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锋
作者:李华锋,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构建和谐高效的中职数学课堂(266431)。
从中职数学教育新课改的要求和信息化教育理念出发,结合从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通过教学实例阐述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谈到运用信息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数学课程内容、教学、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部在2006颁布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倡导实行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新课改对中职文化课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中也指出:优化教学手段,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教学,让学生学会必要和必须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素质。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学,才不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中职的教育对象是90后的中职生,他们有着普遍的特性: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但又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作为问题情境导入工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在讲授“椭圆的标准方程”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播放“神舟十号”成功发射现场让学生观看,提出问题:“神舟十号”围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引出本课的课题。在讲授“指数函数及其图象”时,笔者用细胞分裂的实例,采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Flash动画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教材中单调、枯燥的文字内容,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形成一体化的教材,营造动静结合、声情交融的教学环境。如“TI图形计算器”用数形结合观点解决数学问题,使繁琐枯燥的运算变得简捷有趣,让学生体味数学的丰富多彩和价值所在;用“几何画板”描画出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生动性、普遍性等特点,使学习难度降低,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更容易让他们进入课堂,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椭圆的标准方程这部分内容中椭圆定义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笔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选用“几何画板”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不仅调节课堂气氛,形成学习动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为学生更大程度地提供了探究学习的空间,让课堂真正地成为了他们探索交流的平台。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主动地去搜集、分析信息和资料,亲身实践,从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彻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如在讲授“指数函数及其图象”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充分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进行探究学习。首先,让学生动手绘制y=(1/2)x和y=2x两种函数的图象,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学生对a>1和0<a<1两种指数函数的图象和特征有了初步认识;之后继续探讨学习函数y=3x和y=(1/3)x的图象,通过对比分析、相互交流等一系列探讨活动,大部分学生自己归纳出两种指数函数的图象和特征。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课堂,有效地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成功和满足。
当代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再是把知识讲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其他学习资源,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主动的、积极的方式去获得知识。
例如,运用“TI图形计算器软件”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笔者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实验中进行观察和思考:不等式ax2+bx+c>0(a>0)和ax2+bx+c<0(a>0),在Δ>0、Δ=0、Δ<0三种情形下的解。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从而区分三种不同情形对应的解,主动地建立由起点到坐标到变量的对应值最后到解(或解集)的知识链接,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得来的知识更深刻,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与应用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相互协作学习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工具,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对自身工作和任务要重新认识与定位。1)课堂教学的聚焦点不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教师要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考试成绩不是来划分好学生、差学生的唯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换个角度来看待他们,会发现每个学生都让人感到骄傲的一面,他们身上都有着潜能和才干值得欣赏。
课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好地辅助教学,把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
信息化教学也让教师感到有很大压力。数学教师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甚少。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1)教师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及相关的网络通信技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和网络操作能力;
2)将信息化教育渗透进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3)教会学生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去获取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信息技术确实是一种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有效工具。当然,信息环境下的中职数学教学还有大量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只要信息技术用得恰当,必定能为新课程改革插翅添翼,这是不应存疑的。
[1]黄志文.新课程中职数学教学的行动纲领:对2009年中职数学教学大纲的认识与解读[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80-82.
[2]陶维林.浅谈电脑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误区[J].数学通报,2000(9):6-7.
[3]林银彪.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实践与反思[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7(5):7-9.
[4]傅敏.数学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数学教学研究,2001(12):13-14.
[5]沈柏英.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EB/OL].http://www.doc88.com/p-684404713836.html.
[6]卢克谦.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性质、意义和作用[EB/OL].http://www.ceiea.com/html/200904/20090420175500h2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