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剑
认同与互信是一对孪生兄弟,建立两岸间足够的认同与互信是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的基本条件。站在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统一的立场,我们所谈论的认同与互信,其基本内涵应当是两岸双方对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未来国家必须实现统一的认可与坚持,对彼此有善意而非恶意、家人而非敌人、合作而非对抗的认知与态度,以及对涉及中华民族核心和整体利益等重大问题有共同的立场与观点。我们现在之所以还要谈论认同与互信问题,就是因为目前两岸的认同与互信仍远远不够,不仅影响着和平统一的愿景最终得以顺利实现,甚至还不能保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不可逆转。特别是在岛内,有不少民众不认可自己是中国人,过半人还认为祖国大陆对台湾“不友善”,其中年轻人的国家民族认同问题更为严重。进一步看,两岸虽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达成一定互信,但在一些重大敏感问题上,分歧仍然不少。即便是对“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本身,台湾在其内涵上还是打了不少折扣。所以每到重大关头,如触及两岸关系敏感问题、发生两岸关系突发事件、出现外力深度介入干扰两岸关系、产生两岸共同御外现实需求等问题的时候,两岸之间往往横生磕绊与矛盾,认同与互信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从而冲击两岸关系大好局面。
眼下,面对两岸经济、文化、人员交往日益密切,但认同和互信却没有同步实现应有增长,甚至在一些方面出现反向蜕变的矛盾现象,两岸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原因何在,据此找出治本之道,共同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应有的认同与互信基础。
第一,造成现今两岸认同与互信问题的根子在历史,是历史遗留的创伤。众所周知,甲午战败,“乙未割台”,日本对台湾实行了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光复后的“2·28事件”、38年“戒严”体制,岛内相当一部分民众在心理上与中国、与中华民族渐渐疏离,恐惧、敌意相伴而生。如今,虽已时过境迁,但心理的阴影并未彻底消去。
第二,造成两岸认同与互信问题的最大障碍在政治,主要是岛内民众对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了解、不信任。很多人认为,统一就是祖国大陆吞并台湾,台湾民众将受到祖国大陆的统治。尽管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体现了最为宽松的统一条件,但绝大多数岛内民众心存疑虑,他们疑虑的其实并不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而是统一后的中国主体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为什么台湾民众疑虑社会主义呢?自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为抗拒祖国大陆,长期进行反共、仇共教育,反共意识催生了“拒统”甚至“台独”意识。反国民党的民进党上台后,为抵御祖国大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给岛内带来的冲击,把反共与“反华”混为一体,煽动反共、仇共情绪,激发民众的“台独”意识。国民党重新执政后,虽然表示反对“台独”,但仍然死抱着已被推翻的“中华民国”招牌不放,导致现今岛内民众的反共意识仍然普遍存在,对祖国大陆社会制度不认同、对国家统一不接受。
第三,台湾岛内两大阵营对立、对两岸认同与互信具有巨大破坏作用。台湾实行的所谓“民主”,由于社会条件极为特殊,导致这个制度的根基不牢、水土不服。在台湾,既可以看到人们以礼相待的谦谦君子风度,更可以看到在一些重大场合、重大议题上,一些人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不择手段、不讲信用的种种语言和表现。在意识形态挂帅、捞取选票优先、蓝绿恶斗、政治环境恶化的社会里,坚持理性很难,建立共识更难,这对两岸认同与互信的建立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第四,外力挑拨离间,破坏了两岸认同与政治互信。从台湾问题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看,每当岛内局势与两岸关系出现大的变动时,都有美国的影子出现。美国为了保持其在亚洲和世界的霸权,不愿看到两岸关系走得“过快”、“过近”。6月2日,美国外交学会国际问题研究员万斯·瑟丘克在《华盛顿邮报》网站公开撰文声称,两岸统一对美日不利,因为两岸统一将导致中国放手对付其他周边国家,影响到受保护的亚洲国家对美国信任。而岛内亲外势力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涉外关系置于两岸关系之上,既暴露了其认同倾向,更伤害着两岸互信。
上述分析表明,两岸认同与互信的强化与弱化,既受到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更有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解决认同与互信问题,需要两岸双方共同努力,而非单方面让步与释出善意。
一是领导人要有民族情怀。领导人、包括决策层,要超越“治权”范围,站在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立场上,以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为尺度,权衡利弊,处理涉及两岸的各类问题。在这里,最容易陷入误区、最可能伤及两岸认同与互信的举动,就是敌我不分,把对岸当敌人,挟洋自重。当前复杂的内外形势下,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为了一党之私而讨好美日,失格媚外,也许能得到一些蝇头小利,但伤害的是两岸认同与互信,伤害的是两岸和平发展大局。
二是各政党要有宏观视野。有前途、负责任的政党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这些政治目的和意识形态有广泛群众基础、顺应历史发展。在两岸关系上,两岸的政党都要秉持民族的立场、历史的使命、大开大合的战略气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戮力民族复兴。如果仅仅局限于“台独”诉求,必然做出有悖于民族、失信于对方的判断和决策。这种短期行为将造成长期伤害,也将损害党的长远利益。建立两岸认同与互信,必须建立党际互信。而党际互信的建立,必须要有“一个中国”的共同政治基础。而建立这个政治基础,需要智慧、眼光和决断。
三是教育界要有历史责任感。其中的核心是在历史和社会问题上如何教育下一代。两岸教育界要共同努力,消除“台独”意识形态影响,对台湾而言,要重建对中华5000年历史文化的共同认知和自豪感,不能以400年历史割裂5000年历史;重建共同的社会观,把两岸关系拉回一个中国框架之内,使得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中国领土主权不可分割的理念深入人心;重建共同的命运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夯实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台湾同祖国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的一致认知。这样的认同与互信,可以长久。
四是媒体要有社会责任。任何社会意识的形成,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学校、媒体的影响更大。媒体是影响公众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载体。在信息社会,媒体在形成社会舆论上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媒体应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而在多党竞争的社会里,在所谓“新闻自由”的幌子下,媒体的公正性、客观性往往让位于党派观点特别是经济利益,为了利润,有些媒体经常扮演社会混乱推波助澜者的角色。在海峡两岸,一些媒体蓄意制造话题、刻意放大问题、炒作不利消息,伤害了两岸认同与互信,成为两岸关系一大乱源和公害。保持理智、秉持善意、恪尽历史和社会责任,应当是两岸媒体对待两岸议题的基本态度。唯有客观公正地报道对方情况,理性全面地反映两岸关系,平和冷静地评论突发事件,媒体才能扮演两岸认同与互信增进者的角色。
五是民众要有包容之心。祖国大陆民众要了解台湾近代历史,体认岛内民众特殊的苦难遭遇,弄清其各种念头、想法之所以产生的思想源头;台湾民众也要了解整个中国的近代历史,体认祖国大陆民众同样长期处于被侵略、被压迫的悲惨境地,弄清其致力推进统一、振兴中华的思想动力所在。两岸民众都要有包容之心,在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中增进认同、增进互信,共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进而共同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是要进一步打破禁区,推进两岸全方位交流合作。交流增进了解、理解和谅解,合作激发情感、连接利益、促进融合。两岸一家人,交流合作应少设禁区,因为禁区易造成疏离、误会和误判。要进一步深化两岸既有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旅游及地区、行业、部门等方面交流合作,从互相设防、讨价还价、壁垒分明,进化到互谅互让、合作共赢。努力拓展两岸交流合作领域,逐步打开军事、涉外部门大门,实现学术研讨、参观访问、议题协商、项目合作等目标,真正做到一家人不分彼此的境界。积极探索共同对外的合作路径,从提高两岸经济体整体竞争能力入手,逐步向安全、维权领域拓展,不让外国置喙,实现中华民族利益最大化。适时开启两岸最高层交流,以适当名义实现两岸领导人互访,把两岸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七是要敢于直面现实,灵活处理两岸关系敏感问题。随着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摆在两岸面前的重大敏感问题逐步变得难以回避,这些问题不但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前进步伐,也影响着两岸认同与互信的发展程度。当前主要是四大问题,包括“关系定位”、“国际空间”、“制度差异”、“军事安全”。处理好这些问题,必将极大增进两岸认同与互信;回避这些问题,始终卡在那里,不是建设性的态度。问题需要疏导,累积滋生负能量,最终将引起两岸关系更大动荡。
要尽快开启两岸政治协商谈判,首先把问题摆上台面,认真进行分类研究,就解决问题的路线图达成共识。可以区分轻重缓急、难易程度等不同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一部分尽快处理,尽快解决;一部分局部处理,局部解决;难度过大的部分暂时搁置,条件成熟时解决。只要两岸双方本着相互理解、互谅互让的态度,差异与分歧反而会转化为增进认同与互信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