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蕾,崔 祺,张庆杰,王立新
偏头痛是由于神经、血管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特点[1-4]。随着社会生活的紧张程度及竞争性大大增加,偏头痛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流行病学表明,全世界有三亿多偏头痛患者[5]。我国1983年抽取六大城市调查偏头痛年发病率为20.2/10 万,患病率为523.9/10 万[6]。尤其是工作在基层连队的军人,医疗条件较差,距离中心医院较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头痛持续时间过长及程度过重,会导致紧张、烦躁、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许多影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种类很多,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麦角胺类、曲坦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等[7],但多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大,且具有较强的药物依赖性、成瘾性等[8-10]。笔者于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电针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均为解放军254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电针组、普通针灸组、药物组,每组60例。电针组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19~61(40.17±11.47)岁;病程7~4380 d;健康状况良好44例,一般16例;头痛程度:严重22例,中度23例,轻度15例;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32±1.16)分。普通针灸组中男 27例,女 33例;年龄 22~59(39.88±10.63)岁;病程7 ~2555 d;健康状况良好39例,一般21例;头痛程度:严重12例,中度38例,轻度10 例;治疗前 VAS为(7.33±1.00)分。药物组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22~60(40.08±10.56)岁;病程4~3285 d;健康状况良好41例,一般19例;头痛程度:严重11例,中度39例,轻度10例;治疗前VAS为(7.18±0.77)分。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头痛协会1994年发布的偏头痛诊断标准;②观察期为头痛期;③年龄18~70岁;④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知情并同意[11-12]。
1.2.2 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70岁;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④虽有头痛,但为其他疾病的症状表现,如高血压、脑外伤后综合征及脑内器质性病变者;⑤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眼肌麻痹型和偏瘫型偏头痛等[11]。
1.3 治疗方法 3组治疗期间不得加用与本病有关的其他任何药物与治疗方法。
1.3.1 电针组:全部患者均采用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取穴:锥体交叉前、后在体表的投影即锥体区,在玉枕穴至天柱穴的连线依次等距离直刺4针,深度为0.2 ~1.0 寸[13-14]。针刺方法:选用30 号1.5寸针灸针,针刺双侧锥体交叉区,以得气(酸、麻、胀、触电样扩散性传导)为度,选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将一对输出线的2个小针夹分别夹在刺入玉枕穴、天柱穴的针柄上,共两对输出线。刺激波形选用2/100 Hz等幅波。刺激强度以引起肌肉微微颤动、患者感觉舒适为宜(8~20 mA)。针刺时间为30 min。配穴:阳明头痛加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加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加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加四神聪、太冲、内关。治疗时间:1/d,治疗10 d后判断疗效。
1.3.2 普通针灸组:依据《针灸治疗学》[15]常规取穴:①肝阳上亢:悬颅、颔厌、风池、太冲、丘墟、阿是穴。针用泻法。②痰浊上扰:中脘、丰隆、百会、印堂、阿是穴。针用平补平泻法。③瘀阻脑络:阿是穴、合谷、三阴交、膈俞、委中。针用补泻兼施,或阿是穴、委中可刺络出血。④气血亏虚:上星、百会、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针用补法,亦可加灸。治疗时间:1/d,治疗10 d后判断疗效。
1.3.3 药物组:给予氨咖苷片,1片/次,1/d,口服。治疗10 d后判断疗效。
1.4 疗效观察
1.4.1 有效性指标:疼痛评价采用VAS法[8];症状综合疗效;随访情况(随访3个月后复发情况)。
1.4.2 疼痛评价[11]
1.4.2.1 计分法:观察患者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①头痛发作次数:以月计算,每月发作5次以上为6分,3~4次为4分,2次以下为2分。②头痛程度:发作时须卧床为6分,影响工作为4分,不影响工作为2分。③头痛持续时间:持续2 d以上为6分,持续12 h~2 d为4分,<12 h为2分。④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3项或以上为3分,伴有2项为2分,伴有1项为1分。1.4.2.2 综合评分:①严重头痛:VAS≥17分。②中度头痛:VAS 12~17分。③轻度头痛:VAS 7~12分。④轻度头痛以下及无痛:VAS≤7分。
1.4.3 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治愈:疗程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停止治疗1个月不发病。②显效:治疗后VAS降低50%以上。③有效:治疗后VAS降低21% ~50%。④无效:治疗后VAS降低20%以下[11]。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本组数据计量资料总体分布均为偏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1 VAS 3组治疗后各时点VAS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治疗后各时点VAS下降值均高于普通针灸组和药物组(P<0.05);普通针灸组与药物组治疗后各时点VAS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较普通针灸及药物起效快,见表1。
2.2 头痛严重程度 3组治疗后头痛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93,P <0.01)。电针组治疗后轻度头痛以下及无痛率明显高于普通针灸组和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7,P=0.003;χ2=16.142,P=0.000)。普通针灸组治疗后头痛程度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6,P=0.650)。提示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普通针灸及药物,见表2。
表1 3组偏头痛治疗后各时点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值比较(±s,分)
表1 3组偏头痛治疗后各时点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值比较(±s,分)
注:与普通针灸组比较,a P<0.05;与药物组比较,c P<0.05
时点 电针组(n=60)普通针灸组(n=60)药物组(n=60) χ2 P 1 h 0.80 ±0.51ac 0.00 ±0.00 0.00 ±0.00 118.718 0.000 2 h 0.92 ±0.46ac 0.02 ±0.13 0.00 ±0.00 136.252 0.000 3 h 1.37 ±0.71ac 0.07 ±0.25 0.00 ±0.00 143.678 0.000 4 h 1.85 ±0.88ac 0.10 ±0.30 0.20 ±0.71 122.514 0.000 5 h 2.03 ±1.10ac 0.20 ±0.55 0.77 ±1.21 78.596 0.000 6 h 2.12 ±1.21ac 1.00 ±0.86 1.13 ±1.37 28.529 0.001 12 h 2.37 ±1.57ac 1.08 ±0.77 1.45 ±1.30 27.157 0.001 1 d 1.60 ±1.37ac 1.17 ±0.83 1.50 ±1.47 21.958 0.005 2 d 2.35 ±1.57ac 1.43 ±1.00 1.75 ±1.65 25.859 0.001 3 d 3.17 ±1.64ac 1.65 ±1.16 2.02 ±1.74 26.519 0.001 4 d 3.73 ±1.72ac 2.03 ±1.35 2.38 ±1.89 28.947 0.001 5 d 3.98 ±1.85ac 2.52 ±1.53 2.67 ±2.02 20.709 0.014 6 d 4.47 ±1.95ac 2.85 ±1.76 3.00 ±2.18 22.046 0.001 7 d 4.77 ±1.94ac 3.13 ±2.06 3.33 ±2.23 20.671 0.000 8 d 5.15 ±1.94ac 3.58 ±2.22 3.62 ±2.36 18.693 0.000 9 d 5.37 ±2.13ac 3.78 ±2.47 3.63 ±2.46 18.309 0.001 10 d 5.55 ±2.31ac 3.92 ±2.58 2.73 ±2.47 18.410 0.000
表2 3组偏头痛治疗后头痛严重程度比较
2.3 临床疗效 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85,P <0.01)。电针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针灸组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0,P=0.002;χ2=17.203,P=0.000);普通针灸组临床疗效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0,P=0.517)。提示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优于普通针灸组及药物组,见表3。
2.4 复发情况 3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复发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423,P <0.01)。电针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低于普通针灸组和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4,P=0.014;χ2=16.288,P=0.000);普通针灸组复发率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6,P=0.101)。表明电针组治疗偏头痛远期效果优于普通针灸及药物,见表4。
表3 3组偏头痛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表4 3组偏头痛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最初曾被认为是血管病症,现在认为它是由上脑干的神经组织引起的。三叉神经感觉神经元释放一些肽类神经递质,脑膜血管扩张和血浆蛋白外渗,引起无菌性炎症,触发头痛。
疼痛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机体自身的调控之中,自大脑皮层至脊髓各级中枢和每一个突触的传导均参与疼痛的调控活动。在疼痛的下行调控机制中,脑干结构的功能较突出。该系统既接受来自高位中枢的下行冲动,也接受来自脊髓的上行冲动,因此,它既可选择性的抑制疼痛冲动向上传导,也受高位中枢的阵痛调控[16]。
低位脑干中的一些结构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延脑巨细胞核不仅接受外周或内脏传入的疼痛信号,针刺的传入冲动也往往投射至同一区域甚至同一细胞上。针刺的信号对该部位任何形式的单位电活动均可产生影响。复杂的上、下行纤维联系,以及多感觉会聚功能,说明它不仅是传递痛觉的一个驿站,也是痛觉调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15]。目前与偏头痛最为有关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5-HT3受体主要位于延髓的呕吐中枢,一些专家推测这些受体在偏头痛发作时可能被激活[17-19]。
锥体交叉区是延髓的重要结构,锥体束接受来自大脑皮质至脊髓的上、下行纤维,在延髓上部形成锥体,在锥体下端,其大部分纤维互相交叉形成锥体交叉。足太阳膀胱经的玉枕穴至天柱穴位于锥体交叉前、后在体表的投影即锥体交叉区。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偏头痛的记载,《素问·风治》称此病为“脑风”、“首风”,也有“头角痛”、“额角上痛”、“厥头痛”、“头半边痛”之说[20]。经络学说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入脑,脑为元神之府,《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灵枢·经筋篇》云:“足太阳之筋,……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古人又进一步论述枕骨至项部区域为脑与足太阳膀胱经脉、经筋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解剖学研究发现,穴位的作用与其所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我们针刺足太阳膀胱经的玉枕穴至天柱穴的连线可以有效地对疼痛冲动进行调节。
本研究表明,普通针灸组治疗后各时点VAS下降值、治疗后头痛严重程度、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传统的针刺疗法与现代医学的药物疗法治疗偏头痛近期及远期疗效相当,均为临床中的常用疗法。电针组治疗后各时点VAS下降值、轻度头痛以下及无痛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低于其他组,提示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较普通针灸及药物起效迅速,其远期疗效优于普通针灸及药物。有研究证明,电针针刺可促使脑5-HT、去甲肾上腺素、吗啡样物质含量增多,从而提高镇痛效果[15]。因此,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具有疏通经络、祛邪外出、引血下行、调整足太阳膀胱经脉、经筋、调神启闭的作用,达内外兼治而止痛的目的。
本研究依据现代医学关于偏头痛的阵痛机制来指导针灸选穴处方,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和思路。电针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作用持久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鲁启洪,刘红艳,吴晓辉,等.肺炎衣原体抗体IgG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8,24(8):836.
[2] 侯凌云,李雄文,鲁启洪.罗红霉素治疗肺炎衣原体抗体IgG阳性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09,4(2):95-96.
[3] 张继强.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9):1418-1419.
[4] 程武.天舒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 ,19(24):114-115.
[5] WHO.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2004 update[J].Geneva,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6] 王忠诚.中国六城市居民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1:2-3.
[7]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l1,17(2):74-76.
[8] 王巧妹,王京京,胡静,等.偏头痛针刺即刻镇痛效应方案优选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10):798-801.
[9] Antonaci F,Dumit rache C,De Cillis I,et al.A review of current European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migraine[J].JHeadache Pain,2010,11(1):13-19.
[10] Silberstein SD.Practice parameter:evidence based guidelines for migraine headache(an evidence based review):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Neurology,2000,55(6):754-76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8-109.
[12] Silberstein S D,Lipton R B.Overview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igraine[J].Neurology,1994,44(10 Suppl 7):S6-S16.
[13]赵建国,徐振华,曹辰虹.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7):10-12.
[14] Zhao J G,Cao C H,Liu C Z,et al.Effect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spastic states of stroke patients[J].J Neurol Sci,2009,276(1-2):143-147.
[15]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1-93,285-287.
[16]李仲廉,安建雄,倪家骧,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17] Roberta L.Hines,Stephen E.Abram 著,王保国译.疼痛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5.
[18]张莉,栾勇,孙成春.曲坦类药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28(6):551-557.
[19]黄振祥.氟桂利嗪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23-124.
[20]曹磊.针刺治疗急性期无先兆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