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玮,靳瑞芳
(1.吉林师范大学 教务处,吉林 四平 136000;2.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变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尤其计算机专业更遭遇了就业“寒潮”.一方面是计算机人才呈现供大于求的饱和状态,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而另一方面IT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人才却十分紧缺.高师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作为生存于工科、综合性大学和社会培训机构夹缝中的师范类专业,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合理化和毕业生就业的最优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的供大于求和就业难问题的实质,并非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失衡,这也反映出了社会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需求之间的不一致性问题.从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中可以看出,每年约有24%的毕业生进入IT 企业,真正从事教育行业的人不足18%,而就业困难的学生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第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很难进入成为专业教师;第二,信息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在升学的重压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不受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需求量很小;第三,师范院校计算机的毕业生,教育理论水平比不上其他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又不及工科或综合类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高低不就的两难境地.
当前的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作为教师教育类专业,以重视基础教育,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为目标,而与强调新知识、新技术的技术开发和实践应用为主的企业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当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时,存在着高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有些甚至需要重新进入社会培训机构学习,进行“大学后教育”.因此,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协调师范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重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结合、专业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本文提出了“强调实践、注重能力、提升素质、面向市场、立足就业”的实践培养模式,倡导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除面向教育领域,还要面向企业的软件开发以及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以培养满足师范教育需求和企事业单位需求的实践型、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
高师院校应注重培养教育素质高、专业适应好、实践能力强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就业无障碍”为目标,面向市场,立足就业,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坚持师范技能与专业技能并重,培养“宽口径、崇德行、厚基础、强技能、懂教育、强应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1)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培养要以实现对学生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最优化为最终目标,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围绕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安排实验课、上机课、课程设计、程序设计、专业实践、专项训练和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 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引导理性思维和理性实践.
(2)运用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1+1”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现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一、大二以基础课、通识课为重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夯实基础、淡化专业为指导思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三则根据学生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实现水平方向的专业分流,差异化地培养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大四以实习、见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基地训练等实践性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升学或就业方向垂直发展,凸显实践训练的重要性.
(3)完善分流式的实践能力培养结构.根据高师院校的特点,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行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方向的分流,发展不同方向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注重教师教育类方向学生的基础教育理论、从教授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学习态度与品质素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对师范类从教技能的培养,并通过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从教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缩小社会需求与师资培养之间的差距,形成一种切合实际的适合高师院校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增加非教师教育类方向学生的课程设计的次数,在每学期末都安排两周时间的课程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项目,围绕课程设计开展自主学习,提出设计方案和解决思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修改后,学生具体完成各自的设计任务,最后以设计报告和软件成果形式提交.同时适当增加毕业设计的考核难度,在毕业实习时, 让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或实践基地,在实践应用中完成毕业设计,以课题任务为驱动, 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加强应用型的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习、见习等实践基地建设,注重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实习、见习、实训要求的实践基地.同时,将实习单位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聘请为学生的基地指导教师, 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实习的质量.有计划地将学生送入基地进行实习、见习,接受基地指导老师指导, 使学生不仅得到实际锻炼, 还能获得最新知识和技能,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实习、见习中学习,在实践基地中成长,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
(5)实行校企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将会走进企业,因此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只有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更快地找到工作,更好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之中.因此学校应与某些企业联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入企业的实践项目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从应用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明白未来的工作方向,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6)推进校内和校外双重导师制.学生从入学开始, 都分配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导师, 校内导师由任课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着重解决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知识困惑和专业难题.校外导师则聘请有经验的中学骨干教师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开发人员,主要负责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着重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既得到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又得到实践应用和提高的机会,加快了学生专业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注重专业理论、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优化课程设置、修订教学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推行双重导师制,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零障碍就业.
参考文献:
[1]金义富.地方院校计算机师范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14):12-14.
[2]陈蕴.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73-76.
[3]岳冬利.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