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视阈下师范院校图书馆教育力的优化与创新*

2013-02-01 06:21张国杰
图书馆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图书馆资源

张国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310)

1 引言

随着全球的教育改革发展, 图书馆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图书馆教育力就是图书馆在教育功能上的总体实力, 是图书馆在教育功能上的综合体现。 师范院校本身需要突出的就是教师教育特色,应具有更强的教育影响力,作为辅助教育最重要的部门图书馆, 其所具备的教育力对培养新一代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技术、移动技术等新技术(下称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师范院校图书馆的教育力现状已无法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需要相适应。 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化和创新师范院校图书馆教育力,提升图书馆影响力,对提高师范院校综合实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有着重大意义。

2 师范院校图书馆教育力现状

2.1 问卷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读者用户对师范院校图书馆教育力的现状评价, 笔者对广东省师范院校尤其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在校学生、 老师以及部分已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4份,调查结果见表1、表2、表3和表4。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读者对师范院校图书馆教育能力及水平评价很一般, 图书馆的资源满足读者进修或教学的程度并不令人满意。 在调查中,当问到“您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时存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可多选)”时,有68.66%的读者认为是“缺少需要的文献资料”。 师范院校图书馆与普通院校图书馆的不同之处是其具有“师范”特点,专业的“师范”资源受到更多的关注,这也将是提升师范院校图书馆教育能力的一个突破口, 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当前师范院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的切入口。

表1 “图书馆对您的学习或工作上的帮助程度”调查结果

表2 “您到图书馆阅读的频率并且会将其作为扩充知识量的首选途径情况”调查结果

表3 “图书馆现有的中、外文图书资源满足您学习进修或教学科研的程度”调查结果

表4 “图书馆现有的数据库资源满足您学习进修或教学科研的程度”调查结果

2.2 文献分析结果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 图书馆教育力方面的研究很少,主题中含“图书馆”及“教育力”的论文仅2篇,只有王立新《释放高校图书馆教育力的策略研究》属于相关论文。 笔者重新制定搜索策略,放大搜索结果,于2012年11月5日通过中国知网搜索篇名中含有 “高校图书馆”、“教育”及“现状”的论文,获得46条结果,剔除非相关论文,并对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能力现状的论文加以分析,相关观点有:杨晰媛在《高校图书馆教育现状分析》中认为“高校图书馆由于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创新性思维不足等原因,图书馆所受到的认可度是非常低的, 图书馆常常给人的印象就是无需技能的闲散人员集散地, 教育能力有限”;魏志贤在《高校图书馆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认为“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教育大都尚处于 ‘四无’状态,即无社会地位,无价值追求,无时间保障,无经费基础, 严重制约了社会教育功能价值的实现”;杨春在《高校图书馆履行信息服务和教育职能的现状调查》中指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和教育内容的调查发现, 两大职能的发展和履行并不均衡,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改变观念,明确其教育职能的主导地位, 使高校图书馆成为素质教育的培训基地”。 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能力让人担忧, 属于高校图书馆范畴的师范院校图书馆的教育力自然也不能令人满意。

2.3 社会评价结果

近年来,大学生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从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案, 无不显示着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情感教育的缺位, 偏重于智力教育和能力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大学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阶段,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情感教育的缺位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图书馆教育力的发挥不到位, 未能发挥好图书馆在自我教育、心理教育,道德陶冶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与此同时,很多调查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不高, 对其诚信度、 创新力、动手能力的认可程度不高,与用人单位的目标值存在一定差距,大学生教育模式有待改进,图书馆的教育力现状已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需要不相适应,需要优化和创新。

3 新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3.1 新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3G、云计算、物联网、RFID技术、三网融合技术、移动技术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其中,对图书馆影响较大的新技术有如下几种:(1)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 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 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的方式。 (2)整合检索与发现服务技术, 整合检索系统有两种技术方案:基于备用性(just-in-case)处理的元数据集中索引式整合检索和基于即时性(just-in-time)处理的跨库检索系统。 网络级发现服务是通过对海量的来自异构资源的元数据和部分对象数据通过抽取、映射、收割、导入等手段进行预收集,并通过归并映射到一个标准的表达式进行预聚合, 形成统一的元数据索引, 通过单一但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向终端用户提供或是本地分布或者远程中心平台的统一的检索和服务。 (3)全媒体技术,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 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的一种技术。 (4)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自助图书馆就需要RFID技术的支持。 (5)二维码技术,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 (二维方向上) 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 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6)移动图书馆技术,即构建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技术, 使得图书馆资源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3.2 新技术给读者带来的变化

新技术的促动下,读者思想、行为及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变得更爱阅读了,接触的信息量更大了, 只是改变了传统的阅读和信息接受方式。 读者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读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供给处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全天候状态,信息由静态、单一变为立体多元,人们对信息的获得愈来愈轻松方便,因此,为了增加人们选择的概率,平面媒介的阅读往往朝着悦人耳目的享乐化方向发展;(2)阅读进入休闲时代,阅读过程随意性增强,浏览泛读代替了精读;(3)网络阅读、手机阅读越来越流行,便捷、随时、随地的阅读方式受到欢迎,传统图书阅读率走低;(4)读者间以及读者与图书馆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受到欢迎,微博、QQ、豆瓣等读者间的交流方式及阅读分享已成为读者互动的重要形式,这些互动交流使得阅读动起来、活起来。

毋庸置疑, 新技术给读者的行为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图书馆只有迎合读者需要,适应读者需求变化,做到易用、便捷,其教育力才能得以有效发挥。

3.3 新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

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产生和普及, 为读者随时随地获得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必要的物理条件, 图书馆如何借助新技术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 使得图书馆服务无缝、动态、交互地融入用户的日常行为中,成为图书馆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数字图书馆以及RFID智能图书馆就是图书馆界因适应形势变化而实现的新突破。 在经历了十余年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后,“移动服务” 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最主要形态, 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将逐步成为一个主要的学习交流专业知识的模式,成为与搜索引擎不同的知识获取地。 图书馆应该适应发展需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更好地满足读者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发掘、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等需求, 提供优质服务, 促进图书馆教育力的健康发展。

在新技术影响下, 智慧图书馆将会是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 智慧图书馆就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 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 笔者认为,下一代的图书馆将会结合传统图书馆和移动数字图书馆为一体, 加以使用先进的感知技术,优秀的知识组织策略,构建智慧化的服务。

4 师范院校图书馆教育力的优化与创新对策

4.1 技术型人才是前提

知识结构老化、 服务技能单一的工作人员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馆发展和变革,当今信息时代,图书馆走向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学、信息学以及计算机学等学科的交集已越来越广, 各自的界限也在淡化, 只有培养新型的技术型人才能保障图书馆的发展进步, 人才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推动事业进步的关键因素,是图书馆教育力优化和创新的前提。

在新技术影响下,图书馆对人才,特别是技术型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自动化、计算机专业人才以及图书业务骨干人才是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必备要素,没有优秀的技术人才,再先进的设备与条件都无法发挥其优越性。 构建智慧图书馆,技术型人才必不可少,他们应具有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网络知识;应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挖掘能力, 熟悉掌握数据库知识; 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及软件开发能力; 应具有一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对遇见的新问题能自行研究解决,能主持一些重要学术研讨活动和课题研究。

4.2 数字资源优化以及馆藏升级是基础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图书馆已经逐步成为建设、组织和提供文献资源的主要形态,数字化资源日趋丰富,数字化后的图书馆如何对不同数据资源以及自建数据库进行优化和利用是当今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和值得研究的课题。 新时代读者面对的往往是海量、模糊、复杂关联和动态发展的知识,图书馆应对这些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及数据整合优化, 构建能反映特定用户群体兴趣及其变化特征的动态的用户个性化模型, 把抽象的结果通过简单的链接展示给读者,搜索结果集中是数字资源优化的目标。目前,对资源整合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根据资源整合的具体实践, 大体可以将资源整合模式分为基于导航的资源整合、基于OPAC的资源整合、基于异构统一平台的资源整合三种。 数字化资源的优化关键是依赖元数据收集, 然后通过整合和发现技术,抽取、映射等手段对分布异构资源的元数据及对象数据进行收集和聚合, 以便在检索和服务中以最便捷的方式把结果集中展现在用户的界面中,提升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能力。

图书馆收藏、整理资源的目的是“用”,资源质量升级是吸引读者的最有效策略, 国外很多图书馆采取了用户驱动的采访策略来完善馆藏, 起到优化图书资源以及电子资源质量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合理分配和使用了采购经费。这种模式也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 该模式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理念的体现,实现了文献检索的一步到位,避免了传统读者推荐的局限性。 通过用户驱动的策略,自动根据读者本身特点优化馆藏结构,改善馆藏质量,实质上也是优化了图书馆教育力, 使得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

4.3 服务手段创新和效益管理是关键

一直以来,图书馆在服务手段上,都以被动服务为主,主要表现为读者来图书馆查阅资料,图书馆提供相关服务的形式。 服务手段的创新就是要改变这种传统单一、被动式的服务方式,采用主动介入、导向式的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师范院校图书馆要积极采用营销手段来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 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全面发挥参考咨询服务的作用,要改变传统单一的问答和发布式的简单咨询模式,开展定向、定题、定人的主动咨询服务,强化阅读推广服务,可以定期制定《大学生阅读推广参考读本》,推荐各种阅读参考书目,做好信息推送服务,通过邮件推送或手机推送服务的形式, 推送读者关注度较高、作用较大的信息,实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节省读者时间”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学术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强化图书馆教育的力量。

图书馆效益管理就是不断的把馆里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调配到最佳服务状态,使得图书馆产生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理想状态。 制度是效益管理的灵魂,岗位责任制是制度的核心内容,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 制定生动活泼的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制度,引入绩效工资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绩效感,使得“绩效”人调动“效率”资源,完成“效率”服务。 图书馆改变“闲散”状态,提升效益,才能更好发挥图书馆教育力的功效。

4.4 协同创新与合作共赢是升华

香港大学图书馆馆长Sidorko在 “二十一世纪研究型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现在的教育是一种合作型、 研究型和面向问题解决的团队活动。这种活动的理想基础设施就是互联网,这种活动的基本形态是对整个网络信息的灵活发现、解析、共享、重组和创造,而不是老师把演示文档在网络上播放给学生。开展合作项目,协同创新不再是新名词, 各单位各部门都在不断探索合作之道。新技术影响下,现在主要图书馆共享模式主要体现在共享书目信息、联合采购、馆际互借、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以及构建图书馆联盟等方式。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在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趋势是建立“云图书馆”,通过网络共享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使得物尽其用,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共同挖掘各自资源而形成巨大合力。 合作共赢并不仅仅体现在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开展图书馆与出版社、博物馆、档案馆等之间的合作, 尝试制作特定主题的资料集锦,共同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虽然是独立个体,但作为信息场所,具有相近的作用,可以通过网络统一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相关专题资料查阅和利用,形成似乎只有一个信息源的“理想殿堂”。同属文化单位,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间的合作,近年来在欧洲和美国已见成效, 我国也可以通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政府部门牵头,为促进教育发展,为促进文化进步,为促进经济繁荣,三方合作开展服务,达到共赢。

同时, 师范院校图书馆应积极为研究性教学服务,与其他部门一起,在教学、素质教育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开展合作,利用好它们之间的交叉点, 让图书馆更好更快了解教学中必须使用的各类文献资料,主动参与课程设置改革,及时调整图书馆资源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主动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促进图书馆教育力的释放。

5 结束语

通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教育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 图书馆的教育力在现阶段仍有许多不令人满意地方,未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力”,驱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教师、教学部门以及图书馆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未能做到协同, 学校及上级部门也时常忽略了图书馆教育力的作用。 作为师范院校图书馆,应利用好新技术的机遇,创新和优化自身的教育力水平, 使得大学具有真正 “学习”的“活力”,使图书馆这一资源库顺理成章地得以充分利用,促进校园“文化力”及“学习力”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教学、育人工作上的作用,从而提高师范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可以相信,随着教育改革、文化深度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师范院校图书馆的教育力必能取得显著影响,并且,整个图书馆界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将得以充分发挥。

[1] 丁道凡.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2] 黄家骅.教育力与领导力[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3] 唐春燕,汪发元.社会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能力评价及培养改革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80-83.

[4] 夏翠军.整合检索系统发展概述[J].图书与情报,2011(5):25-28.

[5] 聂华,朱玲.网络级发现服务——通向深度整合与便捷获取的路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5-10,25.

[6] 全媒体[EB/OL].[2012-11-02].http://baike.baidu.com/vie w/1491255.htm.

[7] 二维码[EB/OL].[2012-11-02].http://baike.baidu.com/vie w/132241.htm.

[8] 陈鸿鹄.智能图书馆设计思想及结构初探[J].现代情报,2006(1):116-118.

[9] 王淑娟.数字资源整合平台优化研究[J].情报探索,2011(3):64-66.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图书馆资源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