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莉,瞿 芳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170)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直接沟通的网络架构——泛在网络(Ubiquitous Network)日渐形成,并逐步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1]。 泛在网络必将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产生深远影响,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转变思维,利用泛在网络环境优势,创新服务理念及模式,增强数字资源服务能力,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进程。
泛在,源于拉丁文Ubique,即处处、到处的意思。 泛在网络有两层含义:一是随时随地的网络;二是网络的通信超越了人与人的通信, 继而出现了人与物的通信,物与物的通信[2]。 泛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 并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图书馆界亦不例外。基于泛在网络的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既给高校图书馆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也给其带来重大挑战,如OCLC 的《对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认知:给OCLC 成员的报告》所指出的:绝大多数信息用户没有意识到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电子资源, 也没有使用过这些资源。只有10%的大学生认为,在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图书馆网站后, 图书馆的馆藏可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3]。
数字资源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网络信息资源[4]。 在泛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24 小时不间断的数字资源服务, 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制约,将资源服务延伸至读者身边,使读者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泛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字资源更为纷繁复杂,真假难辨, 而高职生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读者群体,他们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信息搜索、识别、组织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更为迫切需要图书馆为其提供知识型服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读者的问题和环境,融入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提出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5]。 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主动承担起网络知识导航员的重任, 解决高职生在使用数字资源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为学校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提供文献知识保障。
网络技术的日益先进, 逐渐带来数字资源的低成本和趋同化, 图书馆资源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显得十分重要, 否则就无法体现图书馆相比于其他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在的价值。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泛在网络环境下更应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研究高职生这一特定读者群体,注重他们的感受, 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数字资源的分析、采购、处理、推送等,有机地将人文关怀融入资源服务之中。
笔者通过登录江苏省内50 家高职院校图书馆网页及对部分高职院校数字资源使用问卷调查,以了解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情况。
3.1.1 图书馆主页建设
所调查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主页建设呈现多种情况:没有图书馆主页的有3 所;图书馆主页链接打不开的有2 所;主页中没有数字资源栏目的有2所;能打开主页并能找到数字资源的有43 所。
3.1.2 数据库资源总量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据库总量差异较大, 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最多的图书馆拥有17 种数据库。 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没有购买电子资源,且数据库资源总体偏低。 如图1 所示,有16 所图书馆拥有3 种数据库, 有8 所图书馆却没有建立数据库。
图1 数据库总量分布图
3.1.3 数据库种类分布
将数据库划分为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库、多媒体、自建及特色据库5 种类型,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3 所图书馆拥有5 种类型的数据库;没有外文数据库的图书馆为30 所,占总调查的60%; 建有中文数据库的图书馆有41 所,占总数的82%(见图2),维普、超星、万方等商业数据库占有率较高。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分布不均,且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缺乏自我特色及实用性。
图2 各类型数据库数量分布图
3.2.1 利用率相对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 虽处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 但目前高职生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还是习惯于传统的纸质图书及期刊, 只有12%的学生知道并经常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28%的学生知道但很少使用,25%的学生知道但从未使用,35%的学生不知道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这说明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相对于纸质图书而言较低。
3.2.2 原因分析
在高职生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率较低、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不满意度较高的原因调查中,笔者发现:42%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数据库,61%学生认为网络有问题,37%的学生没有掌握检索方法,58%的学生找不到想要的数据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能力较弱,亟待提升。
4.1.1 资源采购注重实用性与特色性
数字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读者所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准确把握读者需求, 所购资源应尽量符合高职生这一特定读者群。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某种职业技能, 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实用性人才,有着鲜明的职业特色,更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强实用性的行业特色资源建设, 在数字资源采购中应考虑自身实际状况及行业特色,在选择资源时,不能求多求全,要选择符合本校教学、专业建设、科研需求的资源[6];要选择本馆独有的,具有资源优势的专题和项目,开发建设特色数字资源系统、特色文献数据库,有利于形成学科专业优势,避免重复建设。 如可通过集团采购、自建特色数据库、利用云技术建立虚拟采购系统等多种途径, 分析资源优劣及使用概率,确保采购到优质、实用的资源。
4.1.2 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网络的迅猛发展及其无处不在的广泛覆盖,使得网络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不可忽视的数字信息资源组成部分,如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 每年拥有5 000 万页~6 000 万页的全文影像数据,能为用户提供1 000G 网络存储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应将目光投向这些网络资源, 对其进行系统开发并建立网络机构信息仓储,以便为高职师生提供具有个性化、便捷化的资源服务。 被全球学术界广为推广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资源,其种类和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模式和信息交流方式,已引起了全社会极大关注。 高职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对其给予充分挖掘利用, 通过对OA 资源的选择加工等建立OA 数据库及其导航, 为师生利用OA 资源提供便利, 同时鼓励本校教师运用OA 进行学术交流。
4.1.3 积极参加资源共享联盟
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发展的瓶颈, 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让读者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丰富的资源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加图书馆联盟是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种办法。 地域上相邻或相近的高职高专图书馆通过馆际联盟或集团采购, 联合起来共建数字图书馆, 协调数字资源的建立并将共建的数字资源上网共享,以弥补各自馆藏资源的不足,是降低数字资源建设成本的根本手段[7]。泛在网络环境下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 使知识的生成、转播、利用发生改变,而数字资源借着网络的优势,有着可供多人同时在线阅览、下载使用的特点,这就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也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之间数字资源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共享创造了有力的网络条件。 苏州高校数字资源平台、北京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南京城东高校联合体等图书馆联盟在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共享联盟实验网服务平台,是高职类院校图书馆联盟的表率,这些图书馆联盟的实践经验值得高职图书馆借鉴和学习。 在图书馆联盟建设强劲的发展情形下,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加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江宁地区高校联合体,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从传统的单一台式电脑到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PAD、智能手机等数字资源信息设备装置的不断更新升级,以有线、无线、3G、4G 等泛在网络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服务系统, 应紧跟先进技术的步伐,借助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应用互联网、电信网、物联网、语义网、云计算、网格技术、流媒体技术、射频身份识别(RFID)、蓝牙、SOA、WI-FI、WIBro、IPV6、Web2.0、Web3.0、Mashup等等[8],创设出一个高度泛在、高度协同的知识中心,使处于“云端”的图书馆能够为读者随时随地提供多元化、全方位、个性化的数字服务。 除提供信息推送、资源推荐、原文传递、馆际互借、借阅提醒、视频点播等常规服务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利用泛在网络智能, 逐步尝试SMS 短信服务、WAP网站服务、 以智能手机为主的二维码及客户端软件服务、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真正实现“哪里有读者,哪里有服务”的泛在服务目标,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
4.3.1 构建统一检索平台
高职院校图书馆通过自建、 购买等多种形式获得的数字资源,因各家数据库在储存形式、检索界面、数据结构、访问方式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所带来的资源繁杂、格式多样、搜索困难是长期困扰高职院校读者使用数字资源的难题, 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率低的重要因素, 因而利用泛在网络新技术, 构建一站式的智能型统一检索平台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解决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重要措施。 传统搜索引擎所获得的一个成百上千的结果集,意义不大。 唯有充分考虑读者的学科背景、 信息需求偏好等个性化因素的智能型统一检索,才可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学科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9]。 为此,图书馆可采用SFX 技术、网格技术、SOA 体系等网络技术及科学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化繁为简,统一检索方式,营造友好用户界面,免去在不同数据库之间的频繁切换, 实现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等资源的无缝对接,以节约读者信息搜索时间。
4.3.2 加强资源推广工作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使用率普遍不高,调查显示读者因不知而不用、因不会而不用是主要原因。 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读者,若所建资源无人问津,那么资源建设将毫无意义。 加强数字资源推广工作, 宣传电子资源及传授使用方法,可提高使用成效。 在泛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依据现实,从本馆实际状况出发,将传统推介方法与网络新技术下的推介方式有机结合,做到既传统又现代、既借鉴又创新、既共性又个性地推广数字资源。 针对高职院校读者知识水平偏低、接受能力不强等特点,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资源推介方法:一是利用海报、板报、电子显示屏等校内媒体,或向师生发放电子资源宣传册,定期且长期对电子资源进行宣传。 抓住新生入馆教育机会,对新生宣传数字资源。 开设文献检索课及数字资源系列培训课,教会读者使用方法。 二是借助网络泛在新技术进行资源推广。 如:通过图书馆网页及校内网页的主页推广数字资源; 开设馆员微博、QQ 群等,与读者交流使用体会,听取读者意见、建议等,以便针对性地采购数字资源;为读者定制个性化信息并通过手机或电子邮件或微信进行推送;开设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专栏,形成有机互动。 三是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图书馆单项推广,应更注重推广细节,考虑读者感受,讲究推广工作的“人性化”。 可以设计特定内容的主题,如设置“高职生求职”类的资源,吸引特定群体兴趣。 以网络场景再现形式给读者以真实情景体验, 感受网络资源魅力,让更多读者了解、喜欢并真正使用数字资源,形成读者自发宣传、推销资源的局面。
网络泛在化是大势所趋,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努力利用泛在网络环境, 深入研究泛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读者的特点,搞好数字资源建设,转变服务模式, 利用新技术开展以知识型为主的数字资源服务,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切实增强数字资源服务能力。
[1] 岳晓光.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2):74-76.
[2] 王志东.什么是泛在网络[EB/OL].[2011-06-10].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90111/10375745434.shtml.
[3] 对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认知: 给OCLC 成员的报告[EB/OL].[2011-06-10].http://www.nlc.gov.cn/service/fuwudaohang/tyck/2006/200608_1.htm.
[4] 黎小妮.浅议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7(6):82-84.
[5] 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求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6] 黄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策略[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76-78.
[7] 吴玉萍,周小勇.提高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效益的策略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91-193.
[8] 黄幼菲.泛在知识环境下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39-44.
[9] 任家乐.支持泛在学习环境的图书馆资源、服务设计[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