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娟,陈 萱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09)
开始于1918 年的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情报学博士、硕士与信息管理学士学位教育、 大中专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为情报事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 近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2012 年全国招收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构已有71 家。 这71 家培养机构的情报学硕士点共计有195 个研究方向,经粗略统计可分为情报理论与方法、 信息分析与决策咨询、信息技术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经济、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知识产权与专利、信息政策与法律等几大类。 这些研究方向的设置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情报学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1]。
与国外情报学研究生就业趋向相类似, 我国情报学研究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是在图书馆、 科研单位、企业信息机构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用人单位“缺才”和毕业研究生“过剩”并存的现象。 我国关于情报学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多, 近几年仅有詹德优对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状况的问卷调查, 夏义堃对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类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调查和个案调查, 吴志强和黄馨竹等对情报学职业竞争力的研究, 以及程遥等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研。 这些研究虽然已有基于调研数据形成的研究文献, 也有对情报学研究生就业现况进行的调查分析,但研究总体层次还欠深入,对策措施的推广应用力度不足[2]。
为了与综合型院校、 研究方向更为宽泛的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和培养情况进行比较,借鉴综合院校情报学教育培养模式, 更加全面地阐述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本文选取了三所综合院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 的2008~2010 届已入职的情报学硕士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 从性别上看,女性为80%,男性为20%,女性毕业生占绝对优势;40%的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高校图书馆, 就职于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各占20%, 而在外资或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工作的学生比例不大,具体就业去向如图1 所示。
图1 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分布图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53.33%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位于省会城市或其他副省级城市,26.67%的单位位于直辖市,20%的单位分布在其他城市;66.67%的毕业生表示目前的月薪为3 000~4 999元,20%的毕业生月薪为1 500~2 999 元,13.33%的毕业生月薪为5 000~9 999 元。
调查结果显示:73.33%的毕业生表示对现有工作满意, 对工作不满意或无所谓的毕业生各占13.33%。 岗位适应时间少于3 个月的毕业生占53.33%,3~6 月的占33.33%,6~12 个月和多于12个月的各占6.67%; 阻碍研究生适应岗位的首要因素是缺乏工作经历和工作方法,其次是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欠缺, 对新环境一时不适应,人际关系、团队意识薄弱等。
已就业毕业生被问及若再给一次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他们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单位的性质与规模、有利于个人事业发展、高薪水和福利待遇、专业对口。
关于就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66.7%的毕业生认为:首先,专业知识丰富、技能强使自身最具竞争力,其次,综合素质、在攻读硕士学位之前曾有工作经历。 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单位主要看重的是情报研究的基本技能、 创新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内容如图2 所示。
图2 情报学硕士研究生认为所在单位主要看重的素质
如图3 所示,所调查的86.67%的情报学硕士研究生认为情报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自己在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其次是情报综合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课题申请、研究的组织实施,撰写报告的技能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图3 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收获
调查结果说明:40%的情报学硕士毕业生认为培养单位对学生的培养与满足社会需要有差距,46.67%认为基本合理,13.33%的认为合理;调查对象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依次是参与课题研究、 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兼职,具体情况如图4 所示。 80%的毕业生认为应在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建议加强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有信息可视化、信息分析、专利信息分析、信息统计分析及软件、文献检索技术等。
图4 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目前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以及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需求整体较好,但是与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相比,其整体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情报学是集管理学、 信息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应当具有更为显著的专业优势。 但是很多学校的情报学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导致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不高。目前,情报学硕士点培养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信息政策和法规、信息系统与技术、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服务与咨询、信息用户、信息经济、图书馆与社会等。长期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课程中理论型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实践型课程很少或是没有,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以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 其理论型课程占20.22%,实践型课程为0%。 作为应用型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践型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外的交流和实践, 以提高情报学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3]。
提升就业竞争力关键在于发展软实力,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创新创业精神、个人品质、责任心、抗压(承受挫折)能力等综合素质体现。 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相似的情况下, 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超值竞争力, 但却是很多情报学研究生欠缺的技能。现在的学生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下,吃苦耐劳和抗挫折能力都很差, 好多研究生认为自己有较高的学历,会对工作产生较高的期望值。很多研究生在目前的事业单位中薪酬偏低, 与他们的预期差别巨大,月薪一般只有两千元左右。 所以,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重点要在竞争意识、 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承受压力等综合能力培养上下力气,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专业技能。
随着社会对信息价值认识的提高和对信息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情报学学科地位得到相应提高,但是与其他专业相比, 社会对情报学认知度还不高, 如许多非本领域内的人士对情报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和人才作用仍然存在认知偏差, 这不仅会影响情报学教育的生源质量, 还直接影响了情报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必须加强对情报学专业的宣传力度, 在招生考试前、 学生培养过程中、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学校都要做好情报学教育的宣传工作,以便提高社会对情报学的认识,提高情报学在社会上的认知度, 巩固情报学学科地位, 提高情报学研究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4]。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情报学人才教育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变革, 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者探索与研究。 高校必须利用好内外部环境有利的方面,抓住机会,积极面对劣势和困难,采取得力措施, 着力提高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促进我国情报学学科持续健康的发展。情报学研究生应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以积极的心态和创新能力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
[1]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EB/OL].[2012-11-10].http://yz.chsi.com.cn/zsml/que ryAction.do.
[2] 夏义堃.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状况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32-36.
[3] 王新才,何芳萍.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应用型课程设置研究与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2(1):38-42.
[4] 韩晓红,刘文云.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分析[J].情报科学,2011(7):1031-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