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宏,王慧芳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01)
所谓读者版权意识,是指读者在购买、借阅、使用、传播版权作品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表现出来的对版权的认知状态。 目前国内研究版权意识的论文不多,且主要集中在研究期刊编辑人员、网络编辑人员的版权意识方面,未见有实证调查,更缺乏针对在校本科生读者版权意识的实证研究。 因此,调查研究在校本科生读者版权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设计的问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二是本科生读者的版权意识现状;三是影响本科生读者版权意识的因素;四是强化本科生读者版权意识的举措。 问卷题目采用单选与多选相结合的方式,既便于被调查者回答,又不至于使调查主题范围过窄。
本次调查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覆盖京、沪、豫、陕、贵、闽、赣、苏、鲁等20 个省市,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96 份, 回收率为99.2%。 被调查的本科生读者分为5 个年级, 比例分别为: 大一21.37%;大二21.37%;大三21.57%;大四26.61%;大五(主要是医学类)9.07%。 按学科来划分,理科学生比例为19.15%;工科学生比例为37.5%;文科学生比例为29.03%,医科学生比例为8.67%,其他专业学生比例为2.22%。 按学校类型来划分,“985”和“211”重点高校占69.15%;一般本科院校占30.85%。 被调查学生的覆盖面大,数据具有代表性,增强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2.1.1 本科生读者对版权知识的了解程度
表1 本科生读者对版权知识的了解程度
从表1 可以看出:4.4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熟悉”,17.63%的学生选择了“熟悉”,57.42%的学生选择了“了解”,20.53%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了解”。 这说明大学生对版权知识知之甚少,多数只是了解皮毛。从年级角度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长,本科生读者对版权知识的熟悉程度相应增长,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现象。从学科角度来看,文科类本科生对版权知识的熟悉程度要高于其他学科类本科生,这和文科类本科生所学课程有密切关系。
2.1.2 本科生读者蕴含版权意识的具体行为
表2 本科生读者利用图书馆藏版权作品的具体行为
调查问卷列举了在利用图书馆藏版权作品时的几类侵权行为供本科生读者选择, 调查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本科生读者利用图书馆藏版权作品的行为令人堪忧。 第一,高达45.97%的本科生表示直接引用过他人作品中的内容但未标明出处,这种行为属于剽窃,不符合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如果涉嫌侵犯作者版权的论文发表,很可能会引发著作权官司。第二,25.21%的本科生表示曾使用代理服务器批量下载图书馆中的文章。第三,分别有14.92%、17.94%的本科生表示曾有过第二项和第七项行为,可见本科生并不明了合理使用的界限,也不清楚发行权的内涵。 第四,有转售从图书馆中复印的文献副本、冒用他人账号或是把自己账号借给他人下载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这三种侵权行为的本科生比例较小,但仍然需要警惕,避免其蔓延扩大。
2.1.3 本科生读者对待盗版的态度
表3 本科生读者对待盗版的态度
调查问卷专门设计了两个问题来揭示本科生对待盗版问题的态度。 从表3 可以看出,30.24%的本科生购买书籍或资料时会关注版权问题,这个比例比对版权知识熟悉的本科生比例高,这说明在一部分本科生读者的潜意识里,购买书籍的版权意识比较强,只是不熟悉有关的版权知识。 但从总体来看,有61.09%的本科生购买书籍时未关注过版权问题,令人担忧。此外,高达86.69%的本科生表示购买过盗版书籍或软件。不过,具体分析本科生读者购买盗版书籍的原因,或许会有些欣慰。73.59%的本科生读者表示,购买盗版软件或书籍的原因是贪图便宜, 这表明绝大部分购买盗版软件或书籍的本科生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其行为的性质,而是迫于经济压力去选择盗版作品。 本科生读者在盗版问题上言行不一的现象值得关注。
2.1.4 本科生读者对待网络资源的版权意识
表4 本科生读者对待网络资源的版权意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传播和获取信息已成为本科生读者的重要学习方式和生活内容。 本科生读者对待网络资源的版权意识状况见表4。 84.68%的本科生读者不会在网上传播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说明绝大多数本科生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时,未曾侵犯版权。 在问及“当您需要使用百度文库但又必须付费,您的选择”时,81.65%的本科生读者不会选择侵权行为获取资源。在问及“您电脑里使用的哪些软件是从网上链接下载的”时,本科生读者表示主要从网上下载娱乐软件、安全软件、学习软件和游戏软件,这些软件大都属于个人学习或娱乐软件,而且有些软件本身就是免费的。这说明本科生读者在寻求网络信息资源时,版权意识比较强烈。
2.1.5 本科生读者在学习用书问题上的版权意识
从表5 可以看出,在对待专业书和非专业书的问题上,本科生选择获取所需书籍的方式是有差别的。反差最大的选项是“购买正版图书”,相差比例是23.59%,这说明本科生把专业书籍看得更重一些,因为专业书籍强调印刷质量,强调保存价值,故正版书受到青睐。 从总体比例来看,本科生获取所需学习用书的途径比例按降序排列是:从图书馆借→复印图书→借阅他人书籍→购买正版图书→购买二手图书→购买低价盗版图书。 借阅和复印排在购买之前,这反映本科生读者把经济因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本科生在学习用书的需求上并不看好盗版书籍。
表5 本科生读者获取学习用书的途径
2.1.6 本科生读者版权意识的趋向
表6 本科生读者阅读版权知识书籍的比例
从表6 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长,选择“经常阅读”版权知识书籍的本科生比例逐渐增加,选择“从不阅读”版权知识书籍的本科生比例逐渐降低,这与本科生对版权知识的熟悉程度一致。 但是,“经常阅读”的比例仅占3.34%,这说明主动获取版权知识的本科生数量少之又少,短期内本科生读者版权意识明显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在影响本科生读者版权意识的因素调查中,61.09%的本科生选择了“学校未开设相关课程”,排在首位,这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并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超过半数的本科生选择了“对版权知识没兴趣”,这同样说明高校对版权的重要性强调得不够,版权知识宣传工作不到位。值得一提的是,本问题中设置了填空,不少受调查者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1)国家关于版权的法律不完善,国人版权意识较差;(2)缺少资金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普及;(3)较少了解侵权当事人受到严厉处罚的案例;(4)与我们关系不大,故不关心版权意识;(5)未亲身经历,未耳濡目染相关方面的知识。可以看出,本科生提出的影响本版权意识的因素牵涉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大众传媒等,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加强本科生读者版权意识势在必行,那么,应该怎样加强本科生读者的版权意识呢?受调查的本科生读者给出了他们的答案,答案按降序依次排列如下:新生入学时,学校进行统一的版权意识教育→学校开设《知识产权法》公修课程→学校或图书馆定期举办版权方面的学术讲座→通过列举有关著作权侵权行为,学习相关知识→通过校园展板展示版权知识→组织开展版权知识竞赛→学校采取技术措施抑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其他。 其中前三项措施的选择比例依次是:60.08%、55.44%、51.21%(此题为多选题)。 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丰富本科生的版权知识,使其版权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1)加强本科生读者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教育。 高校图书馆对新生进行统一的版权意识教育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 香港岭南大学图书馆对每年入学新生都进行读者版权意识教育,并一一列举出图书馆内的侵权行为,并且在复印机旁、电子阅览室入口等显著的位置贴有温馨提示的标语。 此外,该校图书馆网站公布有关版权知识的法律文件以供学生学习。
(2)努力使本科生读者了解侵犯版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首先,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刚性规范,其强制力对侵权人有较大的威慑作用。图书馆网站上应有相关版权法的电子版或链接,图书馆墙壁、展板上应张贴与图书馆活动有关的著作权法条文,通过多种方式加深读者的印象。其次,图书馆要及时搜集司法机关审结的侵犯复制权或非合理使用的典型案例,向本科生读者广为宣传,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快速提高版权意识、普及版权知识的有效手段。
(3)加大藏书建设经费投入。不少本科生读者是出于经济原因才购买盗版书籍。高校图书馆经费充足可使藏书的品种和复本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本科生因经济拮据而购买盗版书籍的行为。
(4)多方联动提升本科生读者的版权意识。 图书馆应加强与高校学工处、教务处、法学院系等单位的合作,多管齐下培养本科生读者的版权意识。 首先,图书馆可邀请本校法学院系为本科生开设《知识产权法》公修课。其次,图书馆定期举办版权知识竞赛,竞赛由法学院系负责命题和评分,图书馆负责组织工作和颁奖活动。 再次,图书馆可请求将法学院系本科生组织的模拟知识产权法庭的审判活动地点设在图书馆。 这样既可现场教育广大本科生读者,又能完成法学院系的教学计划,可谓一举两得。
[1] 朱进彬.浅论编辑的版权意识[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2):88-89.
[2] 易海燕.网络编辑应全面提升版权意识[J].新闻导刊,2006(1):33-34.
[3] 卓守忠.加强诚信意识与版权意识[J].安顺学院学报,2008(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