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胡适对学生教育的思考

2013-02-15 22:33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胡适教育

任 翔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胡适先生在教育岗位奋斗多年,出任过北大和中国公学的校长,培养出了傅斯年、顾颉刚、苏雪林、罗尔纲、俞平伯等著名的学者,参与“壬戌学制”的制定,并提出了“教育救国”、“平民教育”等思想。虽然胡先生多次说到自己不是教育家,也没有像自己的老师杜威一样留下系统的教育专著,但是身处东西方思想碰撞交流和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下,他有关学生教育的思考,是他结合当时的教育现状,并依据自身经历,所形成的一套特有的学生教育方案。

一、以培养实事求是人才为教育目的

1910年9月胡适留学美国,广泛接触了众多的西方先进思想,其中对杜威的思想推崇备至。胡适对教育的思考源自于杜威的教育理论,而杜氏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通过亲身实践来达到教育的效果。胡适先生依据杜威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是继续不断的重新组织经验,要使经验的意义格外增加,要使个人主持指挥后来经验的能力格外增加”[1] 78,也就是说通过教育来完成学生知识经验的增加,这种经验倾向于直观的、显性的经验,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获得,它摆脱了书本和前人经验的束缚,崇尚各人的独立见解,并力求使自己的见解符合客观实际。“教育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当前的生活就是学校,就是教材。用活着的生活经验做教材,养成一个创造的智慧,以应付困难,解决困难”[2] 319。胡适强调了生活经验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适应社会,使人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克服困难。胡适在《实验主义》一文阐述到:“教育事业当养成实事求是的人才,勿可专读死书,却去教实在的事物,勿可专被书中的意思所束缚,却当估量这种意思是否有实际的效果,勿可专信仰前人的说话,却当去推求这些信条是否合于实情”[1] 90。胡适明确解释了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养成实事求是的思想,对任何事情不唯书,不唯上,只从实际出发,“要养成主动的思想,去批评真理,不是养成被动的思想,做真理的奴隶”[1] 91。这种培养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思想,是对将学生思想禁锢于书本的教育理念的冲击,它将学生从故纸堆里解救出来,真正将教育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胡适先生说:“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能观察明白;不是给人穿一件锦绣衣服,在人前夸耀。教育是要人戴能看从前看不见,能看人家看不见的眼镜”[1] 141。这种能够看清别人所看不到的“眼镜”,就是将自身置于事实当中而形成的对事物独立的合乎实际的看法,此种看法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到。

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育学生,首先要激发学生找出自己的真实兴趣所在,使自己的努力方向与兴趣最大程度的吻合,做到既不强迫,也不随大流。胡适认为,真正的教育“在于使人对于正当的生活发生兴趣,在于养成对于所做的事发生兴趣的习惯”[1] 84。“兴趣即是把所做的事认做我自己的活动的一部分。”[1] 83胡适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既是应该做的,也是自己所愿意做的。在这种程度上,做事的兴趣和责任不但不相互冲突,反而兴趣可以对责任加以补充,使人主动地履行责任。同时,随着兴趣的产生,关注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兴趣的发生,即是新能力发生的表示,即是新活动的起点”[1] 83。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对学问的追求不再只是黄金屋、颜如玉,而是真真正正将学问的探索看成培养能力、创新活动之所在。胡适先生在五四运动之后,注意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涨,引导学生由此注重自身学问的修养,认为自身学问的增长,是解决国家问题的关键。“我们希望现在的学生充分发展这点新发生的兴趣,注重学问的生活,要知道社会国家的大问题绝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能解决的”[1] 112。

三、加强自修能力

近代教学与古代私塾“填鸭式”教学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通过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自修的能力。毕竟,老师所教的知识只是万千知识中的沧海一粟,更多知识的吸收是要靠自修。胡适先生说,“灌进去的知识学问,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可靠的学问,都是从自修得来的。自修的能力,是求学问的唯一条件”[1] 112-113。并且给出了如何自修的方法,“一是看书的能力”,读书的关键不在于看书的数量,而是在看书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消化吸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的扩充,又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二是看书的时候不是遇到问题和困难就跳过去,而是运用一切手段,“购备参考书报,如大字典、词典、重要的大部书之类”,去克服困难,从多种不同角度去理解。三是交换阅看别人的书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卷有益”。四是多与老师交流,“要求教员指导自修的门径和自修的方法”[1] 113,随时修正自己的自修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性格是好的习惯的养成”[1] 390。只有在实践中养成好的习惯,才能训练出真正具有实事求是品质的人才。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过程,也是实事求是思想的习得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胡适先生给出了四字秘诀,“勤”、“谨”、“和”、“缓”。

“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的去作”[1] 391。胡适先生引用傅斯年的一句话:“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他要求学生不偷懒,不怕苦,实事求是地搜寻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叫你找材料,你就到应该去的地方去找”[1] 391。真正接近真相,符合事实的结论,其支撑基础是大量而符合实际的材料,而只有通过辛勤地搜寻,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举出例子,说顾亭林先生花费大量精力,找出162个证据来论证“服”字的古音是“逼”。胡适为了研究唐代僧人神会,不远万里亲赴英法等国,搜集各国博物馆当年从敦煌石窟中窃取的资料,反复的对比论证,才最终写出了《论禅宗史的纲领》和《神会和尚文集》等著作。

“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1] 391。无论是写字中的细微笔画差别,还是做数学中的一圈一点,都要细心。只有细心才能察觉出事物之间的区别,才能更深入的看清楚事物的本质,胡先生最后告诫,“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这是做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1] 391。

第三就是“和,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平平和和”[1] 391。胡适解释了虚心的含义,“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物,不以成见来对待人。”对任何事物都要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有利于我的事实和证据要接受,不利于我的也要接受,服从证据,敬畏真理,决不能只从有利的证据出发,妄下结论。同时以这种虚心态度心平气和的来学习各种知识,不因自己的好恶而轻视某门学问。并且由学习方面延伸到对人、对事、对物,“完全是虚心的”。

“缓”,就是“不要忙,不要轻易下一个结论”[1] 391,并且指出了缓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缓的习惯,前面三个字都不容易做到”。如果对学问急于求成,忙于出成果,就不能达到这个缓字。胡适说,缓字的要诀就是“凉凉去吧,搁一搁,歇一歇吧”[2] 25,缓不是就此放手不管,而是重新去找新的材料,新的证据。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维,重新考虑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等到材料证据充分了,思维方法成熟了,再来论证。

对于以上“勤、谨、和、缓”四点,胡适先生还引用自己考证《水经注》的例子来综合说明这四字的重要性。多年来,人们一致认为戴震对《水经注》的考证是剽窃了别人的成果,这一说法甚至得到了张穆、魏源、孟森和王国维等大家的支持,但是胡适先生并不人云亦云,轻易下结论,而是经过了五年的细心考证,肯定了戴震对《水经注》所做的贡献,绝非剽窃。“骂戴东原的这一班人,又没有下多的功夫,做到勤;又不仔细的校勘,做到谨;同时动了正谊的火气,没有做到和;稍为查了一下,就发表文章,也没有做到缓”[2] 133。

五、注重调查实践

基于培养实事求是人才的考虑,胡适要求学生加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注重在现实中亲身实践,并说“这是科学训练的第一步”。由于师承杜威的实验主义,胡适非常看重用实践的方法来教授学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总结自己所获得的经验。他要求学生“自己去采集标本,自己去观察调查”,并且在调查中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注重团体的互助,分工合作,做成有系统的报告”[1] 112。胡适极反对学生只重空谈,不注意实践,“现在的学生天天谈‘二十一条’,究竟二十一条是什么东西,有几个人说得出吗?天天谈‘高徐济顺’,究竟有几个指得出这条路在什么地方吗?”[1] 112,这种只重清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于事无补,而只有注重实践,勤于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才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正确途径。

六、重视外文学习

1840年之后,中国的大门逐渐被外国巨舰大炮打开,之前一直沉浸在千年文明梦境的中国人,发现自己不再是文明的中心,才真正开始了大规模西学东渐。到了民国,大量外籍著作被翻译过来,充斥着中国学者的案几。但是泥沙俱下必然会鱼目混珠,一来翻译的速度跟不上西学传播的脚步,二来受到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翻译者学识水平的限制,西学著作中的精要部分往往无法被准确译出,有些部分甚至离原意差之千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外文的学习,直接翻看外文书,才能了解更多的知识,更能真实地理解书中的精髓。胡适在1939年5月27日和7月23日两次去信给自己的孩子胡思杜,让他注重对英文的学习,“不要单读旧书,英文要用功读。”[3] 376同时,从提高读书的数量和质量的角度出发,胡适也要求学生加强对外国文的学习,“现在中文的出版物,实在不够满足我们求知识的欲望。求新知识的门径在于外国文,每个学生至少须要能用一种外国语看书”[1] 112,翻看真正的外文原著,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逻辑思维,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这种过程,是不可能单单通过读译书得到的。在谈到如何学习外国文时,胡适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学外国语须要经过查生字记生字的第一难关,千万不要怕难”[1] 112。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让学生多做翻译和熟练文法:“姚先生(姚康候)在课堂上常教我们翻译,从英文译汉文,或从汉文译英文”[4] 75-76。而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自己去坚持不懈的通过翻译培养语感,“自己从读本里挑出爱读的英文诗,邀几个能诗的同学分头翻译成中国诗,”然后拿给先生点评。这种双向翻译的方法虽然费脑筋,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坚持下去效果非常明显,“这种功夫,现在回想起来,不算是浪费了”[4] 75-76。并且胡适在英文学习中也强调了文法的重要性:“我那时虽不大能说英国话,却喜欢分析文法的结构,尤其喜欢拿中国文法来作比较。……我虽没有多读英国文学书,却在文法方面得着很好的练习”[4] 84。正是凭借着深厚的外文功底,胡适才能博览中外群书,成为一代文化巨匠。

胡适关于学生教育的思考,是他身处民国那个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教育思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己亲身经历对学生教育改革所作出的回应。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推进的今天,如何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实事求是精神的学生,学生应当怎样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水平,既和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相关,更涉及到国家的树人大计。当下的学生素质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学生思维狭窄单一,对外界传媒的宣传无法明辨是非,学习兴趣低下并且日渐功利化,疏于独立思考而依赖教师讲解,学习习惯差等。这些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解决这些问题也非一蹴而就。胡适先生在民国时代就看清了学生应当具有独立思维和实事求是精神,并且相应地提出了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自修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注重调查实践,重视对外文的学习等具体的方法。大浪淘沙始见金,胡适在民国时期对学生教育的思考,仍能给当下的学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白吉庵,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姚鹏,范桥.胡适演讲[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3] 陆发春.胡适家书[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4] 胡适.四十自述[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胡适教育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国外教育奇趣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题解教育『三问』
胡适的美国恋情
“实事求是”定乾坤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