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亮
2012年8月,笔者前往山东省梁山县调查当地的传统武术传承现状。调查发现,该县武术学校的数量呈现急剧减少的态势。
1984年梁山县创建了全县第一所武术学校后,梁山县武术学校快速发展。据梁山县县志记载,1997年梁山县在体委登记的武术学校有16所,2000年发展到20多所。许多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被送到武术学校习武,梁山县当地的尚武之风得到了极致的发挥。30年后的今天,大量武术馆校却销声匿迹。目前,梁山县武术学校仅剩3所。
笔者希望通过对梁山县武术学校的现状、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的考察,找出致使武术学校发展衰退的原因及对策,为我国武术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参考。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称质的研究、定性研究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3]把质性研究作为研究方法,主要在于质性研究能挖掘出鲜活的“私人叙事”(private narrative)。私人叙事是对历史叙事和记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修复、矫正和保存,是努力记忆对迅速遗忘的顽强抗争。[4]在自然环境下,私人叙事这种以个人的经历、体验和回味思考而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另外,实证访谈也能更好地打破与突破社会现状和教育制度等主客观因素对于梁山县武术学校发展之间的界限与制度化的瓶颈,更细腻地去回答和解决武术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武术学校”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尚没有对武术学校的现状和困境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自然探究式研究,对国内“武术学校”的发展问题还没有丰富的、清晰的理论解释图式。这意味着这些问题都将在质性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回答。
收集和阅读现有的各种有关“梁山县武术学校、武术学校发展、官方文献和大众媒体信息”等资料,并对这些材料以及质性研究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为质性研究的访谈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前期工作。
在对“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时,除了走访和观察之外,还对梁山县体育局领导、梁山县武术学校校长、教练员、武校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同时,为保护研究对象的个人隐私,在文章中对研究对象均采用匿名处理,简称为:J局长,X校长,L教练,M同学。
在创作之初,笔者本想完全以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学生为切入点来研究梁山县武术学校。而在通过与M同学访谈之后,对访谈对象有了新的想法。以下是笔者与M同学的一段访谈对话:
笔者:你能不能和我谈谈你的武校学习?
M同学:学习很松,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是练武术。
笔者:喜欢练武术吗?或者说喜欢武校吗?
M同学:这个不好说,因为我学习不好,家里人就把我送到武校来了。
笔者:想在武校学多长时间?
M同学:不知道,家里想让我以后去当兵。
笔者意识到,与M同学访谈更多的是获得他的个人经历,却无法获知有关武术学校发展和管理的相关理念,无法就武术学校的教育问题与他达成有效的沟通。因此笔者决定把访谈对象扩大,从梁山县武术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从教者、受教育者”这四个方面入手来进行访谈研究。
笔者出生在梁山县,自小就对当地的习武风俗有一定的了解。由于自幼外出习武,所以对于家乡武术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家乡生活的认识还是非常表面化的。因此,进行本文的撰写和研究,笔者基本上是站在一个“局外人”角度去看待和研究梁山县武术学校;同时,作为武术专业的从业者来说,笔者也算是半个“局内人”。这种特殊的身份既为笔者的访谈研究提供了保障,更能让笔者与被研究者共同探讨和思考问题。
有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而有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是“陌生”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较“熟悉”的话,会对研究的访谈起到积极的作用,获得第一手宝贵资料。
J局长是笔者大学老师的同学。从大学毕业后就在梁山县体育局任职。几十年基层地方体育工作的经验使J局长对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X校长是笔者自幼学习武术的启蒙老师。他于1987年创办了武术学校,武校的发展也经历了由几十人到五百多人,再到现今只有几十人的极大反差。他是我国武术学校的从事者和见证者;L教练是笔者最尊敬的人。笔者曾跟随他习武多年。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传统武术老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走南闯北,教拳谋生,后来到武术学校任教;M同学是笔者的一个远房亲戚,这两年在武校学习。
访谈时特别注重对于自然情景的构架和引导。正如有的质性研究者认为:“访谈所获得的结果不是访谈者独自从对方那里‘收集’来的,而是交谈双方在访谈这一特定社会情境下相互‘建构’出来的。”[5]因此,笔者审慎地看待访谈所得出的关于“梁山县武术学校”的社会现状和现实情况。究其原因,分析其特征,辩证地对“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梁山县武术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期。当地流传有许多武林好汉行侠仗义的动人故事,如隋朝末年,斑鸠店人程咬金善板斧,聚众数百,共保乡里。[7]古典小说《水浒传》记载的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的精湛武功和传奇故事享誉海内外。
梁山县武术门派众多,拳种丰富。梁山的本土拳种有“子午门”功夫,据传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由梁山好汉武松所创。当地主要拳种如“梅花拳”是清嘉庆年间由顺德府平乡县人王法胜传入;“洪拳”是清道光年间由直隶义县人杨凤水传入;“少林拳”是清末岱庙乡人宋文林等人赴河北直隶府学来的;“佛汉拳”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丁庄村人丁运孝赴郓城县学来的;“二门洪拳”是清末河北沧州人沙祥和尚传入。梁山武术海纳百川,众多外来拳术的汇入织就了流派林立、风格各异的梁山民间演武习俗,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并造就了众多知名的武术拳师,在历代社会的发展中,为繁荣武术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2年梁山县武术协会成立之后,斑鸠店镇淹王沟村创办了全县第一个武术社;1984年7月洪拳拳师李相山创办了梁山县第一所武校“水泊武馆”,如今已倒闭。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建立改变了以往武术在民间传承时拜师收徒、口口相授、传男不传女的古老武术传承方式,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力量办学的新的传承形态。
以下是笔者与J局长的一段访谈对话。
笔者:梁山县武术学校最早创办于哪个时期?
J局长:梁山县武术学校创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当地武术拳师所办。
笔者:梁山县武术学校最多时有多少所?
J局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县体育局注册的武术学校就有16所,到2000年左右全县有武术学校20多所。
笔者:现在呢?还有多少所武术学校?
J局长:三所。
(讲话之后双方陷入沉默……)
在以经济发展为主的今天,用人单位对于所聘用人员的要求全面且具有专业性,武校毕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显然与之有很大的差距:
笔者: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梁山县武术学校数量下降,他们所遭遇的困难是什么?
J局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出路。导致人们认为练武术就是锻炼身体,没有其他用处。
笔者: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练武术没有出路这种社会现象?
J局长:现在的人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人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标准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现在学习好了可以上大学。如果学习不好可以学门技术外出打工,而练武术却是一直花钱,不一定能得到回报,就业面太窄。
通过访谈可以得出,没有出路、无法就业是导致现今梁山县武术学校生源下降的主要原因。武术学校的学生多年练武之后在就业时却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就业面太窄。由于专业知识的片面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上大学文化成绩不够,就业没有技术资格证书。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武术的这一生存本能已被社会进步的步伐所抛弃。没有了良好的就业这一内在的推动力,如何能为练武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渠道,是武术学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才标准相差较远,已成为武术学校发展的最大难题。
在调查中看到,当地体育局管理者和一些梁山县武术学校也寻找了对策,比如武术和驾驶相结合,培养保安,练武去当兵等等。但是,对于现今的社会而言,这也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远远无法达到练武学生的要求。
练武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村,想通过练武寻找一份出路,而就业渠道的局限,导致武术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没有出路。
笔者:梁山县武术学校数量下降,武校自身有哪些原因?
J局长:武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武术学校的校长都是练武术出身,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武校的管理他一个人说了算。虽然有的武术学校聘请比如已经退休在家的小学校长等来学校抓管理,但是其负责的只是武术学校的文化课,对于整个武术学校的管理来说无能为力。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武校的发展后劲不足。
笔者:对于武术学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您是怎么看待的?
X校长:对于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在武校的创办之初,由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源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随着武校的发展,管理不到位对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性。我也想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但是效果甚微,只能通过加强武术教学来弥补。
办学形式是武术馆校存在于社会的表现方式,决定着经营活动的所有权和支配权。据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显示,全国范围内武术学校个体经营的达85%,集资联办占9%,公办(体委部门自办)占6%。[10]学校性质决定了其发展方向。许多武术学校的校长和总教练都是一个人。其办学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所做工作就为了更多的招收学生收学费。在办学之初也许能带来很多的内在动力,但是长远来看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是个致命的。
在被调查的武术学校中,缺乏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甚至可以说规章制度不健全是最大的“瓶颈”。访谈中得知1990年代初,梁山县某乡镇的一个武术学校,成立之初报名入学人数就达到了500多人,并迅速发展到千人以上,这在当时非常轰动。仅仅一年之后学校生源骤减大半,两年之后学校关闭。这充分反映了武校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管理。这样长期下去武术学校的发展因没有合理的导向和规划而走入歧途。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没有管理理念的校长,所带领的武术学校肯定是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的。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武术学校的文化课教师78%是从离退休教师中返聘来的。由于工作的临时聘任关系,文化课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普遍较差;另一方面,武校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更加影响了文化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在知识决定命运的今天,本来学习时间就减半的武术学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更加得不到保障。知识面太窄,影响了武术学校学生的后续发展。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武德修养。
笔者:武校的教练员具有什么学历和证书?
X校长:武校的教练员基本都是练了几年武术的本校优秀学生,或者其他武校过来的优秀武术学生,大多具有初中学历。
笔者:武校对于教练员有哪些培训?多吗?
X校长:会送教练员出去参加国家或地方体育局举办的某些武术裁判培训,大多看自己的需要去参加,不多。
笔者:对于武术教练员的任教水平满意吗?
X校长:不是很满意,但是现在好教练难找,没有办法。
笔者:对于武校的文化课教师的工作状态满意吗?
X校长:文化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般。这是武校的普遍情况。
笔者:想过如何改善和提高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的归属感吗?
X校长:通过奖金等方法激励过,但是武校的整体机制就是这样的。不是国家正式编制,一是找不到好教师,二是也留不住好教师。
通过访谈可以看出,武校的师资群体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的工作状态严重地影响到了武术学校的健康发展。文不成武不就,教学水平较差直接影响了学生练习武术的信心。
以下是对L教练的采访:
笔者:您对现今的武术教学工作状况满意吗?
L教练:不满意,很迷茫。
笔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L教练:作为武术工作者,我对现今年轻教练的武术教学很困惑,没有什么真东西可教,完全是比着葫芦画瓢。
笔者:能详细介绍一下吗?比如举个例子。
L教练:教传统武术没有理论讲解和技击内涵的教学,离开了技击性传统武术就等同于被剥离了本质,更别谈武德修养的传授;现代竞技武术练着很漂亮,可是一点也不实用,并且练习竞技武术,武校的师资和设施水平无法跟国家的体校或者专业队相比,想出成绩十分困难。
笔者:那您对武校的教学有什么想法或者指导性的观点?
L教练:我个人认为,国家的体校和专业队应以竞技武术为主,毕竟这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武术新的发展方向。而梁山县武术学校应以传统武术的教学为主,重在传承传统,发扬其技击性,传承其武道精神,将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原汁原味的发扬开来。这样二者明显区分,对于武校今后的发展也是一种很好的定位。
笔者:您的观点跟校长或者其他人交流过吗?
L教练:交流过,但是实施起来有困难,武校传承传统武术需要国家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并且短时期内不会有什么成绩。
在访谈和观察梁山县当地的武术学校时,确实能够看出,武术教学呈现出明显的教练员特征。教练员擅长什么拳种或者器械,那么学生就跟着学习什么。整个的武术教学呈现一种不规则状态。
我国的社会力量办学起步于1980年代。19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确定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社会力量办学16字方针。民办学校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模式的发展态势。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形势下,梁山县民办武术学校也经历了由创办到发展到辉煌直至没落的发展过程。
回首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首先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尚武民风,为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梁山县武术学校快速发展,为国家队和省专业队输出了多名高水平运动员,促进了梁山县当地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选择增多,外出读书和外出打工等社会原因都影响着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物质发展的辩证分析方法来解析现今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武术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上世纪我国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传承形态。这种社会形态的发展受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人民思想的变化而产生自我要求提升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一种以好的形态产生良性发展的过程。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会看到武术学校通过联合办校,打造中国武术学校航母,集群效应产生互补性,来促进武术学校的发展。从梁山县武术学校当前的发展来看,数量的骤减,是一种规律,但不是末落;是一种物质发展优胜劣汰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武术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走向成熟所必经的成长道路。
一部《水浒传》让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闻名中外。时至今日,在梁山县当地流传的以梁山好汉命名的武术套路达几十种,如武松醉拳、燕青拳、林冲枪、杨志刀、李逵斧等。梁山文化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梁山县的武术学校应充分汲取这些地方人文资源的养料,并依此为起点,结合现代武术教育打造自己的武术品牌和特色。如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武术学校,在少林寺的周边山里有着上百家武术学校,都是围绕少林寺这个文化和武术品牌做文章,创办具有少林寺特色的武术学校。在与J局长的访谈中也谈到了关于当地武术学校品牌建设的问题:
笔者:对于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您有哪些看法?
J局长:梁山县的武校在多的时候达到过20多家,但是以这些年的发展经验来看,梁山县的武术学校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打造属于梁山地方特色的水浒武术文化,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从而缺乏了影响力,导致了武校发展的衰落。
对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J局长作为曾经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的思维和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今社会的文化具有多元性,而地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的地域文化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而梁山县武术学校的发展应该扎根于水浒文化的沃土,弘扬水浒文化,传承梁山武术,创建和发展自己的武术学校品牌。
在访谈中得知,梁山县的武术学校基本都是民办的,其教学设施、住宿条件、训练场地等基础条件较差。在注重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设施的今天,武术学校的教育配套资源已经远远落后于普通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再加上武术学校如今的生源匮乏,有的设施较好的武术学校也发生了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
首先,在招生困难、举步维艰的今天,武术学校与武术学校之间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并校模式,整合和利用双方的优势教育资源,这是发展所需,也是一种共赢。
其次,无论是公办中小学,还是民办武术学校,可以打破常规,进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德、智、美、武全面发展的学生,逐步将武术学校打造成为国民教育的民族特色文化课。
笔者:现在梁山县的公办中小学有开武术课吗?教学效果如何?
J局长:基本都有开设,但是武术课教学形同虚设,专业师资力量缺乏。
笔者:有没有想过对梁山县武术学校与公办中小学合并或者作为合作模式的资源整合?
J局长:国家对于民办和公办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同,困难较大。但是如果双方都愿意,并且有决心来做这件事情,合作的方式应该是双赢的。这种双赢表现在:第一充分利用了双方的师资力量开展教学;第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人才的培养;第三容易形成自己的教育品牌。
与L教练的访谈中可以看出,现今武术学校的武术教学让一些老的武术工作者、民间武术拳师们感到蹉跎与困惑。
他们不知道现在的武术学校在教些什么,究竟还是不是他们自小所闻、所见、所练习的中华武术。练的套路很漂亮,但是却遗失了两样重要的武术元素:一是技击性;二是文化内涵的支撑。
梁山县武术学校的武术教育应该走传统武术的路线,进行特长化教育。可聘请民间武术拳师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传承人,开展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教学。同时,注重武德修养、武术礼仪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武术文明,打造独树一帜的梁山泊武术文化。尤其是在和公办中小学的合作办学模式中,更应该注重传统武术的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了意志品质,又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我国武术运动的基础教育。
在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今天,固步自封的思维模式已经被社会的发展所抛弃。武术学校的发展也要走改革之路。应该具有系统性的发展思维,对自身的办校特色、教学特点、师资力量、环境设施,发展方向有着明确的认识。努力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学历教育,须知学历教育程度的高低对武术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对于武术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X校长的一番话值得我们深思。
笔者:梁山县武术学校之间的交流多吗?有没有合作?
X校长:不多。在建校时如果大家有关系不错的,也会过去捧个场,但是平时武校之间交流不多。
笔者:对于梁山县武术学校的今后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X校长:武术学校今后的发展一定要走开拓性的路线,多交流,多合作,资源共享,形成集群效应,加强学历教育。不能像当初那样,各顾各的,刚创办武校时大家能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倒闭了,而大家都不知道。各扫门前雪,不是长久之计。
定性研究意义上的推广更多的是通过有关人员对本案例的认同和理论推衍来达到的。[11]因此,笔者期望本文所揭示出来的梁山县武术学校自身发展的各种问题,能为那些关心武术学校的教育问题和发展问题的人们以及处于类似情况下的武校,提供一定的经验分享和理论借鉴。解决当今武术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使武术学校与当今社会的发展产生良性循环。
[1]张茂林,路光,王美娟.山东省武术馆校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30~31.
[2]栗胜夫,姚丽华,刘卫峰.我国武术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3(5):77 ~83.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陈向明.在行动中学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魏晓燕,陈宁.重庆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质性研究[J].体育学刊,2010(7):61 ~66.
[6]梁山县政协文史委编.梁山武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7]刘宏亮.鲁西南地区传统武术之传承现状研究[M].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8]王国志,陆小黑.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回归中的文化先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0):26~29.
[9]龙行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源流探析[M].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1):20~27.
[10]我国武术馆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152/n2463/127287.html.
[11]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