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亚惠(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
细吞慢嚼 品味诗情
——人文情怀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易亚惠(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
朱光潜曾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入手。”可见品味古诗词对养成文学情趣的重要。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以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当渗透人文素养。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人文情怀。
为什么不称之为“爱国情怀”?我以为,“忧国”和“爱国”虽然有联系,但也是有区别的。“爱国”即热爱自己的国家,一般是道德概念,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忧国”即可理解为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一般是情感概念,一个忧国的人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古诗词基本都是为表达诗人各种情感而作的,在我们初中所选的古诗中,自然不乏这样具有“忧国情怀”的作品,我们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作简单阐述: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加上“安史之乱”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思想也达到了“忧国忧民”的顶峰。杜甫晚年的生活是凄惨潦倒的,好不容易于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栖身之所,不料大风暴雨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了自己的悲惨遭遇,抒发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诗歌开头以一系列的动态场面写秋风吹破茅屋的场景,后面写群童在大风里“趁火打劫”,捡拾茅草,诗人发出无奈的感叹,从一方面表明了诗人以及百姓的穷困程度,也从另一方面奠定了他“忧国忧民”的基础。“俄顷风定云墨色”以下八句,写“屋漏兼遭连夜雨”的悲苦之况。最末一段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及以下数句,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也将他的“忧国情怀”推向极致。
像这样具有“忧国情怀”的作品,在初中所选诗词里还有不少,比如同是杜甫所作的《石壕吏》(八上)、《春望》(八上)、《羌村三首(之三)》(九下)、《登楼》(九下),杜牧的《泊秦淮》(七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八下),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八下)和《山坡羊·骊山怀古》(九上)等,我们认为,在这些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渗透给学生以“忧国情怀”,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的。
由于科学水平的制约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古人特别是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油然而生、发自内心而又感人肺腑的,对于离乡背井的诗人来说,在思乡之情溢满心头的时候,把这种对故土的思念寄托在诗歌上,也许是一种最好的归宿。我们以八下课本中范仲淹的《苏幕遮》为例,简要评述。
这首词以景起兴,情景交融,“碧云天,黄叶地”二句,高低相就,广阔无垠,展现了无限广阔的苍莽秋景,后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化用。“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的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在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天接水”,又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点出了时间是秋季的薄暮时分(古人思乡经常在秋季)。“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由眼中实景转为心中虚想,离情别绪已隐寓其中。
“黯乡魂,追旅思”,直接写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说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排解乡愁。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除了。“明月楼高”一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乡思,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像这样集思乡之大成的词作是少有的,在具体的古诗词教学当中,我们应当重点讲解诗词中的“思乡情怀”,并从字词上细细品味诗人的细腻情感。这种“思乡情怀”是古人富有而且独特的,初中教材所选的古诗词中也还有很多这类的作品,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七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七上),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七下),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八上),崔颢的《黄鹤楼》(八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九上),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九下)等,这些古诗词都是表现“思乡情怀”的经典作品。
何为“旷达情怀”?简单地说,就是面对挫折、不如意时所表现出来的心胸开阔、乐观的精神,恰好这种精神又是我们在人文素养中所要提倡并且着重培养的。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诗人(士人)大多经历曲折,人生道路多有不顺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诗人如果能通过诗作,寄托自己旷达乐观的情怀,我们认为是难能可贵的,这种人文情怀是值得我们向学生渗透的。苏轼的《水调歌头》(八下)就富含这种“旷达情怀”,因而成为千古绝唱,我们不妨品一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你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流露出了离愁别绪。
接着,诗人话锋一转,道出了心中的“旷达情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共赏一轮明月,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水调歌头》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和对人生独到深刻的认识,让我们感到非同一般。像这样表现“旷达情怀”的诗词,初中所选诗作还有曹操的《龟虽寿》(七上),刘禹锡的《秋词》(八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八下),苏轼的《浣溪沙》(八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下)等。我们认为,“旷达情怀”是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要素之一,在细吞慢嚼的基础上,把这种人文情怀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中,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
“思恋情怀”在初中所选古诗词中并不多见,但这种情感却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在渗透这种情怀时,我们应当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着重从纯美感情上作赏析、品味,让学生用心感悟,体会纯情,发现人文情怀中人性的光辉点。所选《〈诗经〉两首》(九下)无疑是“思恋情怀”的代表作品。我们以《关雎》为例,作一些品析。
《关雎》中对情爱的表达和追求开创了中国爱情诗歌创作的先河,此诗语言真切、意蕴婉转、感情细腻,读后让人遐思无穷。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第一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物起兴,直往直来,一语破阵,指出好女子就应该是君子的正常追求,成为君子的好配偶,成为至今的绝唱。第二章用了一个鲜明的比喻,说追求女子啊,就像在船的两边捞取荇菜一样,好的女子啊,做梦都想追求,“求之不得”,以至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思来想去,可见确是真情流露,以至于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
《关雎》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这称得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了。
除了《关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七上)和《无题》(八下),温庭筠的《望江南》,还有《诗经》里面的《蒹葭》(九下),这些诗歌都表达了诗人纯美的情爱追求和“思恋情怀”,我们认为,这种情怀也是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古诗词里可以论述的远远不止以上四种情怀,诸如“离别情怀”(李白的《送友人》)、“豪迈情怀”(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咏史情怀”(杜牧的《赤壁》)、“感时情怀”(汉乐府《长歌行》)、“田园山水之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怀才不遇之情”(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在此不作一一论述。
古诗词是我们人文艺术的精华,借用韩愈《进学解》中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结束本文,古诗词里面的人文情怀,我们应当在细细品味的基础上,不断地在教学中进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