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锋, 张 雷 勇, 马 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安徽 合肥230026)
技术创业已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方式,是学研机构科研成果、技术知识和企业活动相结合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的桥梁和载体。技术创业活动对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针对技术创业活动的研究日渐增多,并成为国内外学界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而技术创业活动因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更是强化了创业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创业过程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需要的资源各不相同,因此,创业孵化支持也应随着创业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作出相应调整。过程理论为进一步研究技术创业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孵化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学研机构技术创业活动是很久以来就存在的现象。近几十年来,随着新经济的兴起,世界各国的大学、公共科研机构和学者个体的专利、授权、衍生企业、联合风险研究等诸多形式的创业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1]。学研机构创业活动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学界尚未就学术创业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研究涵盖的内容也有所差异。
早期研究者认为,学术创业就是学者通过对研究创意或研究导向的产品进行开发并推向市场,从而增加机构或个体利润、影响力或者声誉的活动[2],其基本前提是学术机构要承担广泛的科研活动,且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具有商业应用价值,并能为学术机构带来收益[3]。学术创业活动则被认为是从偏向传统意义上的创业范式到偏向学术传统的一个谱系,创业方式有科技园创建、学术衍生企业、合同研究等[4],是由学者或学术组织所参与的商业上的创业活动,通过技术许可(包括技术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和衍生企业两种主要途径,学术创业使科学知识转化为创业资源并促进经济发展[5]。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学研机构技术创业就是学研机构及其成员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科技资源和能力,通过技术许可和衍生企业等方式参与的经济活动。
本文试图在审视和分析学研机构技术创新创业活动基础上,构建学研机构技术创业阶段过程模型,并结合创业孵化机制,以创业机会为切入点,以技术和商业理念的发展变化为分析主线,剖析各个阶段特点,以期为学研技术创业活动提供相匹配的孵化支持。
学研机构的主要职能传统上被认为是知识创造、积累和传播,集中于科技知识的前沿和基础性研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研机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联系不断加强。学研机构从研究开发投入到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经济产出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而是包含了一系列事件的过程,其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涵盖专利出让、技术授权、联合开发、合作创业、衍生企业等多种形式[6],科技出版物、教育和培训也被认为学研机构技术知识转移和产业化的重要途径,高科技创业企业也能够从大学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知识溢出中获益[7]。图1为学研机构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过程。
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创业研究就是探索机会如何被发现、如何被创造及如何被开发利用的过程。创业机会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Kirzner认为,创业机会是对市场和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高度敏感的企业家通过资源整合、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市场价值获取利润的可能性[8];Timmons认为,创业机会的特征是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适时性,并且伴随着可以为购买者或使用者创造或增加使用价值的产品、服务[9];Shane和Venkataraman认为,创业机会是在未来情境下,新产品或新服务、原材料,甚至一种组织方式能够以高于生产成本的价格被引入和销售的可能情况;Smith则给出了更广泛的创业机会定义,指出创业机会是利用市场的不完善性来追逐利益的一种可行的未来情境,市场能够在这种情境中提供一个不断创新或在未饱和市场中模仿的产品、服务、原材料或者组织方式[10]。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总体上可以认为创业机会就是一种尚未满足或未完全满足的市场需求,创业者通过提供新产品、新服务、新组织形式等方式来满足这种需求,并实现收益。
创业是创业者围绕机会识别、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行为过程。自Shane和Venkataraman提出机会是创业研究的中心问题以来,创业过程研究逐步摆脱组织创建这一视角的束缚,对创业过程的认识也成为围绕机会识别、开发与利用的一系列过程。可以认为,在新的研究背景下,创业过程就是始于创业机会的新事业开创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知,一个完整的技术创业过程通常包括从机会识别、机会评价与选择、机会开发模式选择、机会精炼与商业模式形成以及新事业局面形成等多个阶段。由于学研机构技术创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创业过程的各个阶段之间并不完全是线性承接关系,相邻的阶段常表现出并行的特征、阶段边界模糊而不可分,且不同阶段之间呈现出反馈的特点,但大体上遵循上述这样一个阶段顺序。因此,实施技术创业的过程,也就是学研机构、企业及创业人员对创业机会、商业概念技术不断进行评估、反馈、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通过评估以发现薄弱点和问题所在,进而实施修正和完善,以决定是进入下一个环节或者返回上一阶段、抑或终止创业活动。
在机会识别阶段,学研机构通过大量的科技资源投入,创造出新知识,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为技术创业活动潜在的或现实的创业机会提供技术来源。具有创业动机、创业意识的创业者(团队)通过探索性行动创造出技术创业机会,或者通过创业警觉发现已经存在的创业机会。创业机会一旦被识别,学研机构创业者就需要对创业机会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对所识别的创业机会进行开发,或者从识别到的多个创业机会中选择最佳创业机会。学研机构技术转移办公室或具有类似功能部门决定是否投入人财物及时间对创新成果进行保护。技术创业机会的开发存在多种模式,就学研机构来说,比较显著的有技术许可(包括技术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和衍生企业两种主要途径,而这两种途径的使用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每种途径对于产业学研机构的创新成果都有其优缺点。学研机构根据交易费用、技术特性、市场状况等方面选择技术创业活动的方式。创业机会开发模式选择之后,学研机构创业者就需要根据所选模式进行诸如寻找和确保关键资源、实施技术研究和发展、进行市场营销和开拓、发展关键网络和渠道等一系列活动,这一阶段活动的主导者也逐渐由擅长于科研开发的学研机构向精于技术应用开发及市场开拓的企业、经理人转移。随着商业概念的逐渐清晰和完善、组织架构的确立、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熟化定型,新事业局面渐露雏形,活动的焦点也转向了生产及服务能力的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系列化发展以及根据市场客户需求变动在现有技术范式上进行的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提升等。在机会视角下学研机构的创业过程可以由图2来描述。
图2 机会视角下学研机构创业过程
技术创业是基于特有技术能力或技术基础之上的新事业创建行为[2],而基于学研机构创新成果和技术知识创建的技术衍生企业及新建事业部已成为技术创业的重要形式,其创业活动过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11]。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从机会识别到新组织创建展开分析。为便于分析,将机会识别、机会评价与选择、机会开发模式选择、机会精炼与商业模式形成以及新事业局面形成的学研技术创业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酝酿阶段、创建阶段和初创阶段(见图3)并通过分析每个创业阶段的特点,提出相适应的孵化机制。
酝酿阶段由机会识别、机会评价与选择两个环节组成。在这个阶段,创业者(个人或团队)根据市场需求变动或技术创新,发现或创造创业机会,依据自身拥有的技术、资源、能力等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对创业机会进行评估。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的科研创新成果通常被认为是技术创业活动的重要技术来源,而大型科技企业研发部门的未被开发技术成果也为技术创业活动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创业机会。现有企业可能更注重于现实经济利益,对短期的、能够快速带来利润的开发活动比较感兴趣,而对新的机会开发相对不足,或者因风险考量、价值认知等原因未能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充分开发,这些未开发的创新成果就为技术创业活动提供了技术来源[12]。
图3 基于过程视角的学研机构技术创业活动
学研机构研究人员通常认为知识创造活动和商业活动具有根本的不同性和潜在冲突性,其相关群体的认同准则更是强化了这一认知[13]。此外,学研机构中绩效评价更多地是由其研究成果的多少和先进性决定,而甚少关注知识、技术的转移和商业化。这些组织情景机制不利于创业动机的形成和科研创新成果潜在创业机会的发现和创造。因此,学研机构应打破旧有机制束缚,加强产学研在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合作,鼓励科研人员的创业活动。对于具有商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或者有意利用现有科研成果进行创业的人员,要给予明确的支持,增强其创业的动机和信念。
创业机会一旦被识别(或创造)出来,创业者就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而评价的结果将会决定创业者是否实施下一步的创业活动。由于此时的商业概念依然不甚清晰,技术亦不成熟,而且学者型、技术型创业者通常缺乏商业知识、管理技能。为了促进创业活动的进行,学研机构或企业就需要为创业者提供一定的创业支持承诺,如提供技术、人员、资金、产地以及设备的使用等,同时为创业机会评价引入外部中介服务咨询机构、提供合理化建议等,确保创业机会评价的客观、科学,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机会开发策略。
创建阶段由机会开发模式选择、机会精炼与商业模式形成环节组成。大学、公共科研机构或企业的创业者根据机会评价结果选择独立创建企业、产学研合作共建经营实体等方式对创业机会实施开发;或者仅仅是把创业机会转让给其他创业者,创业过程也随之结束。一旦确定设立新的实体实施机会开发,创业者就要决定是否进入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创业孵化器,或者留在母体组织。由于初期规划的创业机会、商业概念可能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创业者需要不断对创业机会、商业概念进行精炼和完善[13][14]。
在这一阶段,创业者需要完成获取资源、组建团队、创设组织等任务,并将面临诸多困难和风险,这就需要母体组织、科技孵化器给予切实帮助和支持。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初始创业资源、创业战略对创业过程有着重要影响,而资源又影响着创业战略的形成和执行。创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以及社会资本。对于学者型、技术型创业者而言,管理技能和商业知识的缺乏限制了其识别、获取、整合和利用资源等方面的能力;技术的不成熟、市场的不确定和商业概念的不完善使得技术创业活动具备一定的风险性;而知识、能力、资源的分散性也使得母体组织或孵化器无法满足技术创业活动创建阶段的全面需求。因此,不同组织之间开展合作共同提供孵化需求也就成为促进技术创业活动的重要方式。比如学研机构和企业充分利用互补优势,能较快实现研发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完整的技术链贯通。
在孵化机制中体现服务的孵化器人员和毕业企业数对技术创业活动通常也有显著明显影响。母体组织和科技创业孵化器在该阶段除了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外,还应当提供咨询服务、中介服务等支持。此外,在创建阶段,由于新事业刚刚创建,广泛的外部关系网络尚未建立,合法性地位尚待确立;同时创建期的产品和服务相对新奇、功能不完善,客户接受意愿通常都非常低。因此,也就难以得到足够的客户反馈信息对商业概念进行修正和完善。母体组织、孵化器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信誉、关系网络向客户推销产品、服务,收集反馈信息,帮助新事业修正、完善和确立商业概念。
在初创阶段,新事业初露雏形,商业概念已经比较清晰,组织架构、生产工艺和技术已经建立,产品和服务得到市场的初步认同。但依然存在较多“新进入缺陷”,如资源匮乏、组织使命认识不清、关系网络小且不稳定、适应外部变动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这将影响新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母体组织的扶持对增加新事业的生存几率和增强其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充足的初始资源可以帮助扩张发展,缓解因决策失误、环境变动或意外事件造成的困难,并帮助企业构建和发展自身竞争优势。但母体组织和孵化器的资源毕竟有限,更多情况下需要新组织建立和发展外部关系网络,从外部获取所需的各类资源。母体组织和孵化器的更多作用是利用自身的网络关系、组织信誉为新事业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和促进新组织与外部主体建立广泛关系。此外,管理能力的不足、发展战略的模糊以及经营模式不成熟仍然是新事业发展的困扰,对此,母体组织或孵化器应通过外部咨询机构、培训组织或自身实践经验积极为新事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帮助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明晰发展战略,以及改进并逐步稳定经营模式。
从机会识别到新事业形成的技术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面临各种风险和困难,母体组织、科技创业孵化器应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利用自身资源或联合外部主体给予积极支持。由于创业者自身、外部压力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创业都经历一个完整的创业过程,创业者可能会退出或终止创业活动,新事业可能会被清算、转让给其他企业或被母体组织吸收合并。在创业者退出创业活动的情况下,母体组织、孵化器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社会网络优势为新事业寻找中介服务机构、合适的买家,给创业者一个合理的回报,并尽可能保障有价值的技术创业活动能够继续实施。
本文对学研机构技术创业的内涵进行了总结,认为学研机构技术创业就是学研机构及其成员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科技资源和能力,通过技术许可和衍生企业等多种方式参与的经济活动;并对学研机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回顾创业机会与创业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机会识别、机会评价与选择、机会开发模式选择、机会精炼与商业模式形成以及新事业局面形成等多个阶段的学研机构技术创业过程模型;将学研技术创业过程划分为酝酿、创建和初创等三个主要阶段,为促进产学研技术创业活动,母体组织(学研机构、企业)、孵化器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提供技术创业所需的组织情境、财力、物力、人员以及中介服务、咨询服务等与创业阶段相适应的孵化机制。
[1]HINDLE K,YENCKEN J.Public research commercialis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an integrated model[J].Technovation,2004,24(10):793-803.
[2]LOUIS K S,BLUMENTHAL D,GLUCK M E,et al.Entrepreneurs in academe:an exploration of behaviors among life scientis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9,34(1):110-131.
[3]SHANE S A.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University Spinoffs and Wealth Creation[M].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4.143-145.
[4]PHILPOTT K,DOOLEY L,O’REILLY C,et al.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examining the underlaying academic tensions[J].Technovation,2011,31(4):161-170.
[5]RADOSEVICH R.A model for entrepreneurial spin-offs from public technology sour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5,10(7-8):879-893.
[6]CRIPPS D,YENCKEN J,COGHLAN J,et al.University Research: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mercialisation Practices[M].Canberra:Ausinfo,1999.33.
[7]AUDRETSCH D B,LEHMANN E E,WARNING S.University spillovers and new firm location[J].Research Policy,2005,34(7):1113-1122.
[8]KIRZNER I M.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118-119.
[9]TIMMOMS J A,SPINELI S.New Venture Creation: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M].Boston:Irwin/McGraw-Hill,1999.46-48.
[10]SMITH B R,MATTHEWS C H,SCHENKEL M T.Differences i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the role of tacitness and codification in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9,47(1):38-57.
[11]GILSING V A,BURG E V,ROMME A G L.Policy principles for the creation and success of corporate and academic spin-offs[J].Technovation,2010,30(1):12-23.
[12]MUELLER P.Exploiting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on growth[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7,28(4):355-362.
[13]OWEN-SMITH J.From separate systems to a hybrid order:accumulative advantage across public and private science at research one universities[J].Research Policy,2003,32(6):1081-1104.
[14]BLOCK Z,MacMILLAN I C.Milestones for successful venture plann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5,85(5):18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