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宁 赵梦圆
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2009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在联合制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民族院校要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要警惕和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民族院校的渗透。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组织发展工作。要加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资源和载体,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宣传教育;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以及各自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国家认同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而且会在少数民族地区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客体,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未来的中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如何提升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培养成才?在解决基本的问题,如资助工作、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就业困难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其实质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拔任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可以使其在职业生涯中坚定自己的信仰,成为民族地区的模范;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以自身的信念影响和带动本民族地区的良好氛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主流非常积极。据调查显示,在是否同意“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神圣不可分割”、“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等观点的300份调查问卷中,有超过8成的同学都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毫无疑问是不可分割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他们关心时事,有很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网络上传播的各种时政言论有正确、鲜明的政治立场。他们一致认为,每个民族的命运都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任何企图破坏民族感情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这些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重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祖国怀有最朴素、最真挚的爱国情怀,并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努力践行这份信念。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缩小了地理距离,信息的提供更加快捷与宽泛,特别是加强了与受众者的沟通与交流,对受众者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总之,“新媒体的社会功能已大大超越了其传媒功能……这种网络社会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政府及公民的组织和行为方式”[2]。这些特征使意识形态的生存空间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极大的拓展,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也变得更加多样和激烈。目前,新媒介已基本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全覆盖,大学生非常容易以一种参与者的角色接受信息引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都摆脱不了新媒体环境的影响。[3]然而,新媒体环境也成为西方国家实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渗透的重要工具。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对象,因此就不难理解他们中的极少数人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盲目崇拜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与生活方式甚至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等现象,这些学生大多是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感染的。[4](P132)
最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仍存在一小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民族文化、网络传媒等影响,不同程度存在民族认同强化、国家认同相对淡漠、对政治排斥或者淡漠等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在回答是否赞成“‘3.14’事件、‘7.5’事件是对民族关系、民族感情的一种伤害”、“每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等观点时,300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还是有3成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而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民族团结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观点时,近88%的大学生表示赞同,大学生对于很多政策及现状还存在不满,对于自己民族认同观念跟强,并同时对自己民族的未来表示担忧。
国家认同是一种目标,同时也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过程。我们要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目标,首先必须厘清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问题实质,才能探索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落实教育效果。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含义从情感上可以分为感性的爱国主义和理性的爱国主义。感性的爱国主义即朴素的爱国主义。理性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中国,集中地代表着、体现着并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爱国主义首先就体现在热爱社会主义中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社会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以及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建设,要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这一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内涵深刻的有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教育和宣传,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和维护民族团结升华为一种理想信念、一种政治觉悟和一种必备的思想素质,把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与各民族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要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配合机制,全员育人。第一课堂,既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又要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构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根基;第二课堂,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培养爱国情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增强爱国热情,在实践中体验增强国家认同的感受。
在教学方式上,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发挥节假日等象征性符号在国家认同感建构中的作用,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同时不要忽略虚拟网络世界,通过网络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容易被人围观的特性营造热点,通过适当的途径将原本严肃的思想教育改造成比较娱乐的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融入学生的网络生活,将形式单一的说教方式改变为易于学生接受的各种类型的体验活动。
高校要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在物质上、硬件上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环境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在生活园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生活上关心、心理上贴近、情感上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时发挥班级、社团和学生会的作用,利用党团活动等帮助学生加深爱国主义信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为目标,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情感升华。同时可以利用学校网络资源优势,在相关教育网站和校内网站开辟国家认同教育专栏,丰富栏目内容,以少数民族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开辟一个国家认同教育的新天地。
高校辅导员战斗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辅导员不仅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还要在生活上对他们多加照顾,要将国家认同教育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真诚地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使自己真正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黄金鲁克.意识形态安全成最重要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1-07-25(4).
[4]李忠军.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