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超群
当前,两岸共同开辟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巩固深化阶段继续前行,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深入领会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一系列新理念,正确把握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的特征,继续坚持自主性、和平性、发展性的原则,对于不断取得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新突破,为和平统一积蓄更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在继续实行既定政策的基础上,显现出一些新理念、新趋势。
更加凸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之间的联结作用。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发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号召,热切回应了中华儿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殷殷期盼,极大激发了海内外同胞的爱国热情。习近平指出,“台湾的前途系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旋律,成为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我们应该登高望远,看到时代发展、民族振兴的大趋势,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摆脱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束缚,明确振兴中华的共同奋斗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而祖国和平统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未来尽早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与祖国大陆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等一道,成为全党上下需要共同推动、协力完成的伟大事业。
更加注重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祖国和平统一的新主张,从“一纲四目”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再到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成功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政策主张的变化、成就的取得,表明祖国大陆对台工作更加理性、务实、自信。6月13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指出,“我们坚持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利益”,“希望两党都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把握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推动两岸关系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迈进”。在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中国共产党将更多地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看待问题、处理分歧,承担起历史使命,展现负责任的政党形象。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中的一个方面,国民党需要有效整合党内力量,抛弃“不合时宜的旧束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更加积极地有所作为,以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和历史地位。
更加侧重从情感层面助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6月13日,习近平会见吴伯雄时指出,“我们两党应该以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合作,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汇集两岸中国人智慧和力量,在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抚平历史创伤,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崭新篇章”。“两岸一家人”理念的提出表明,在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从情感层面助推两岸关系。
祖国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是骨肉兄弟,两岸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通过情感联结争取台湾民心是效果最好的方式。实现两岸同胞情感的真正交融,既是一个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同阶段包含着不同实现程度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现在就要努力争取,到两岸实现统一时得以最终实现的价值目标。
更加迫切要求实现两岸关系的全面发展和新突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初期,为了寻求两岸利益共同点,畅通联系渠道,祖国大陆采取了政治经济适当分离的对台工作指导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政治定位难题与经济合作议题隔离开来。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三大任务,表明在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祖国大陆希望在一些敏感但又无法回避的议题上有所突破。习近平指出,“希望两党和两岸双方继续增强互信、保持良性互动,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两岸关系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据此确定自己的路线图,继续往前走”。这些都表明,祖国大陆迫切希望国民党在一些“深水区”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与中国共产党一道跨越障碍,实现新突破。
实现政治军事议题突破,首先就要坚持和发展好“一中原则”。当前,国民党和台湾当局在这个问题上有基本的认知,但在一些重要关头和特殊场合却时常模棱两可、畏首畏尾。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巩固深化新阶段,国民党当局亟需与中国共产党一道,一起维护、共同发展、不断充实“一中原则”,寻求两岸在政治、军事议题上的联结点。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阶段,两岸关系将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结合、必然性与曲折性统一的特征。把握好这两对辩证关系,有利于遵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规律,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不断开拓新局面。
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1895年开始的日本殖民统治50年,到国共内战造成的60多年分隔,两岸事实上已经分离了一个多世纪,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经济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国际反华势力“以台制华促变”的思路没有改变,“台独”分裂势力在岛内还有一定活动能力,在两岸关系改善的紧要关头还会起到干扰破坏作用。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即便是有中华文化强大的纽带作用,有日趋热络的两岸交流,但要扭转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隔阂和陌生,实现台湾民众对两岸政治经济共同体的认同,仍将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先经后政、先易后难、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和平发展思路已经为两岸共同接受。这个思路的继续贯彻,决定了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将呈现阶段性特征。已经签订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在酝酿的互设综合性办事处以及未来争取签署的和平协议,都属于区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同阶段的节点性事件,都会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在新的更高起点上阶梯式上升。
必然性与曲折性相统一。邓小平曾说过,“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两岸人民共同开创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为祖国统一提供了不竭动力。国内外有识之士都清楚地认识到: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两岸在政治军事等领域还没有实质性突破,经济、文化、科技等有所发展的领域也大有可为空间。在巩固深化阶段,要实现这些领域的突破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诸如利益分配、文化碰撞、政治分歧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两岸双方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曲折。
在巩固深化阶段,两岸双方应继续秉持好两岸关系自主性、和平性、发展性三个基本原则不动摇,保证两岸关系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自主性。2005年4月,面对陈水扁当局制造的两岸关系紧张局面,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毅然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来访,结束了国共两党持续了60年的政治对立状态,开启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2008年5月,国共两党坚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展开协商,两岸关系迎来了历史性转折,和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两岸同胞在全体中华儿女的热切期望中,跳出历史积怨,摆脱兄弟嫌隙,以前无古人的魄力完成了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能够自主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也“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交流合作增进感情融合、增加共同利益,通过协商谈判积累共识、减少分歧,循序渐进解决问题”,巩固好、发展好两岸关系的大好局面,并在此基础上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
长久以来,一些外国势力,尤其是美日一些人士,罔顾中美、中日联合公报和本国政府的承诺,不断就台湾参加国际组织等议题挑起事端,其目的只有一个:把台湾问题国际化。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阶段,海峡两岸一定要继续秉持自主性原则,绝不容许任何外部势力对中国内政说三道四、横加干涉。
和平性。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天下太平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政治理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全体中华儿女都不希望再有兄弟相残的战争出现。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也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平统一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性而非破坏性应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阶段的重要标志和原则。
在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同时,祖国大陆多次声明,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需要继续坚持和平性原则,为“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创造条件,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发展性。发展性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阶段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两岸关系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仍大有可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重大。
两岸关系在巩固深化阶段要实现三个层面的发展:两岸关系要发展,祖国大陆、台湾双方的各项事业要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也要发展。只有如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才不仅不会受损,还会呈现大幅提升态势。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和衷共济、戮力同心,就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迎来祖国和平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