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相成 徐华 李玉芹
ICU患者由于创伤或排痰困难或机械通气等原因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极高, 一旦出现, 控制困难, 需大量抗生素, 对病情的预后及治疗费用都造成极大负面作用。经过多年临床研究, 即墨市中医医院制定以益气养阴, 清热解毒为主的经验方扶正清金汤, 经临床研究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80例入选患者均为危重患者, 行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 昏迷状态, 入院时无肺部外伤及肺部相关疾病, 入院后未予抗生素及其它相关中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0例:男19例, 女21例;年龄20~48岁, 平均年龄(35.3±6.6)岁;对照组40例:男15例, 女25例;年龄22~50岁, 平均年龄(36.8±5.6)岁。治疗前两组病例从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肺部感染发生的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2005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1]:气管插管48~72 h后发生的肺炎。临床诊断:X线胸片提示新出现的或渐进性渗出灶, 结合3项临床表现(体温>38℃, WBC增多或减少, 浓痰)中的2项;病原学诊断:下呼吸道分泌物定量培养可明确是病原菌。细菌生长浓度高于诊断阈值则可认为是病原菌, 否则认为是定植或污染。
1.3 观察方法 观察组自入院2 d后, 鼻饲扶正清金汤(党参20 g、麦冬15 g、生地15 g、黄芩12 g、姜半夏9 g、瓜蒌15 g、茯苓20 g、白术20 g、桔梗9 g、陈皮9 g), 1剂/d;对照组为空白组, 不给予抗生素及相关中药治疗。治疗前两组病例从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治疗一周后 观察组:肺部感染患者为5例, 发生率为12.5%。对照组:肺部感染患者为20例, 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0%。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 P<0.05)。扶正清金汤明显降低重症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几率。
2.2 毒副反应 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 治疗前后安全性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 提示观察组扶正清金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此外, 另有5例患者肺部感染, 经痰培养为难治性铜绿假单胞杆菌, 敏感药物为头孢吡肟, 给药一周治疗, 效果不明显, 加用扶正清金汤鼻饲, 1剂/d, 5~10 d后, 症状明显减轻,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值, 胸片示, 肺部感染面积明显减少。
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原因, 自身免疫力下降, 加之气管插管或切开严重破坏上呼吸道屏障, 削弱了纤毛清除运动和咳嗽反射, 降低了上呼吸道防御能力, 加之呼吸机的湿化器、雾化器和气路管道的细菌污染, 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 而且一旦出现, 治疗困难。究其肺部感染中医之病因病机, 不外乎正虚邪实两方面, 患者禀赋虚弱, 气阴亏损, 肺气不足, 宣发肃降失职, 内蕴痰湿之邪, 郁而化热, 痰热蕴肺而发病。扶正清金汤由党参、麦冬、生地、黄芩、姜半夏、瓜蒌、茯苓、白术、桔梗、陈皮等十余位中药组成,方中以党参、麦冬、黄芩、半夏为君药, 兼顾益气养阴、清热化痰之功效, 辅以陈皮、桔梗、苏子、桑白皮等臣药以宣降肺气化痰, 更佐以白术、茯苓、薏米等以固护后天之本,最终达到补脾肺扶正气, 清化痰热之邪的目的。也体现了传统中医中整体观、治未病及辨证论治等理论观点。
本方的实验成功, 不仅可极大减少目前抗生素在危重患者中使用的数量, 降低抗生素使用的档次, 对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及预防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等多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袁瑾懿, 杨帆.美国2005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6(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