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琦若 徐国民
题目
我相信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鼓励(批评)的力量”、“人间有真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等等,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题解
这是半命题作文的题目。首先要求考生仔细审阅题目下面的要求,出题人给予的提示,是要求考生明白,横线上补充的宾语部分,要和“我相信”构成完整的一个语句,要通顺,填写的部分正是作文的主旨所在,也是文章选材的方向。其次,初看题目,似乎选材的范围很广泛,但是,如果填写的词语考虑不严谨,很难突出主旨。例如填写一个“爱”字,作文题目就成了“我相信爱”,这个题目很难写,题目太大,材料很难把握。如果填写的词语是“爱的力量”,那么,材料就比较好选择,例如可以写家人的爱给了自己克服困难的力量;可以写老师给予自己的爱的力量让自己走出了学习上的低谷;可以写陌生人的关爱的力量让自己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等。所以在横线上填写什么词语,要考虑清楚,尽可能角度选得巧妙些,切入口小一此。
例文一
我相信我可以成功许妤綝
进入初中以来,我一直在一个灰色的世界中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了,别的同学可以很快背下来的英语课文,我却怎么也背不出;看着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文思枯竭,无从下笔;就连以前的强项数学,现在也未必都能轻松解出……学业上的退步,使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虽然父母和老师仍在不断地鼓励着我,但我不知道我能否赶上我的同学们,也许我就是不如同龄的孩子吧!
直到那一天……
那是个刚刚学工结束的傍晚,我带着一塑料袋的学工产品回家。我把塑料袋放在餐桌上,然后回自己的房间换衣服。过了不久,我听到门外传来“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铃声。我出去一看,原来是爷爷正在摁我做的门铃。
爷爷看到我,问:“圆圆,是钟点工阿姨让你带来的吗?”
“没有啊,我路上没有见到钟点工阿姨。”
“啊,那怎么会有门铃的?家里的门铃坏了,今天我让她去买个新的。你真的没有碰到她吗?”爷爷不解地问。
“哈哈哈,”我大笑,“爷爷,那不是买的,是我学工活动时做的。”
“真的吗?我还以为是新买的呢。”爷爷兴奋地再次摁响了门铃。
“嗯,做得真好!”爷爷看着我夸奖道。
我心里乐开了花,高兴地对爷爷说:“那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爷爷赶紧给钟点工阿姨打了电话,让她不用买了。我们一老一少动起手来,把门铃装上了。
晚上,爸爸妈妈回来了。
“丁零零,丁零零”,门铃响了。我赶紧去开门。
“今天怎么换新门铃了?原来的坏了?”爸爸一进门就问。
我笑眯眯地回应:“是,原来的坏了,我去买了个新的。”
这时,爷爷也从自己房里出来了,他说:“不是买的,是圆圆学工做的。”
“啊?”爸爸妈妈一脸惊喜。
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圆圆的手真巧,我真的以为是买的呢。”
“嗯,我也没想到。”爸爸连连点头。
我赶忙去取塑料袋,从里面拿出一个木制的公鸡和同样材料制成的杯垫。
“瞧,我还做了这两个呢。”
妈妈拿起了木公鸡:“这个放在我办公桌上不错。”
爸爸拿起了杯垫:“我桌上正好缺一个杯垫。”
那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一天!我终于相信我可以成功,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努力,赢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也可以让父母为自己的女儿感到自豪,原来我的世界也可以有鲜艳的色彩。从此,我对自己恢复了一点儿信心,我知道我擅长的是什么了,我会从路边小摊上买十字绣,回来绣出不同的美妙图案;我会在别人生日时,送上我的手工贺卡;我会DIY不同的东西,从冰激凌到不同口味的饮料……我相信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学工的经历让我相信我也可以,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成功。
佳作点评
这篇作文有几个亮点:一是选材贴近自己的生活。学工活动,让作者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特长,从中找回了丧失的自信。由于是作者亲身的生活体验,所以写得真切感人。二是文章的人物对话精彩。许多学生忽视语言描写,其实精彩的语言描写会使文章增添情趣。本文的作者通过爷爷、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对话,把他们看到孩子亲手做的学工产品时的意外、喜悦之情表现得惟妙惟肖,如“爷爷兴奋地再次摁响门铃”、“爸爸妈妈一脸惊喜”等;如“我还做了两个呢”,一个“呢”字把作者的自豪之情凸现出来;一个“啊”字就把爸爸妈妈的意外和喜悦之情传递出来了。三是点和面有机结合,使材料有力地凸现主题。作者写自己在学工活动中找回了自信,但这说明不了什么,在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又用排比手法列举了自己在动手能力方面的突出成绩,足以让读者看到她出色的表现,这样安排材料,主题自然凸现。
(焦琦若)
例文二
我相信给予的力量冯亦安
世间最强大的是什么?这曾深深使我困惑,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那是初三刚开学的时候,学习的重担一直压抑着我们,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化学,偏偏在此时出现,使我们原先混乱的头脑更添绝望。一股对化学的恐慌感在班级里蔓延着。“啊,周期表背不出,怎么办?”“我默写不及格!”莫名的恐慌使大家开始厌恶化学,讨厌化学。
不,不能这样!身为化学课代表,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决定用我的给予,换回大家对化学的热情与信心。“氢,氦……”只听一个男生生硬地背着周期表,语气饱含痛苦。他的成绩向来不错,却在化学上没有了灵气。我大步跨到他的身边,决心帮他一把。“怎么了?背不出来?我来帮你!”他的头摇得像只拨浪鼓,显然是不肯放下自尊。他的心就像冰一样冷酷,闭塞着自己,折磨着自己。“那么,我给你电话,有问题就来问我。”他怔了一下,勉强地点点头。
一连几天,他都没给我打电话,我的心渐渐凉了下来。突然“丁零零”的响声打破了黑夜的沉寂,是他。我欣喜若狂地抄起电话,解答着他的疑问。解释完毕,他仿佛若有所悟,语气也轻快了不少。我暗喜,感觉到他心中的坚冰渐渐消融。之后几天晚上,他的电话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质量,显示着他神速般的进步。在学校,他也越来越热衷与我讨论化学问题,我不失时机地教给他一些有趣的口诀。“化学其实很有趣,不是吗?”他点点头,脸上满是兴奋。从一个讨厌化学的人,到成为对化学充满热情的人,他的蜕变,正是我积极促进,给予他力量的结果,他心中的坚冰已完全融化,迎接他的将是明媚的阳光。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化学测验,他进步了十多分。我用笔记下了他每次考试的成绩,这些成绩见证着他的进步。化学不再是他的羁绊,他对化学充满信心、充满热情。这使我坚信给予的力量,它是多么强大、神奇啊!
我开始给予别人帮助,和老师一起努力扭转同学们学化学的心态。给予帮助之风在班级里蔓延开来。笼罩在班中的阴霾渐渐散去,恐慌也随之烟消云散。
那位同学至今仍感谢我,感谢我拾起了他的信心。不,我回答,感谢给予的力量吧。学会给予,就会获得无限温暖、无限力量。
世间最强大的是什么?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再困惑。给予的力量,无坚不摧,我相信。
佳作点评
本文在选材上尽管也是写帮助同学,但是切入点选得好,角度比较巧妙,作者没有填上“我相信助人为乐给自己带来快乐”,而是从自己乐于给予,让同学获得进步和快乐。既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宽广的胸襟,又看到文中的“他”追求上进、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作者在语言上注重细节的刻画,借助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把人物的精神世界刻画了出来。在结构安排上注重首尾呼应,特别是结尾处的升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焦琦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