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及分析

2013-02-05 12:15孙慧珍国庆喜金光泽王传宽
中国林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林业大学门类学位

孙慧珍 国庆喜 金光泽 刘 彤 王传宽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40)

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科始建于1952年(2011年改称为生态研究中心),1962年成为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最早开始招收研究生的学科,1981年获得首批硕士点授予权;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森林生态为研究特色的全球生态学、林火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5个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为我国输送了大批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较高实践能力、德能兼备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

目前,随着生态学研究影响面的扩大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以及研究生招生不再限制考生本科专业政策的实施,生态学科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成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1]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2009年)[2],作为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以及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适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设定了12个门类、89个一级学科,生态学属于理学门类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经2011年修订后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共设定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生态学被调整为理学门类一级学科。无论根据哪个学科、专业目录招生,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生源绝大多数都是跨学科专业的。

一、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

(一)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的变化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自1981年获得硕士点授予权以来,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受国家规定的招生规模的限制,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在80年代每年招生1~11人,年均招生6人;在90年代每年招生3~13人,年均招生6人;而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急剧上升,每年招生7~35人,年均招生22人,年均招生人数是20世纪80—90年代招生人数的近4倍。

(二)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毕业院校及专业分布

东北林业大学2003级以前的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全国各林业大学、林学院和林业科研院所,且本科专业主要集中在林学专业,偶见有物理学、化学、数学等理科专业。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东北林业大学2004~2010级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的本科毕业学校和专业背景出现了极大变化。笔者根据生源本科毕业学校网页上公布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对生源本科专业所在的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所获得学士学位类型、所修的主干课程等进行了总结,详见表1、2。

从表1可见,东北林业大学2004~2010级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本校生源的本科专业有可获得农学学位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林学、园林花卉等专业,有可获得理学学位的物理、数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有可获得工学学位的森林工程、交通土建、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和风景园林等专业,有可获得经济学学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可获得管理学学位的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有可获得文学学位的英语、经贸英语等专业。

从表2可见,东北林业大学2004~2010级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外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北华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和牡丹江师范学院等农林、师范类高等院校;偶见有来自以工科类、金融和管理类见长的大学,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疆财经学院、长春工业大学、沈阳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郑州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衡水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和吉林大学等。外校生源的本科专业有可获得农学学位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草业科学、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花卉等专业,有可获得理学学位的生态学、物理、数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有可获得工学学位的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通信工程、水力水电建筑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有可获得经济学学位的金融学专业;有可获得管理学学位的旅游管理、工业工程管理等专业;有可获得文学学位的商务英语等专业。

表1 东北林业大学2004~2010级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本校生源的专业分布及课程学习情况

对表1与表2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不论是本校生源还是外校生源,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本科专业有的与生态学专业属于同一门类,但不属于同一学科专业,如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专业;有的则是属于不同门类的不同学科专业,如工学、农学专业,甚至是文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所以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这既是培养专业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契机,也是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研究生培养如何应对跨学科报考导致的学生在知识体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表2 东北林业大学2004~2010级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外校生源的专业分布及课程学习情况

续表

二、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分析

(一)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的共同点

从表1、2看,不论是本校还是外校生源,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方案具有基本的相通点,即都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学生均修读了英语、计算机、数学等基础课程,完成了主要课程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军训和公益劳动等。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基本具备了以下3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一,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其二,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方面的知识,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具有创业精神以及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三,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初步阅读专业的外文文献;能够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有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素质。

(二)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的不同点

从表1、2看,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笔者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角度,对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文学门类生源的不同点进行了总结。

1.农学门类生源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农学门类生源的本科专业主要包括农学门类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的林学、森林保护与游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花卉等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以及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或草学等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置的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草业科学等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在农学门类的这8个专业中,林学、森林保护与游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都将“生态学”设为主干专业课程,并开设了与生态专业领域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课程;其余5个专业虽然将“生态学”列为必修课,但并未设为主干专业课程。此外,园林花卉、植物保护、草业科学等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植物方面的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环境方面的课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则较少涉及植物与环境方面的课程。

2.理学门类生源

在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理学门类生源的本科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中,生态学专业设置了生态学、生物学、气象学和环境科学等主修课程,所以来自该本科专业的生源掌握了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初步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研究能力;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生态学课程以及与生物有关的主修课程,但没有开设与生物相关的水、土、气方面的非生物因素课程;而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数学等专业则没有开设涉及生物与环境的相关课程。

3.工学门类生源

在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工学门类生源的本科专业中,工学门类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开设了生态学课程以及与生物有关的环境科学方面的课程,如水文学、土壤学、气象学等课程,但没有开设与生物相关的植物学、树木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其他工学门类下的专业,如环境工程、风景园林、森林工程、城市规划、计算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有些院校的园林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除了风景园林专业开设了树木学课程外,其他专业都没有开设与生态学相关的课程,且这9个专业都没有开设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方面的课程。

4.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学门类生源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学门类生源的本科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门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学门类的英语专业以及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旅游管理等专业。这些本科专业都未设置生物学和环境方面的课程。

(三)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的分类

根据生源具备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和生态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可分为3类。

1.Ⅰ类

Ⅰ类学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是土木建筑、信息技术、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财会金融、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分别获得的是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Ⅰ类学生在本科期间没有学习与生态学专业相关的生物类和环境类的专业基础课,也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实践活动,不具备生态学科专业的理论基础。

2.Ⅱ类

Ⅱ类学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是风景园林、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植物学、园艺学、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分别获得的是工学、理学和农学学士学位。Ⅱ类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野外实践经验,但通常缺乏生物或环境方面的知识。例如,有的在本科期间修读过普通生态学课程,主修过植物学、树木学等课程,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但缺乏环境方面的知识;有的具备环境方面的知识,但缺乏生物方面的知识背景。

3.Ⅲ类

Ⅲ类学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是农学或生态学科下设的森林保护与游憩、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生态学等专业。Ⅲ类学生在本科期间不仅修读过生态学专业的植物学、树木学、气象学和土壤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普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等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而且也具有相关的实践经验。

三、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跨学科生源数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①本校生源逐年减少。在专业相似、考研科目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本校本科生报考研究生倾向于选择中国科学院或北京所在地的大学和科研院所。②部分外校生源慕名而来。在外校生源中,有一部分报考学生的老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所以在老师的推荐下报考了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③考试科目问题。报考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中,大部分学生是因为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数学这一科目,而与其相近的其他门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则设有数学这一科目,所以考生为了避开数学考试的“软肋”,选择了报考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

随着跨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考虑采取相应的对策:①继续提高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入学考试难度。从这几年专业课入学考试的命题来看,为了避免学生靠死记硬背考上研究生,也为了选拔到具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在考题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考题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但这项工作还需不断深入,使命题更加科学、能够全面考核考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②加大复试淘汰力度。在复试笔试和面试时,要充分考察学生的实验技术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此外,要在综合复试小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对确实不适合就读生态学科研究生的学生进行劝退处理。③努力提高相近专业本科生保送研究生的数量和比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态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的稳定,才不至于影响生态学科各项科研任务的顺利开展。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 年颁布)[EB/OL].(2005-12-23)[2012-03-1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4/201005/xxgk_88437.html.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 科目 录(2009 年)[EB/OL].(2009-02-25)[2012-03-17].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4/200903/45419.html.

猜你喜欢
林业大学门类学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九届编辑委员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梁潮印风得意忘象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千奇百怪的动物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出版
我国奥运竞技项目内部门类及其项目间的非均衡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