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构图规律浅谈

2013-02-14 04:08
关键词:阴阳景物分量

林 艺

(太原理工大学 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中国画的笔墨,经几千年沉淀,已达到精湛的境界。中国画有其灵魂或意境,讲究“神”、“能”、“妙”、“逸”、“拙”。神者得其意,能者得其状,妙者得其趣,逸者得其气,而拙是形似苯雅,却存有更高的艺境。人们在学习中国画时,务须认真思考,慎重起稿。既要大胆“移植 ”,从前人作品中学好“感悟自然灵动”的表现方法;又要有自己的思维创意;更要熟悉“章法”。所谓“章法”,是指“经营位置”,现称“构图”。

研究构图就是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的原理。这是悟道、体道,就是体悟大道理、体悟真道理,也叫大学,宋代曾叫悟大道、得物趣。以格物致知的态度体悟大自然,所得物趣就是灵动鲜活的艺术,追求的意境就符合大自然的“太极”阴阳和谐的关系。汉代理学大家司马迁也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构图是取自大自然的瞬间艺术,具有多样性。我们作画要自出机杼、自行发挥、不雷同他人,通过对事物的物理、物性、物态的了解,以及认识事物的生长发展规律,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一、构图的整体气势

国画构图应有整体气势和结构态势。所谓整体气势就是指主题和背景的主从关系,用从分量烘托出主分量。构图中的事物,主分量为突出的重要事物,从分量为陪衬主分量的事物,二者构成和谐的平衡气势。整体构图中的主题分量与背景分量,应符合太极图中阴阳鱼的动态平衡之势。当主分量的造型确定之后,从分量便可疏布于主分量的周围,且有散落自然感为好,并具有和谐平衡的动感之势[1]。所以,构图中阴阳动势的主从分量的宏观经营位置是丰富多彩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S”形构图。主分量为“S”形,它显现的就是“阴阳动势的主从关系”中的“阳的动势”;其余的空白面积(背景面积)为从分量,则为“阴的动势”。二者分量大小和造型虽不相同,但主从分量需具有视觉平衡感,有着“阴阳和谐对比关系”。例如,山水画中的主山脉为“S”形;花鸟画中的主要大枝脉的趋势也为“S”形等,都是要强化其 “阳的动势”,相对弱化“阴的动势”的部分就是背景空间。而各自的阴阳动势的造型又具有自己的结构态势。我们这里只是针对画面的大整体“阴阳和谐对比关系”来描述的。

2.对称式构图(天平式构图)。常见于等边三角形式、等腰梯形式(纪念碑式)的正局构图(从正面摄取的构图称正局构图)。这种作品主分量的重心在对称式构图的中心处,整体构图给人以主题端庄朴厚的感觉,它表现为“阳的动势”,背景则是“阴的动势”。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作品的构图就是正局构图,五壮士形成的整体主题(近似纪念碑式)处于画面正中,突出表现了抗日战争中五壮士所谱写的气壮山河的气势。作品的背景有少面积的天空和远山,以衬托主题画面高大的五壮士,达到“阴动势”烘托“阳动势”的目的。同样在花鸟画作品中,对花和叶也可采用正局构图。

3.不等边三角形式构图。可用杆秤来形容其平衡,主分量的重心不在其构图的中心。例如,山水画中把整体构图视为不等边三角形,也可把作品中某一近景、中景、远景、空白看作近似不等边三角形的构图。

4.金边银角式构图。有些构图冲出纸的边框、边角,称为金边银角。使画里画外相互联系,互相补充,收到画面有限而意趣无穷的效果。构图时画面靠边的部分要注意,不宜与纸边平行,要斜、曲、虚一点,以破平板。四个角也不宜全满、全空[2]。要把封的角画实在(注意:画面一定要最少留出一个空角),这种作品就像花园中的窗口,让人联想更多更美的景象。

5.综合式构图。是指那些带山水配景、内容丰富的大构图。作品应根据美学规律,综合使用上述构图方式。

二、构图的结构态势

一幅国画,在研究它的宏观整体构图后,还要考虑阴阳各自构图时的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这就形成了结构态势。画面的景物,它们都处在一种相辅相成的阴阳辩证关系里,也就是宾主、虚实、纵横、开合等。具体分析就是画面何处为主、何处为宾、何处显、何处隐、何处露、何处藏、何处密、何处疏、何处集、何处朗、何处方正、何处屈曲等的天地中的生生不息、阴生阳消的道理。对作品中的物元要有通盘的考虑,周密安排,做到多样统一[3]。艺术家们为体现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构图意境,达到作者的情和景的交融,主观和客观的交融。他们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创造了许多完美的构图技法,现在收集整理如下。

1.呼应顾盼。前呼后应、左顾右盼,这是一幅画中各部分彼此联系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但人物画需要呼应顾盼,就是山石树木、翎毛花草等,也需要呼应顾盼,还有形态、色彩、轻重都得呼应,否则便成一片散沙。

2.偏正欹侧。一幅画或用正局、或用侧局、或欹或侧,都须根据主题的要求而定。正局构图给人以正规感,侧局构图给人以巧俏秀丽感。

3.开合争让。画面上必须有开有合、有争有让。左右的景物相争(向一处挤的意思)就是合,左右的景物相让就是开。如果一幅画上没有开处,画面就塞实了。开是矛盾的展开,合就是矛盾的统一。

4.疏密聚散。画面上必须有疏有密、有聚有散,既有极疏处,也有极密处。前人说:“密处不使通风,空处可使走马。”画面中的景物最忌没疏没密,平均罗列。

5.虚实藏露。所谓“画有尽而意无穷”,就是画面要有藏有露,要 “计白当黑”。画面中的空处,就是藏处,就是虚处;实处就是露处,虚藏的地方,是实景的延伸,虚藏要巧妙,要“用最少的笔墨,表现最多的意思”。传统的画论中叫“虚实相生”。有了虚,实才显得不平板乏趣;反之,有了实,虚才显得空灵有致。空灵是生动的意思,这个空白就是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虚实相生,白是虚的极致。空灵是对整幅构图的效果而言,空而不灵,乃同死物。构图要达到空灵,就要在构图时大量设置矛盾,然后化解矛盾,使之趋于协调、趋于和谐。当画面有虚实和对比时,实处才能显得更结实,虚处才能显得更空灵。

6.纵横穿插。画面中各景物的布置,不外一纵一横,穿插掩映而已。例如树木,前一棵直,后一棵就宜横斜;树木直时,山石就宜横。总之画面中的一切都要有变化才合适。

7.大小环抱。景物的布置,必须有大有小,才不显呆板。或以大为主,而间以小物;或以小为主,而间以大物,达到环抱自如的效果。

8.脉络起伏。布置众多景物时,似乎有一条脉络贯穿其中,把这些景物都联系起来。这个脉络,还不能全摆在外面,必须有起有伏、有隐有显。例如画山水,层峦叠嶂之中,必须脉络贯穿,忽而峰峦耸起,忽而两山分开。耸起与分开之间,脉络并未中断,只是有显隐起伏而已。

9.轻重承复。是指画面的上下两段,上边的分量要压得住下边的分量,下边的分量也能承接得住上边的分量才好。例如常见三叠两段的构图,就是从整体构图来说,或成三叠,或分两段。两段是景物分为上下两段,三叠是把所有景物大体上分成三层,即近景、中景、远景。

10.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就是指主线与辅线同向,但长短不同(主线长,辅线短)。违是用破线(与主线不同向的线)来拓展空间。这样既与主线、辅线产生矛盾,增加了视觉的冲击力,又化解了矛盾,这就叫艺术的张力。

11.碎者整之,整者碎之。对于那些本来就很细碎的题材(竹兰、天竺、藤萝等),要尽量画得完整而单纯。例如画竹叶要一组一组的画,再把组连成片,这样就可以“化零为整”[4]。反之,例如芭蕉等大而平的叶子,可以画成风吹过的形象,宜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寻求变化,这种绘画处理的方法就是“碎者整之,整者碎之”。

12.趋势。 势就是不平静,有一种运动感,势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生命的光辉。自然界的物体,在形态上有向上的势、向下的势、平卧的势,也有奔腾的势、飞跃的势。根据不同的画面,要看它是顺向还是反向,如大多数画面里的形态如果是顺向,则在画中宜加几笔反向的物体,画面中的形态就会有雄健轩昂之势。

13.突出主题的方法。要在对比中找突出。例如,画面主题强烈的表现法,当主题面积较大时,宜用强烈的色块。色块的强烈是以主题与背景之间的色彩相互衬托的,可以用色彩深浅或色块互为补色来衬托。所以,当表现小面积时,可用动态的灵动小动物或小昆虫,用深色或鲜艳色的小色块;当表现大面积时,可用静态物(山、水、石等无生命的物)用淡浅色、暗灰色等。从分量上讲,人的分量最重,动物、舟、车次之,树的分量大于石的分量,就是说有生命的分量大于无生命的分量。还有在色彩处理方面,应从对比色中找画眼(主题)。

三、结语

国画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图是这个系统工程早期的重要环节。

1.整体气势和结构态势两层次的具体构图方法,是从前人构图的方法中总结出来的,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法”到“理”,从“当然”到“所以然”,步步深入学习,久而久之,便可以得知古人的构图道理和具体思路,继而发扬光大。这是构图方法的一个重要点,不可忽视。

2.要从大自然中发现好的构图,发现那些符合“阴阳和谐对比关系”及“阴阳动势的主从关系”等美学原理的构图。把那些神秘的意识理念、生动地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等内容,运用上述独具匠心的构图形式反映出来,并摄入画面,这才是现场构图的技巧。

3.现场构图时,允许而且必须“东拉西扯”和“移花接木”,以保证整体效果。若整体效果欠佳,局部形象、色彩、技法再精彩也会失去意义。只有重视自然而不照搬自然,才能达到“去粗取精”和“搜妙创真”的境界。总之,好的构图,既要通过实践勇于探求,也要通过理论推进实践,二者结合起来,交替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 孙其峰.中国画技法(花鸟):第一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81-89.

[2] 莫各伯.中国画构图 [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32-33.

[3] 郝亦均.山水画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J].美术大观,2009(8):55.

[4] 郭 颖.浅谈中国画的构图法则[J].艺术理论,2010(9):70.

猜你喜欢
阴阳景物分量
四时景物皆成趣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写写冬天的景物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服药先分阴阳
法于阴阳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基于FFT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分量实时跟踪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