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志辉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领导就让我负责新闻宣传报道。那时的我刚走出校门,学的又是医学专业,一时间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单位的一位老同志瞧出了我的困窘,笑着说:“小楚,不要怕。社会是个大学校,单位是个大课堂,报纸杂志是个好老师,没事的时候多看看咱们的《资源导刊》。”于是,我认真地学习《资源导刊》,了解写作方法,慢慢掌握到采集新闻的诀窍。久而久之,我对《资源导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也从一个“门外汉”成了单位新闻报道的“行家里手”。
一直以来,《资源导刊》陪伴我成长。《资源导刊》的“文化沙龙”,激发了我的写作灵感,夯实了我的写作基础;“法律天地”的案例,在同事间传播并热议,激起大家学法的热潮;“乡村一线”则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给基层所的同事修改稿件的时候显得游刃有余;“工作研究”更是让我从一个不懂业务的“学徒”变成了人人称道的“师傅”。平时大家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总会向我这个“报刊迷”讨教“秘诀”。每当别人夸我内行的时候,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可以这样说,《资源导刊》每一块小小的阵地,都让我受益匪浅。
几年来,我先后在《资源导刊》杂志上发表10 多篇新闻稿件。当我看到自己精心采访,仔细雕琢的文章被报刊采用的时候,当我看到“宝丰”二字一次次出现在杂志上的时候,当我看到兄弟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到宝丰参观学习交流的时候,我不禁为自己感到骄傲。我用手中的笔,将宝丰国土资源局的经验和成就展示出来,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认可。我十分感激《资源导刊》这个平台,是她让我提高了写作技能,找到了自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资源导刊》是我成长的伙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向她汲取营养,也希望她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