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潇莹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教师的教学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可以把那些理论性强的知识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展示,有效解决教学难点,积淀学生体育素养,注重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想。这样会使小学体育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实现“在乐中学,在玩中学”,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伴随教育技术装备的推广与普及,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大型比赛的视频、进行技术指导的光盘,或者通过网络学习,通过电视媒体、社会生活等方式学习体育知识,全方位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特别是让小学生通过观看国家级或国际级赛事上的颁奖视频,大大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有专业特长的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刻苦训练,实现自主学习,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训练状态,从中体验学习体育的快乐,使学生爱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运动。这也是体育教学现代化的一个教学目标。
如在进行体育发展史、体育常识性知识和纯理论知识的教学时,不是照本宣科,夸夸其谈,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记忆,而是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图书进行自学,把找到的资料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交流展示,遇到问题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解答、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如在了解有关体育运动场所和器材的具体数值的教学时,如小学标准操场一周的长度、乒乓球台面的尺寸、小学篮球场地的大小以及篮板的高度、现用乒乓球和篮球的直径等,都可让学生上网搜索或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对每项数据或者参数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教学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把现代化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此外,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新授课时,尽最大可能优化教育技术手段,为小学生设置体育学习情境,拓宽学习思路,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学会很多课外体育常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科学落实小学体育新课标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网络媒体等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训练计划。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目标时,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轻易达到,要设计可塑性强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刻苦努力达到自己的理想成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喜悦,从而提高体育训练的实效性。
如在进行跳长绳、跳短绳、短跑、乒乓球投准、原地颠乒乓球、立定跳远等项目的训练时,为培养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动作协调性,提高技能技巧,提高训练成绩,对学生进行定期测试,记录的数据主要是测试时间、测试项目、测试结果等。把这些数据输入EXCEL文档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别生成测试时间——成绩,测试项目——成绩的折线图。师生通过对图形分析,结合自己的情况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从而更加促进体育成绩的提升,为学生学好体育树立自信。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准确、生动的讲解,正确的示范,或利用幻灯片、三维动画等演示方法解决教学难点。在练习时还要注意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以生动的令人信服的实例来启发、教育、引导学生,真正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在给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感悟能力。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正是在暑期,于是笔者提前给学生留了假期作业,让学生在家注意收看奥运会的主要赛事,及时做笔记,注意观察体育比赛的规则和参赛技巧;开学后至少能说出10个项目的冠军得主,并能说说他们的简单事迹,还能模仿项目动作,开学时将举行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大部分都能观看体育赛事,并能模仿简单的技术动作,虽然不太规范,但在学生的印象中对此项目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而且还激起了体育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的动作可完整练习,复杂、有难度的动作必须进行分解练习,最后组合形成完整的动作,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使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按照课前设计好的环节和内容进行授课,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基本是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的新知,根本涉及不到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就有助于帮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自编团体操”的训练中,过去没有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时,学生很难快速准确地掌握各种动作的要领,尤其是连续性强的动作。教师不可能把每个环节、动作要领一一示范到位,更不可能时刻停留在某个动作上,只能是一连串地完成整节体操内容,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过程动作,学生很难理解到位,学习效果较差。教师课前把示范动作录制成视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范例,把需要强调的技术动作或要领逐拍地展示给学生,同时用彩色的文字加以提示,对有的拍节甚至可以暂停或者回放。这样教学,就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轻松掌握动作要领,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好奇心和提出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带领学生观看教学有关的运动项目,提出问题:跨栏时的摆动腿动作是什么样子的?腿为什么要弯曲?掷实心球怎么扔扔得远?等等。教师提出问题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体育比赛的视频或者是教学讲解的光盘,对关键的动作进行暂停处理,使学生更容易看清动作的要领和技能技巧等。通过认真观察,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连说带模仿,虽然说不出所以然,但会模仿。这样,在他们的脑海中记住了“跨栏的摆动腿是弯曲的,实心球扔得远需要腿、手和腰部一起用力”等初步印象。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模仿和创作的好奇心,使学生能产生积极训练的动机,从视频范例或讲解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应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思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使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综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1]杭卫芬.试谈多媒体技术与体育课堂的整合[J].新课程:小学,2012(10).
[2]郑敏.浅析篮球教学中学生观察与模仿能力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