢关系、骗取钱财的“伪君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当代国学传播的热潮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二、国学为何得以传播?

如果我们对国学热进行一番冷思考的话,不仅要看到目前很多国学传播流于肤浅、浮躁的现实,还要进一步拷问:国学传播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原初的目标?

(一)20世纪初国学传播的目标

国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找寻失去的文化自我的一种表现。一般来说,强势文化往往由于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反而不太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和归纳。历史证明,对于国学的传播,推动国学的更新与发展,其主要意义并不在学术层面,一些具有深厚传统积淀的学者,为维护中国学术的尊严和自信而与西学论战,反对全盘接受西学、新学的观点,主张保存先辈留下的文化菁华。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等国学大师,同时也对西学有鲜明的认知。对于国学的倡导,实际上体现了国人在国势衰微、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寻求自我、定位自我的困惑与努力。[6](总序P1)中学与西学的碰撞和激荡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国学与西学相依存,其发展表明了中国人觉醒的国家、民族意识;国学代表的是知识界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中国社会在受到外来强势文化剧烈冲击之后,对自身的传统文化产生迷惘,对自身的文化缺乏信心,因而努力在传统文化中找寻其光辉和有益的方面,并予以弘扬。这些学者“身经清末封建政府腐败濒于崩溃之际,深慨民族自尊心的丧失,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无从抵制,因此蓄志阐述中国文化政教源流,以增强我民族自尊心。抉择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勖勉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7](导读P2)。也就是说,20世纪初的国学,试图在国家的生死存亡关头,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二)21世纪初国学复兴的宗旨

国学在当前兴起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探索。而今,由于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社会转型使很多人面临着价值缺失,全球化浪潮导致的文化冲击,人们的精神、思想需要丰富的食粮予以支持,思想者们探究中国古代文化能否让现代人安身立命,所以,国学才再次兴起。人们试图在国学那渐行消逝的传统中找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思考中国文化可能为全球化作出的贡献。国学的兴起,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表现,如果说20世纪初的国学浪潮是在西学冲击下的一种自我防护的话,21世纪初的国学复兴则是在文化全球化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两股潮流交互作用之下中华文化危机感和文化自豪感的再度彰显。一个未经充分现代化的国家和人民,面对大量的现代性问题、后现代性挑战之时,存在着迷茫、慌乱和不适的情绪,急切地寻找一种可行的道路。国学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解决困惑的幻象,他们愿意相信,通过这样一种快捷方式,古老的中国文化可以解决现代性的问题,能够有效地面对现代化世界的各种危机和风险。用国学来展示中国的文化人格、文化魅力,凝聚文化精神,表达文化自信,这是传播国学的目标所在。这种民众和国家的渴求加上现代社会的商业化运作,附上一些学者或者文化人以知识和智慧作为包装,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繁荣的、产业化的国学模式。“国学热”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浪漫主义倾向,是对业已逝去的古典文化的缅怀,是对情感家园的渴求,是文明古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民族情感的焦虑、价值危机的一种表征。[8]

(三)国学传播方式及目标的反思

从大方向上看,现代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商业追逐利润的愿望、学人价值认同的诉求、受众求取真知的热情和政府价值缺失的忧虑相互整合、共同营造的结果,很难达到文化展示和传递的目标。以“国学热”的方式传扬中国古典文化,并期待以此弘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既不利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保存与流传,也不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形成有效的心理认同。

中国古典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任何一个方面深究起来都有相当丰富的内容。迄今为止的总结和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依然不能算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并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古典文化具有相当强的历史意义,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定历史背景之中并产生效果的,所以“古之学者治六艺,皆治史耳”[7](弁言P1)。但这种文化与当代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理想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古代中国社会与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所以,用古代的语言和思维去描述、衡量现代生活的社会现实,以前现代的思想、制度去应对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生活场景,人们是很难适应的,并且会有不可避免的隔膜感。面临着如此巨大的反差,如果采用普及的方式让古典文化以“国学”的名义传遍千家万户,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传播者可能耗费了很大的成本,而被传播者可能根本就不知所云。这就是说,如果按照中国古典文化所固有的内容以其所需要的方式传播,接受者可能根本就没有兴趣;如果按照接受者感兴趣的方式传播,可能就曲解、扭曲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国学热的某些传播方式最终会使中国传统文化庸俗化、碎片化。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学?

如果从传统文化自身的角度看,可能需要一个更妥当的传递方式。也就是说,存在一个“国学向何处去”的问题。但是,中国古典文化宜以何种方式发展,并非本文之宏旨。本文关注的是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走入现代性的中国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文化形象,发展出什么样的文化品质,展现出何种精神风貌?

(一)国学传播的困境本质上是国学自身的困境

传播国学的根本性问题可能并不在传播的模式,而是在国学自身。也就是并非所有的传统思想都是妥当的、进步的,更不必说是否适应当今时代。当代中国已经走入了新时代,弘扬生长于农业文明时期的传统中华文化是否符合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需求,是否能够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有效的助推,是否能够代表中国人当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换句话说,即便大众对国学的精髓理解正确,国学能否承载起当代中国的精神引领职责?我们有必要交给人们一整套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形成于前现代化时代的国学代替不了当前具体领域的理论、活生生的经验和鲜活的体会,它仅仅是一种理念指导、思想奠基和精神底蕴;传统国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概念,其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都比较有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现代世界和大众认知存在着深刻的隔阂和脱节。因此,与其在历史的遗迹中顾影自怜,不如在新的时代挑战下激流勇进。沉迷于历史,实际上是缺乏民族自信、缺乏对未来的希望的表现,而且从根本上也无助于文化的真正繁荣和发展。留恋历史、沉醉于曾经的辉煌,不仅不可能恢复过去,而且有可能输掉未来。因而,“情感家园代替不了文化实践。传统的理性无法为现代化提供合理资源。如果国学越出情感家园的范围介入文化实践则对现代化进程并无益处。”[8]柏杨对于中国人精神文化的批评,今天看来仍然是有针对性的、有力的。[9](P22-24,P44-56)若固守传统国学,则国学死,中国也就没有了思想文化的家园。如果今天我们还是单纯地强调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对历史的忽视。

(二)新时代需要国学应对新挑战

如果我们不能对前面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需要进一步追问的就是:在当今时代,对中国人而言,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最能够表达其精神风貌、思想气质和文化特色的真切意蕴与内在价值是什么?中国要向世界表达的文化标志、文明特质是什么?换句话说,在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努力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国学?

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大概展示了这样一条规律:任何一个兴盛的民族、崛起的大国都有其文化巨人和标志性的文化作品。古希腊的繁荣,有其戏剧、雕塑、哲学为文化羽翼,古罗马的荣光,有其法律、散文、建筑为文化桅杆;伴随着意大利的觉醒,有文艺复兴三杰、卜伽丘;美国的崛起,有马克·吐温;英国数百年的繁荣有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德奥在力量凝聚之时,有莫扎特、贝多芬、歌德;法国的文化繁荣有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俄罗斯的兴起则伴随着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的巨作等。[10](P223-227,P256-259,P306-317,P619-622)一种文化标志形成了一个国家、民族的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则促进了人们对这一国家、民族的文化向往,进而在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上增加和延伸了这个国家的硬实力。而能够成为这个国家软实力的,势必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新文化,而绝不可能是其古代文化的简单传承。“在具有一定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前提下,在决定一个国家巩固和强大的诸多因素中,文化软实力应该是属于更深层次的因素,因为政治的清明,一个党的强大,也是决定于与之相关的文化软实力因素的。”[11](P1289)没有一个民族是沉醉在往昔的文化传统中兴盛和发展起来的。意大利不能通过朝拜先贤遗址来恢复古罗马的荣光,希腊也不可能靠荷马史诗来摆脱金融困境。即使有时候带着复兴昔日文化的名字,其实质也仍然是创新的文化,是反映新的时代特征、新的精神风貌和新的民族心态的文化。每一个呈上升态势的民族国家的共同特征都是广泛地汲取其他文化的有益部分,例如中国汉代文化、唐代文化,展示的都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独立之后的美国也都是广泛的借鉴,并锐意创新,以多姿多彩的状态开风气之先。[12](P2-9)

我们需要通过全新的思维来构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中华民族如何在文化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来应对新的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而绝不是“我们如何将传统文化解释成与时代的发展相容?”显然,产生于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很多已经不适应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那种通过国学的方式表达一种将现代性的理念和观点说成是“我亦有之”、“古已有之”的立场,就是不敢直面问题的立场,就是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到的“祖上曾经阔过”式的懦弱,是逃避现实的错误观念。优秀的文化不是追忆出来的,而是兼容并蓄、吐故纳新、去粗取精的结果;即汲取各自的精华,寻求积极有益的现代性思维。[13](P226-274)

(三)“新国学”观念的推广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文化。“世界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通过文化上的创新,才会有文化的强盛,才会有文化软实力的巨大影响。”[11](P1289)中国如果要再度成为世界大国,中华民族如果意图再度兴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形成一套具有大气魄、大胸襟、大胆识、大能量的新思想与新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创新比追寻传统更重要。我们需要在文化层面体现中国风貌、引领中国精神、面向中国未来。当然,没有传统是不可能创新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根据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需要,寻求中华文明的新思想、新的伦理制高点。如果仍然借用“国学”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的话,我们希图形成一种“新国学”的观念。

“新国学”并不是一个全新构建的术语,早在20年前就有学者提出了这一观念,[14]甲骨学、敦煌、红楼梦则被视为新国学的三个方面。[15]“新国学”的观念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16]有学者提出,当前流行的“国学”这个学术概念具有局限性,[17]“国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而应当包括20世纪中国文化的新发展,从而提出了“新国学”这一学术概念。[18]将中国现当代文化纳入“国学”之中,整体化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既可体现中国学术体系更大的互动性能和更大的发展潜力,也可避免中国学术的分裂、掣肘、板块化。[19]对此,有学者提出,对“五四”启蒙文化的传承是现代知识分子历史使命的体现和发扬。[20]每一个思想、文化学术的派别都应得到应有的评价,既不肆意夸大,也不着意贬抑,在一个整体中实现、获得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现实的思想、文化、学术生态,距离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民族学术”的理想还很遥远。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健全的思想、文化、学术发展的格局和秩序。[21]这种文化,首先应当是中国优秀思想、品格集中凝练的表现。其次应当具有公知性、公信力、代表地位,是中国人所共同具有的,或者中国人共同需要的。再次应当是标志、旗帜和符号,而非细节。

四、如何建构新国学?

新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浓缩式表达,作为中国人精神的现实引领,应当在继承和创新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传统与当代之间构建一个妥当的平衡和贯通的桥梁。

(一)“新国学”的内涵指向

“新国学”是在国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自己独特的文化立场和学术价值判断为基点进行开拓的新概念,观念的变化,不仅需要观念、心理的认同,还需要学术、文化、主体、实践、审美等方面的认同。在众多研究者的论说中,它实际上就是新“精神”的倡导与实践,主要表现为学术精神、实践精神、主体精神与文化精神。[22]

这里所说的新国学并不是用网络、电视等新形式的媒体讲授传统文化的新瓶旧酒,也不是一种运用计算机手段探究古人思想的技巧翻新,而是一种在精神实质、思想内核上应对现实生活、思考当今人们的希望、困顿、苦闷、彷徨、呐喊、奋争的新内容、新体系。[23]正如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的,国学应当超越传统国学研究和用西方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保存国粹”、“整理国故”的阶段,进入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国学研究阶段。[24]倡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指在国学的基础上融会中西古今,建设当代的新国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的现代性,并将其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综合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走进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生活和实践中不可分离的思想和灵魂。⑦

(二)“新国学”的主要部分

什么是优秀的中国文化?当代中国的主体文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学,而是20世纪经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经过西方思想的陶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新文化。它应当与社会结构和环境结合起来,应当体现出独立性和自主性。[25]它是指在全球的视野中,确实具有中国特色,确实是在国际环境中协同进化、个性发展的文化。

1.传统文化中催人奋进、使人安身立命的部分。它并不是纯然的学术,它讲求“观其大略”,对中国古典文化中仍可适应现代性的部分予以继承,而对那些直接依托于农业社会的知识,则留作专业人士的研究。在传统文化中,只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重大事件,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和事才值得关注。例如,《易经》中所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诸多学派主张的天人合一,以及儒学中那些不以制度为依托的思想(包括和谐、小康社会、仁政秩序、为政以德等),甚至一些当初未被主流化的思想(例如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都是可以承递和发扬的。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思想中符合中国文化发展需求的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很多主张与西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不同,但西方对其拒斥主要是因为误解与恐惧,存在着很多傲慢与偏见。[26](P63)能够成为新国学一部分的马列主义并不是马列观点的原本,这不仅因为原本内容太多,体系繁杂,⑧而且因为这些具有强烈历史意义 (同时也就是历史局限)的观点并非全都对当代的中华民族有意义。所以,对于这些思想,仍然需要一个高度凝聚和提炼的过程。

3.中国近现代史的经验教训。中国的思想与精神,并不仅仅存在于强盛的汉唐时代,同样存在于在屈辱、艰辛探索的时代。1840年以后的奋斗历程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财富。[27](Pvii-viii)只有认真地对待和反思近现代的中国道路,新国学才能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新形象、新风貌、新气质;才能具有梁启超心中的少年中国形象,才能具有朝阳初起一般的希望,才能昂扬少年一样的锐气;[28](P7-12)这不仅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视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理想和希望,更是意气风发、雄姿英发的强烈进取精神。其中特别要考虑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话语的总结与提炼。对于近现代中国史的认识和反思应当真实、准确,同时不必繁杂、曲解,不必带有应试色彩,要注重现代性,对于历史有明确的认识的民族文化才会是健康、良好、可持续的优秀文化。[29](P1-26)

4.以鲁迅、林语堂等为代表的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新文化。中国的新文化,应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当体现本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就是说,一切国学都是当代的诠释,一切传统都必须结合现实进行再创造。新国学,不仅应当考虑《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代经典,也应当考虑鲁迅、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戴望舒、老舍、巴金、金庸、茅盾、钱钟书、贾平凹、陈忠实、刘震云、余华、莫言等代表着中国文化新风貌的人物及其作品。中国的新国学应当展现出的观念必须立足自身、立足当代,走向未来。新国学应当能够解读当代中国的快乐与痛苦、困惑与理解、奋进与彷徨,能够成为中国留给世界人民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国的新文化不仅有阳春白雪的诗意,也有下里巴人的情怀;不仅应当关注精雕细刻的闲情逸致,也应当关注经邦济世的构划与忧虑。由此言之,鲁迅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金庸同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丰碑。

同样,20世纪上半叶曾高速发展,并于21世纪初重新兴起的相声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小品”都可能成为新国学的表现方式。有的学院派研究者认为,一些著名的相声和小品演员具有“俗”的一面,但反观历史,在任何一个时代,受到社会主流欢迎的文化形式都具有强大而广泛的影响力。莎士比亚在其所处的时代也同样是通俗的,甚至有些不雅的词句,在当时也受到了一些学院派作者的讥讽和反对,但是,莎士比亚仍然无愧于英国的“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⑨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流传广泛的小品,很可能与20世纪上半叶的经典相声、京剧一样成为承递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中国文化新形式,代表着中国的思想文化,成为与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法律、古印度佛经、法国美术并肩齐行的世界文化优秀遗产。

五、结论

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标志,中华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应当凝练地表达出来。仅仅依靠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形成中国文化的完整人格,不足以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不足以指引中国文化的未来方向。所以需要重新定位和确立全新的国学体系。

国学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表达术语。由此推之,国学也应当以踏实的方式、敬业的精神、真诚的态度、真切的努力、真实的现代情怀建立新的国学。构建新的国学,不仅需要明确的观念和方向,更需要宽松的文化环境和健康的文化氛围。而这种环境和氛围,不是文化自身能造就的,而是以政治、经济、社会因素为主塑造出来的。新国学必须对传统进行继承、改造和扬弃,融入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呈现出现代化、科学化、大众化、世界化的新态势,促进中西交融、推进世界文化的相互借鉴,促使中国文化重新走向世界舞台的主场,成为世界文化大家族中的主导力量。只有倡导、塑造、推进、发展这种展示当代中国人思想境况、精神状态、未来走向的“新国学”才能实现中国梦想,实现民族梦想。

注释:

①例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跟大师学国学”、“中华国学文库”系列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国学经典译注丛书”,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国学经典”系列丛书、岳麓书社的“国学经典图文系列”等等,都在国学的旗帜下出版了大量的古代思想文化书籍。

②其中包括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解的论语,王立群讲的史记、宋史,袁腾飞说的两宋风云,阎崇年讲的明清史等等,相关音像制品和纸面著作均已出版。

③在古代,国学是学校的名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参见郑天挺、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7页。

④19世纪末,翻译和研读西方学说称为“新学”,中国固有学术成为“旧学”,反对者则称为“国粹”。1902年,梁启超致函黄遵宪,提议以“国学”替代“旧学”和“国粹”,并著文申之。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8卷,第484页。

⑤该书1910年由国学讲习会初版于日本东京,后于1915、1919年修订。后世出版者有陈平原导读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庞俊、郭诚永疏证的中华书局本等。

⑥鲁迅虽然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不仅能够做传统诗词,而且大量抄写古代碑刻,但其本人对于当时的“国学”并无好感,甚至激进地主张废除汉字,走拉丁化的道路。见鲁迅著:《“以震其艰深”》、《所谓“国学”》,载于《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卷,第407-410页;《中国语文的新生》、《关于新文字》,载于《鲁迅全集》第六卷,第118-120、165-166页。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不仅极力主张白话文,而且强调创造、强调除旧布新。见《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3-197、213-217页。李大钊也高度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法律、伦理,反对将传统与现实混为一谈。见《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今与古》,载于《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卷第242-243、246-247页,第四卷第10-14页。

⑦关于新国学包含内容的探讨,参见任俊华著:《倡导华夏新国学》,载于《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顾建军、赵洋艺著:《如何建设华夏新国学》,载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⑧例如,中文第二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都洋洋60卷,根本不可能要求非专业研究者读完;就连《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专题文集》或者《列宁选集》也很难让大众读者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全部吸收消化。

⑨有关莎士比亚生平和作品的初步阐述,参见Jonathan Bate and Eric Rasmussen (ed.), William Shakespeare Complete Works, Modern Library, 2007, ”General Introduction”by Jonathan Bate;何其莘著:《英国戏剧史》,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65-126页,特别是第71页;《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屠岸、章燕),特别是第8-9、19页;《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等译,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李赋宁),特别是第2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第8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3]辞海(彩图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997年修订本)[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1998.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吕思勉.中国文化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7]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王学谦.新国学运动:跨世纪的文化浪漫主义——对新国学的文化确认与功能分析[J].求是学刊,2008,(2).

[9]柏杨.丑陋的中国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0]Robert Tignor et al.Worlds Together,Worlds A-part:A History of the World from the Beginning of Humankind to the Present, 2nd ed., Norton, 2008.

[11]马龙闪.苏联文化政策: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A].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法)米歇尔·维诺克.自由之声[M].吕一民,沈衡,顾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美)安靖如.人权与中国思想:一种跨文化的探索[M].黄金荣,黄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4]萧兵.“新国学”的悬想[J].文史哲,1994,(3).

[15]龙协涛.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访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16]李怡,康莉蓉.新时期文化思潮中的“启蒙”、“国学”与“新国学”[J]. 学术月刊,2008,(9).

[17]王富仁.“新国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2007,(3).

[18]王富仁.新国学·文化的华文文学·汉语新文学[J].学术研究,2010,(8).

[19]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上、中、下)[J].社会科学战线,2005,(1,2,3).

[20]康莉蓉.从坚守启蒙到倡导新国学——王富仁近年来的学术走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1]钱理群.我看“新国学”——读王富仁《“新国学”论纲》的片断思考[J].文艺研究,2007,(3).

[22]马红娟.国学与”新国学”精神[J].学理论,2009,(4).

[23]李怡.生命体验、生存感受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我看“新国学”的“根据”[J].社会科学战线,2005,(6).

[24]方克立.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J].高校理论战线,2008,(8).

[25]陈方竞.“新国学”建构与当代学院文化建设[J].文艺研究,2007,(3).

[26](美)格伦·廷德.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问题[M].王宁坤,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7]Immanuel C.Y.Hsu,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6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8]梁启超.少年中国说[A].饮冰室合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9]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国学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