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

2013-02-17 17:38万建强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陈云经济建设

■万建强 许 静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他长期主持经济工作,对中国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并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见解,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依据史实,通过论述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探讨他怎样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优越性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效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相融合,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一、经济建设的着眼点要有利于人民利益

陈云心系人民群众,坚持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指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中,就调整公私关系问题说:“五种经济成分是兼顾好,还是不兼顾好?当然是兼顾好。因为私营工厂可以帮助增加生产,私营商业可以帮助商品流通,同时可以帮助解决失业问题,对人民有好处。”[1](P92)陈云从对人民有好处出发,主张保留私营个体经济,作为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他针对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权力集中过多、合并升级不当、商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及时提出:“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针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就是说,我们必须使消费品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决不是相反。”“要把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改造成为这样一种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2](P12-13)陈云坚持把有利于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标准。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针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问题,陈云强调,经济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不搞建设不行,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国家大规模建设中,要照顾人民生活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他指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2](P29)陈云认为,依照现实的经济条件,确定积累和消费的最优比例,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既要反对只顾国家建设,不顾人民生活的错误倾向,同时又要反对只讲提高消费,改善生活,吃光用光,而不顾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错误倾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陈云进一步强调:“我们经济工作的另一个大方针:一、要使十亿人民有饭吃;二、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做到一能吃饭、二能建设。”[2](P306)陈云把吃饭问题摆在首位,强调发展生产要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必须兼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这两个方面。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初,陈云指出:“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2](P350)明确把为人民谋利益,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最终目的。

陈云的这一经济建设思想,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特贡献在于把有利于人民利益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目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辩证关系。这对防止和克服社会主义建设中只顾国家建设,忽视改善人民生活需要或只顾吃光用光,忽视积累和建设的两种片面性,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建设的体制架构要适合中国国情

陈云历来注重实践,倡导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理论和思想准备,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上只能是学习、照搬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和经验。这种做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全部经济社会生活都由国家来统筹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否适合中国社会新情况的客观要求?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如何发挥?这时,陈云发现苏联的有些经验并不适合中国国情,针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照搬到中国后产生的一些弊端,他及时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应该有自己的模式。他在1956年发表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架构设想:“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至于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2](P1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设想,是他对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作的创造性的构思,既实行计划经济,又强调发挥市场和价值规律作用。党的八大肯定了陈云提出的思想和主张。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陈云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二)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应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2](P245)

陈云的这一经济建设思想,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特贡献在于,对突破苏联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束缚,改革中国经济管理体制中统得过死、忽视市场作用等弊端,搞活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起了先导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尝试。

三、经济建设的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

陈云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坚持经济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做到稳中求进。他在总结1956年经济建设“冒进”的教训时说:“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2](P52)建设规模超过国力,基本建设摊子铺得太大,就会出现冒进和经济混乱。那么,如何防止建设规模超过国力呢?他认为,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节余;物资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人民的购买力要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必须同能够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基本建设规模和财力物力之间的平衡,不仅要看当年,而且必须瞻前顾后;经济建设不能超过农业的负担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建设规模和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就平稳迅速。反之,超越客观条件的可能,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就会造成供应紧张、需求膨胀,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延缓发展速度甚至停滞不前。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无视客观规律,投资规模过大,超出了国力,经济建设指标过高,没有量力而行,从而引起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使经济发展走了弯路。陈云总结大跃进运动失败的教训时指出:“已经摆开的基本建设规模,超过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性,同现在的工农业生产水平不相适应。”“不仅农业负担不了,而且也超过了工业的基础。”[2](P194-195)1961年开始,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他提出调整的主要措施是,大幅度压缩已经大大超过国力的基本建设规模,减少基建投资;大幅度压缩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生产指标,大力支援农业,加强轻工业。同时,他还提出,要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革新、改造,后新建;不能用发票子来搞基本建设。作计划、定指标要符合综合平衡的要求:“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按比例是客观规律,不按比例就一定搞不好。”[2](P211)在陈云的主持下,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63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各项比例关系初步实现平衡。

陈云的这一经济建设思想,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特贡献在于强调了经济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经济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条件,破解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要以什么为原则来确定以及如何做到综合平衡这一难题。这对于克服和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右倾保守错误,避免大起大落带来的严重损失,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四、经济建设要与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陈云一向非常重视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提出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做到协调发展。他认为,人口的多少与供求的平衡、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口过快增长会影响国家积累的增长、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增加劳动就业的困难,最终会影响到国家经济计划的实现。他在1957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且增长快有关系。”[2](P68)为此,他还提出了节制生育的许多具体措施,建议中央和各省都要成立专门委员会来抓这件事情。对于环境、资源问题,陈云在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时就开始注意。他认为,经济建设不能搞先污染后治理,要防害于先,保护好环境和资源,并列入经济建设的长期计划。他指出:“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在生产设计的同时就要做好防止污染的设计,不要等到事后再解决。”[3](P198)他要求把水资源放在不次于粮食、能源的位置上,因为中国水量平均起来并不多,从长远看,要以蓄为主,蓄泄兼顾。要修水库,筑塘堰,山区更要种树种草、保持水土,华北、西北地区还要多打水井。“解决中国农业问题,水是很重要的。一取天然之水,二取地下之水,三取外来之水。河南水不够,需要从南方借水,要研究水的来源问题。”[3](P45)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陈云对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更是倍加关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他提出:“现已办了的工厂,哪些还未处理污染问题的,我们应该心中有数,逐步加以改变。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2](P263)他强调:“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这件事,一是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的重视;二是要花点钱,增加投资比例;三是要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3](P414)1990年,他对保护水资源问题再次发出呼吁:“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严重性。各级领导部门,尤其是经济、科技领导部门,应该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治理污水和开发新水源放在不次于粮食、能源的重要位置上。”[2](P375)

陈云的这一经济建设思想,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特贡献在于,比较早地把经济建设与人口、环境和资源协调问题提高到战略和国策的高度,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长久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经济建设要实行对外开放交流

陈云一贯主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但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交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认为中国经济落后,要发展,就要通过对外开放交流,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主持经济工作的陈云一方面积极构建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对外贸易、对外交流格局,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另一方面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他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有矛盾,我们可以利用,你不做生意,他还要做生意。”[1](P2)他还提出利用香港的贸易通道和利用民间外商代销的方法,拓展对外贸易,打破封锁,并通过与资本主义打交道,来研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冲破闭关自守的“左”倾思想的束缚。他赞成和支持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资金不够,可以借外债。”“今后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条件下,还可以借些不吃亏的外债。引进有利的技术,也是必要的。”但是“对外国资本家在欢迎之中要警惕”[2](P276-277)。陈云强调:“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用,是完全正确的,要坚持。”[2](P355)但要防止上当受骗,注意消除对外经济交流带来的消极后果。既充分肯定了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又强调了要头脑清醒,不吃亏上当。

他支持创办经济特区。1982年10月30日,他在中共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关于试办经济特区的初步总结》报告上作出批示:“特区要办,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力求使特区办好。”[3](P308)他要求特区必须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拿出新办法。1984年4月,他在听取谷牧关于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的情况汇报时说:“我同意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但对是否搞特区货币,我考虑比较多。”[3](P353)1992年4月,他在上海听取吴邦国、黄菊关于上海工作情况的汇报时说:“我非常赞成开发、开放浦东。”[3](P441)他之所以这么明确表示支持创办经济特区,赞成沿海城市开发、开放,是因为他看到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通向国际市场的特殊渠道,是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经济的前沿阵地。

陈云的这一经济建设思想,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特贡献在于充分肯定了搞社会主义建设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盲目排外;在积极发展对外经济交流的同时,又要最大限度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避免使中国经济依附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特区要办好,要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但必须不断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进行。这些思想对做好对外经济交往工作,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陈云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提出的经济建设的着眼点要有利于人民利益,经济体制架构要适合中国国情,经济建设的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经济要与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要实行对外开放交流等真知灼见,经过实践检验是符合中国国情,而且是长期管用的。这些重要的思想,对突破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国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纠正经济建设工作中的失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陈云之所以能作出如此卓越的贡献,是因为他坚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实事求是,深思熟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因为他善于在实践中学习,注重调查研究,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高瞻远瞩,统筹全局;是因为他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无私无畏,勇于创新。陈云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并将激励我们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陈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陈云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