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中新校园
成都铁中是一所有五十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学校,前身是成都铁路局职工子弟中学。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它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进入21世纪后,铁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却阻碍重重:2004年,铁中移交到金牛区,由企业子弟学校改制为政府公办学校,办学规模随之扩大,但同时教师薪资标准却降了下来,教师队伍的士气一度受到震荡;2008年铁中与一墙之隔的成都31中合并,教职工增至300人,平均年龄不足35岁,加之合并产生的岗位重组,使得铁中在教师队伍管理上再次遭遇困境。
契科夫说,困难是一把打向丕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波折重重,励精图治,铁中人因此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队伍打造经验,用爱与智慧重新诠释了教育的生命力。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都铁中意识到教学质量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的提高重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引擎在教师,以生为本更要“以师为本”,必须以教师的全面发展来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十几年的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使得铁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2000年的30个教学班1000余人扩容到现在的79个教学班4000多人;由成都铁路局的子弟校成为成都市的超强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成都市校长实训基地校等,铁中迅速崛起为名校之林中耀眼一员,被业界喻为“成都铁中现象”。
校长杨云雄所说,“铁中现象”是铁中人将生命与爱融进教育的智慧和艺术中,准确定位,明确方向,掌握教育的主动,用灵性舞出的“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全面发展”的育人奇迹。
2009年到2010年是成都铁中发展史上尤为艰难的一年,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铁中高考成绩再一次创下了辉煌。
当时,社会普遍对合并后的学校持怀疑态度,铁中生源状况明显受到合并的影响,甚至有家长在了解到情况后,立马就选择放弃。同时由于当年绩效工资的实施,虽然整体提高了教师行业的基本待遇,却也抹平了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对战斗在高三一线的、最辛苦也是压力最大的高三教师来讲,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自己在辛苦的时候,别人在休息,干得比别人多,却不能马上得到经济回报。用什么来激发高三教师的工作热情?是铁中队伍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短时间没有物质刺激的情况下,精神的凝聚力则显得格外重要,只有拥有一支具备极强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教师团队,才有可能取得高三战役的胜利,才有可能重建铁中的教学声誉。”校长杨云雄说。
用感情凝聚团队,通过对高三教师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肯定他们的成就;为高三教师的工作、生活排忧解难,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平台;引导高三教师树立良好的心态,给予他们成就感,让他们在辛苦繁忙的工作中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高三9班杨文鸿教师承担了文科2班的班主任一职,他在“零摸”以后给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也震撼了教师的心灵。他写道:
高三是心灵的修行,高三是人生的转折,高三时守住一份寂寞的永恒留恋!高三是人生不能第二次拥有的永恒财富!守住!守住心灵!守住杂欲!守住凡尘的诱惑!守住每秒钟的行为!守住成年人的责任!
将来,你也学会走得很远、很远……
但你始终走不出,我因期待而潮湿的眼睛……
外籍教师给学校老师演示
抓常规实现超越,对高三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标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提高;在高三坚持小班化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机会享受教师的针对性教学、辅导与指点;狠抓常规,规范学生的习惯,并且坚持对高三进行教案普查、月考成绩分析、作业批改跟踪等。
坚韧不拔的奋斗换来的是硕果累累。成都铁中在2010年高考中,重点本科突破百人,本科突破300人,达到80%的本科率。此后的几年中,铁中高考一直保持高位稳定,每年上一个台阶,刚刚过去的2013年高考,再次实现重点本科178人,本科511人的历史性突破。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却充分彰显了铁中“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阳光,让每一名教师都能获得专业的成长”这是铁中办学人本思想的核心,“以研促教、铸炼队伍”,更是铁中用心打造教师队伍的智慧。依托校本研修,立足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通过做实、助推、深化、创新校本研究四个阶段的稳步推进,铁中炼造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送出去,请进来”,促进校本培训。近年来,铁中努力践行教育国际化理念,积极支持教师的各类进修和培训,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培训教师提供支持。2012年4月,铁中教师尹希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参加英语教学培训,“一个多月的培训使我对英语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课题教学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特别是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对孩子进行评估,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任教高三实验班英语老师的她对此很有感触。
“铁中的外师请进是做得最好的,从交流中老师们获益良多”,尹老师说。铁中除了加强与川内高校的交流合作,也会定期邀请国内教育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通过与英国、美国等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促进师生互访交流,对老师视野的拓宽、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
课程开发,助推校本研修。先进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具有开发和创新能力,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得以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从课程的使用者转变为创造者,从而激发课堂教学生命力。
近年,四川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学校副校长金清东带头参与到校本教材的编辑活动中,亲自编辑了校本教材《直升班阅读教程》,整合了新教材必修一的《论语》部分,颇有时空跨度地挑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体的作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闻,为学生的素养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铁中已具备完善的校本研修课程方案,此外,还开发了具有各学科特色的培训课程,研制了如《探究式教学中学法与教法的研究》等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并应用于实际的学科教学。
依托课题,深化校本研修。2010年,铁中的研究课题《城市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个案)》成功结题,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同时申报为成都市优秀教育成果。
“研究的需要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学习的意义,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内动力。我们开始学习心理学及家庭教育相关理论,教育科研等相关书籍,通过学习,你会发现自己的专业水平进步很大。”回顾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组的老师感慨良多。
许多参研的班主任老师因用心与家长、学生沟通而形成了和谐的班级氛围,班级管理十分出色。在课题研究中,参研教师养成了善于收集资料,勤于思考并做笔记的习惯,几位参研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感叹:“搞科研并不神秘,写论文原来是这样简单!”
校本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铁中人还在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铁中在发展之路上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质量兴校、特色强校”才是办学的出路。学校特色的打造取决于人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人自身的发展。下一个五年,铁中将全力立足“创新”这一核心,继续探索校本研修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个性、有风格的教育思想者,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及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凝练。铁中人对教育的热爱与智慧,把平常的教育工作演变为生命灵动的舞步,校本研修是“唤醒”,它是唤醒教师沉睡的生命感和价值感的过程;校本研修是“体验”,它是让教师体验教育教学和生命拓展提升的过程;校本研修是“创造”,是教师对新课程个性解读和实施的过程;校本研修是“文化”,是一种在长满思想和充满智慧的田野中涵育、拓展、升华的文化。在这片丰美的沃野上,教师在不断成长,铁中也在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