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形式下,教育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与此同时,在西藏突飞猛进的发展中,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新课标逐步渗入,虽然新课标备受社会教育界关注,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惑,本文将针对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进行浅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困惑及思考
一、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
困惑一:在教法上该如何改革,进而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被沿用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种模式下,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严谨性及实效性,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例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教师授课的封闭性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失去了创新意识的拓展。面对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教育者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就给教育者制造了一定的困惑。
困惑二:教辅资料少,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在西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要求学生自主寻找材料,但是,对于高中生而言,自身没有配备电脑,也没有过多的书籍,这样,不但给学生制造了很大的困难,对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不便。而且相关配套的教辅资料较少,教师在授课中该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教师增添了些许的困惑。
困惑三:该如何开展户外实践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西藏,许多内容涉及到实际生活,所以,适时的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自然中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行素材的积累,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时的有限性严重的制约了实践活动的开展。
困惑四:如何淡化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一直被沿用至今,面对教学体系的确定性,教师即便想回避高考这道门槛,也无法逃脱。这样面对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一定的实践中,不敢放手拼搏。
二、面对困惑该如何解决
1、转变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搞好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将语文学科放在素质教育中,来衡量其作用和地位。进而在今后的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以往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做到以学生为本,进而通过因势利导,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探求知识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加强舆论宣传,使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新课改是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所实施的一项培养方案。它不仅仅关乎着学校的发展命脉,而且,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本身都是一件大事。他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关系着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决定着社会未来人才竞争的趋势。所以,一定要做好宣传,让新课标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样学生和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才会更好的配合、互动、交流,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3、正确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的严谨性及任务教学的实效性等等。而对于新课改,它不是迎合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改革,它的实施还存在着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所以,要将新课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去粗取精,进而完善教育体制。
4、教材与实践相结合。教材是师生参考的有效工具,教材在编排上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能力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对于西藏的学生的来说,教材中涵盖着众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做好实践课程的编排。这样使学生能更好的结合生活实际,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自我探索、求知创新的能力,并且,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5、要改进评价机制。新课标淡化应试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标要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取消分数评价的旧观念,构建一个与世界接轨、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的新机制。西藏是一个独具创造性和兼容性的民族地区,每年都可以举办一些独具特色的读书交流活动来宣传藏文化,吸纳新文化。针对这样的现象,可以考虑将评价机制添加一些文化、艺术等内容,进而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三、结束语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中,困惑是不可避免的,它不仅存在于西藏高中语文教学,也存在于新疆、内蒙古等教学中。因此,教育者不仅要针对特定区域制定教学策略,还要结合民族的教育事业,来思考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而丰富教育研究的空白。面对这样艰巨长远的教育工程,教育者必须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总结,这样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徐再益,西藏林芝地区第二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