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图书馆的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2013-02-15 10:22
图书馆学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馆际互借军队院校资源共享

戎 誉 王 丹 李 蔚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07)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开放办学已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办学的战略选择。军队院校要想长足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就要抛却“封闭”、“保守”的思想,倡导“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积极借鉴、吸取军内外各种优秀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思想,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厚实科学文化基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在此过程中,交流、沟通、合作则成为院校开放办学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传播的中介,可以说是军队院校进行开放办学、对外交流的基础平台。而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资源共享则成为博采中外之长,发展特色优势,汲取国内外、军内外先进资源为我所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1 图书馆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的内涵

馆际合作打破了图书馆固步自封、各自为政的局面,它将成员馆业务机构重组合并成为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促进图书馆职能的发挥,以满足读者多元化、全方位的需求。军队院校图书馆凭借各自馆藏的信息资源优势,通过网络系统,建立多馆联机访问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将来自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联结在一起,优势互补,实现跨地区的自动化集成信息服务的协调发展。馆际合作、资源共享解决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单一与信息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图书馆馆藏文献激增与馆建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还解决了信息传播高速化与图书馆服务滞后之间的矛盾。现代图书馆要求馆际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

2 图书馆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

2.1 对外开放原则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大胆试行管理体制的变革,变封闭管理为开放管理,变传统管理为数字化管理。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物理馆藏”,它还包括“虚拟馆藏”、“校本馆藏”。院校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不再仅以“教学、教室、教材”为中心,而是启用了包括“大学生图书馆”的“物理+虚拟+校本”馆藏在内的校内外各种资源[2]。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使图书馆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由梦想变为现实;这种开放式教育方式也破除了时间的限定和空间的阻隔,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接受服务。

2.2 虚拟化管理原则

虚拟化是动态基础架构的关键构建块,利用虚拟化可以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6],从而得以更灵活、更经济、更动态地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跨区域性共享。图书馆虚拟化管理是未来图书馆完善用户信息服务和共享网络文献资源的重要方式。而在此管理领域中,又分人力管理和机器管理,由于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应取长补短、合理分工,将人、机智能结合,实现人、机一体化。人、机一体化拥有智能化的搜索引擎、交互式的处理系统、高标准的服务模式。图书馆只有在这种高智能的虚拟化管理环境下,才能建立起以共享信息资源为纽带的网络运行平台。

2.3 图书馆联盟共建原则

上世纪 70 年代,SDC(System DevelopmentCorporation)将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的性质总结为4种类型:基于大规模计算机自动化系统运作的大型联盟;读者服务与处理图书馆日常业务的小型联盟;限于某一特定专题领域的专业联盟;为解决馆际互借或信息参考合作网而建立的联盟[1]。尽管时代变迁,图书馆联盟也已经过3次飞跃式发展,上述4种类型仍然是现在许多国家开展图书馆联盟项目的模板。例如:国外有美国的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联盟(The Ohi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简称OhioLink),国内有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iangsu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JALIS)等,这些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提供了先进的经验指导。

由于联盟内图书馆规模不一,容易导致各馆之间在信任机制和成本分担上存在分歧,产生“囚徒困境”的问题:成员馆为自身利益违反联盟协议;或陷入“智猪博弈”的困境:小馆参与积极性不高,却坐享其成。这些都会使系统紊乱、内耗增大,增加联盟的不稳定性。因此联盟成员馆必须遵循“集中管理、分散建设、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管理架构,制定有效的联盟管理制度,杜绝“搭便车”的行为。在享受权利、获取利益的同时,必须对加入联盟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有充分的认知,同时也给予合作成员在其他成员实施投机行为时依靠第三方力量保护自身利益的权利。

2.4 人本管理原则

21世纪的图书馆工作,既有传统的采编、分类、服务咨询、流通借阅等工作内容,又有现代化图书馆的最新课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和突出的专业技能。懂得运用计算机技术,使流通工作自动化;运用光学技术,使文献信息缩微化;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图、文、声、像信息一体化;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使咨询服务网络化及信息传递高速化。

3 图书馆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的对策

信息时代,再大的图书馆也无法包罗万象,收藏全面资源。军队院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开放合作观。最初的馆际合作是从统一编目、出版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开始,后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电子网络的建立,馆际间信息资源共享变得简单而频繁。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教研人员对信息资源的普遍需求,是解决图书馆有限馆藏与读者无限需求这一矛盾的现实需要。当今军队院校图书馆实行馆际合作、文献资源共享的主要对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实现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图书馆作为提供科学文化教育资源信息的服务机构,在实行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军队院校图书馆大多各自为政,以自我为中心,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则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首先,领导者的重视是实现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的先决条件,领导者必须在思想上彻底改变对图书馆的传统认识,踊跃参与馆际合作建设工作,在政策、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其次,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水平,否则将缺乏竞争性。

3.2 建立联合共享机制

3.2.1 联合采购

各成员馆之间的联合采购是加强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之一。各图书馆应就采集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分工合作,因地制宜制定本馆的采购政策,将各自的采集内容网上在线公布,以免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

3.2.2 联合编目

联合编目是指多个图书馆共同协作完成文献编目,合作建立统一标准的联合书目数据库,以实现编目成果的实时共享。各成员馆上传的馆藏编目数据可供各成员馆网上查询和下载,从而避免书目数据库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编目效率。同时加强联编中心对数据监控的力度,利用定期检查、信息反馈、加强核心能力业务辅导等方式来控制书目数据的编目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3.2.3 联机检索

现代图书馆通过建立联机公共查询目录(Open Public Access Catalogue,简称OPAC)实现文献信息的联机检索,既扩大了书目检索范围,如可检索多个不同类型数据库资源的统一信息访问平台;也丰富了书目检索内容,除了书目信息外,还能检索到异构平台中现有的数据库、各馆的文献流通状况等。联机检索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给读者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建立“读者在哪,我们就在哪”的嵌入式服务方式。

3.2.4 文献传递

文献传递是将用户所需文献的替代品以快速方式和合理价格,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文献提供服务[7]。具体表现方式为:读者向图书馆提出文献需求,图书馆在获取电子原文后,以E-mail方式发送给读者;或者登录Balis、CASHL文献传递中心提交请求,所需文献将会被直接发送至读者的注册邮箱中。文献传递服务提供的文献类型主要为期刊论文、会议记录、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报告标准等原文文献。

3.2.5 馆际互借

馆际互借就是图书馆之间共同制订互借协议,组成馆际互借服务网络,相互出借对方的馆藏文献,以满足读者需要的一种返还式服务方式。最初的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之间的借还行为,之后发展为抛开图书馆这一中介,以读者为对象,持“一卡通”出入各成员馆进行通借通还的行为。实现了以“本”为单位的纸质图书的馆际互借。这种方式能弥补单一图书馆文献资源匮乏的缺陷。

现代图书馆馆际互借工作在实行联机检索、文献传递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图书馆之间通过协议,互相开通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在网络终端查询数据库中所需文件,并利用远程登录或E-mail传递等方式获取,实现以“篇”为单位的电子文献的馆际互借。

3.2.6 人力资源共享

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主体,其专业水平和素质是关键因素。要切实加强馆际业务培训和人才互动交流,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为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3.3 建立特色化原生文献馆藏

各军队院校图书馆由于发展历史不同,学科结构设置各异,服务范围有别,在馆藏的内容和种类上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在馆际合作过程中,各成员馆应对具有优势专业的文献资源进行重点投入、优化建设,开发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全”的特色化内容体系。

原生文献资源建设是军队院校建立特色化馆藏文献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校原生文献资源是指由军队院校直接出版的有关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正式出版物或有研究价值的非正式出版的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源[4]。原生文献资源能直接反映院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动态,是军队院校经过长时间沉淀保存下来的,具有独特的价值。目前军队院校收集到的原生文献主要包括学术论文、本硕博论文、研究报告、教材教案、会议记录等。由于一般原生文献不公开出版,只在内部流通,所以难以实现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最终造成很多重要学术资料和科研成果失去传承的机会,导致出现大量重复性智力劳动。

3.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内部文献安全保密意识

在军队院校的馆际合作、资源共享中,会涉及部分高科技研究成果、涉密资料和政治工作专题数据库等非公共信息资源,这些文献资源大部分来源于院校所属各单位和人员的原始素材,牵涉到知识产权、保密安全的问题。这就需要成立一个权威的监管保障机构,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制度,以便图书馆在馆际合作、资源共享过程中,能对知识产权归属以及保密文件访问等环节起到监督作用。对于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作品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或支付一定的稿酬后才可“开放存取(OA)”;对于一些重要的内部涉密资源实行“分级、分权”共享,不同权限的用户只能访问不同级别的原生文献。同时加强系统数据库的安全保障系数,如实行设置IP地址限制、网络传输加密、数字签名认证等保护措施。

4 结语

目前军队院校各门基础学科相互渗透,边缘学科大量涌现,为能与时俱进,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开放办学则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图书馆馆际合作也成为开放办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军队院校图书馆必须强化协调合作意识,建立互为补充、互惠互利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展现蓬勃生机,实现深化服务的双赢效益。

[1] 李松妹.现代图书馆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60.

[2] 迟玉华.大学图书馆知识导航体系的构建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84.

[3] 张兵.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73.

[4] 丁玉霞,冉令宇,凌春霞.军校图书馆原生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2(4):77-79.

[5] 李家清.我国图书馆联盟进展及发展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07(2):76-79.

[6] 张振伦.虚拟机的演化[J].软件世界,2007(13):12-13.

[7]张晓林.从文献传递到知识传递:面向未来的模式转变——参加ILDS2009会议有感[J].图书馆杂志,2010(2):2-5,26.

猜你喜欢
馆际互借军队院校资源共享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的运营模式研究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全省公共图书馆实施馆际互借推广计划见成效
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