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喜琴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非特异性全身血管炎症,冠状动脉瘤(CAA)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易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1]。KD主要依靠临床诊断,但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非同时出现,所以对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密切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对KD认识能力,对KD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52例KD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川崎病(KD)及不完全KD(iKD)患儿52例(病例的选择符合日本KD委员会2005年发布的关于KD诊断的第5次修订案,以及2004年AAP及AHA联合制定的不完全KD的诊断治疗指南标准[2-5]),其中男34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9岁,平均(1.9±1.6)岁,其中≤1岁17例(32.7%),≤3岁43例(82.7%)。
1.2 方法 对住院患儿详细询问病史及各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并对治疗及护理前后各临床表现的变化密切观察;对诊断KD患儿均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对症、支持、抗凝等治疗。
1.3 对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护理 ①发热≥5 d 52例(100%),对发热患儿密切监测体温,并认真记录,使用物理降温为最好的降温方法,包括使用冰枕、温水擦拭等方法降温,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退热药物,切忌用激素降温。②双侧眼球结膜充血44例(84.6%),系双侧眼球结膜非渗出性或非化脓性充血,不伴疼痛和畏光,无水肿或角膜溃疡,多为一过性,一般1~2 d消失。对眼的护理可使用棉签沾取生理盐水擦拭眼部,不可用手或不洁毛巾等擦拭眼部。③口唇和口腔改变(口唇红、皲裂、杨梅舌、弥漫性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46例 (88.5%),口腔护理2次/d,操作宜轻。④四肢末端改变(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柘红斑,恢复期指(趾)端鞘样脱皮)45例(86.5%),脱皮时间在5 d~18 d,一般为手足硬性水肿消退后1~2 d即开始脱皮。⑤颈部淋巴结肿大41例(78.8%),多为单侧无痛性,直径>1.5 mm,最大为3.5 mm,不伴红肿及波动感。⑥皮疹39例(75.0%),皮疹呈多形性,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红斑等,但无疱疹样皮疹,皮疹可出现于病程中的任何时期。⑦其他:肛周潮红,脱屑、脱皮32例(61.5%),对肛周潮红明显者可温水清洗并涂紫草油以防感染。卡斑阳性9例(17.3%),冠状动脉受累23例(44.2%),巨大冠状动脉瘤(CAA)2例(3.8%),其中1例为3岁女孩,2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KD,入院时心电图可见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示巨大冠状动脉瘤,家长放弃治疗,随访1个月后死亡;另1例为2个月男孩,在当地按发热待查治疗8 d,曾予激素治疗。
1.4 心脏并发症的护理 冠状动脉瘤为川崎病严重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中对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急性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床边心电监护,注意是否有异常Q波,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出汗或烦躁不安等症状。有1例患儿正是在监护的过程中发现异常Q波,并呈动态改变,及时告知医生并做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冠状动脉瘤。
1.5 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 川崎病需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瘤,丙种球蛋白为血制品,使用前应认真检查质量,开启后不宜放置太久,注射时只能用5%葡萄糖液或药厂配带的液体稀释后单独静脉滴注。输注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控制好输液速度,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最好,输注时间应>12 h,输注过快会出现急性心衰并增加输液反应的风险。
52例川崎病患儿经过积极护理服务和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有1例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冠状动脉瘤。无一例患儿出现皮肤黏膜破损、感染等情况,无一例患儿出现输液反应。
川崎病是儿科较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冠状动脉瘤是其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给患儿造成严重的损害,对冠状动脉瘤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虽几经修订,但仍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并除外猩红热、药物过敏综合征、Stevens 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腺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发热性疾病[4],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发生冠脉病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对川崎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很有帮助。目前中国川崎病患儿发生冠脉病变的主要高危因素为发病年龄≤1岁、男性、WBC >20×109/L、CRP>100 mg/L、发热天数 >10 d、丙种球蛋白使用时发病时间>10 d[6],对此类患儿要倍加重视,冠状动脉瘤出现心肌梗死多在休息安静或睡眠中突然发生,常表现为休克、强烈哭叫、胸痛及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主诉胸痛者少(可能与年龄有关),亦可表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无症状者占较大比例,此为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的特征,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巨大动脉瘤(内径>8 mm)易发生血栓,大块血栓可伴有心肌梗死或闭塞,对有血栓的患儿,应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溶栓及抗凝治疗,护理上我们要求患儿严格卧床,保持安静,切勿剧烈活动和哭闹,溶栓及抗凝治疗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在治疗期间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SpO2、中心静脉压、尿量、凝血功能指标[7],并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牙龈等部位有无出血,有无血尿、黑便等并发症。对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不仅要对临床表现细致观察,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也要及时了解,有研究显示[8],对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进行评估并在护理过程中因人而异地给予心理疏导,避免其消极心理状况对疾病治疗与康复产生的负面影响等有着积极意义。总之,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KD患儿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及并发症细致观察,给予有针对性优质护理服务,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1]熊振宇.开封市及周边地区川崎病流行病学特征.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2):71-72.
[2]Ayuswa M,Sonobe T,Uemura S,et al.Revision of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the 5th revised edition).Pediatr Int,2005,47(2):232-234.
[3]Newburger JW,Takahashi M,Gerber MA,et al.Diagnosis,treatment,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a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ommittee on rheumatic Fever,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2004,110(17):2747-2771.
[4]杜军保.进一步提高儿童川崎病的诊疗水平.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321-323.
[5]Burns JC,Mason WH,Glode MP,et al.Newburger JW(1991)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ics of patients referred for evaluation of possible Kawasaki disease,United states Muiticenter Kawasaki disease Study Group.J Pediatr,1991,118(5):680.
[6]赵丽丽,王一彪,索琳.中国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的Meta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11,49(4):59-467.
[7]李莲叶,曲斌.儿童心脏创伤的急救护理.中华儿科杂志,2011,46(10):1015-1016.
[8]刘雯,卢惠娟,胡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早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