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方专科院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调查报告※

2013-01-31 19:10:59宋木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宋木华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462000)

河南省现有专科高校73所,省会郑州最集中,共30所,其他各省辖市均设有专科院校,数量一般在2~3所,共计43所[1]。课题组选取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医专、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郑州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成功学院、商丘医专、南阳医专、焦作大学、新乡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区10所高等专科学校,通过电话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就其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包括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状况、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创业指导与服务、创业文化氛围等。调查显示,河南省地方专科高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创业教育开展状况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的问题。

1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调研结果显示,地方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总体而言比较模糊,创业教育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并非自发自觉,从属于就业指导教育,没有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中心。大多注重创业技巧技能的讲解,忽略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大多衍生于政府主导的挑战杯创业大赛等竞技性比赛,受众范围小,精英色彩浓厚,创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只是少数人的创业成绩,而非普遍性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这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初衷。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创业教育的急功近利,高校领导关注创业竞赛成绩超过了关注创业教育本身。

2 创业教育师资

调研结果显示,地方高校创业师资在量和质上都存在较大问题,是制约创业教育有效开展和科学发展的瓶颈。受调查高校均没有建立适应创业教育发展形势需要的教师培养和选聘机制。创业课教师均临时应急组建,主要由辅导员组成,普遍缺乏创业实战经验和背景,专业化程度低,没有建立适应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学队伍,没有建立专业的创业咨询师资队伍。因此,目前地方高校的创业知识传递与创业问题咨询,以及深度方案指导,都得不到有效开展,师资队伍尚不具备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

3 教学开展情况

针对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时设置一般为8学时,每周2节,一个月内完成。以课堂为主,创业教育实战演练大部分地方高校基本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实效较低。现在相对较为成熟的KAB、SYB等创业教育课程,部分地方高校只针对少部分学生开展,一般是与当地劳动局合作举办,学校缺乏成熟师资。教学内容上重理论,缺乏创业实践。

4 创业指导与服务情况

目前地方高校对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都很小,缺少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尽管如焦作大学、郑州成功学院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创业实践教育,已经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开始学生创业孵化实践,但也是面窄量小,大多数地方高校并没有对创业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高校还禁止学生校园内的一切商业活动。

5 创业文化氛围

课题组对选取高校的网站进行了仔细调研,发现创业网络宣传和舆论氛围营造缺位,除郑州成功学院外有少量涉及之外,其他学校对创业教育的网络宣传基本空白。所有高校均没有设置创业教育栏目。校园的宣传栏、校报、就业指导中心的宣传版面等地方,基本没有创业教育宣传信息。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目前整体而言处于起步阶段,部分还处于萌芽阶段,创业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地方高校只是开始了创业教育,尝试着向前迈步,尚未真正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个性创业教育尚无暇顾及。尚未与地方特色经济有效融合,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都很低,实质性的创业教育合作开展的就更少了。

6 对策建议

6.1 澄清认识 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创新教育,个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是其根本属性,并不局限于创办企业或公司,而是更加强调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对创业教育本质认识不足,是导致当前河南省地方专科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不力的最重要原因。创业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也不仅仅是在第二课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企业家演讲、参观成功企业、创办科技园、创业园或孵化器等)就能完成的,必须积极争取政府社会的支持,合力育人,高校想单独唱好创业教育这出戏是比较困难的。

6.2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创业是一项实战性极强的活动,创业教育也并非纸上谈兵,它的特殊性在于与社会紧密相连。”[2]与社会现实脱节、过期的创业指导,对于缺乏鉴别力的学生而言,是很危险的。地方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加强与行业领域的联系,从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经费、创业教育案例的撰写与应用、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实践指导等各方面探讨深度合作机制,与社会共同担负起学生创业教育的任务。因此,地方高校应成立创业教育专门机构,整合资源,形成自身特色,推动创业教育取得实际效果。地方政府也应认识到创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职责,也是整个社会的职责,协调引导社会力量提高对高校创业教育关注度和参与度。

6.3 加强师资培养 一是改革现行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双导师制。从社会上严格遴选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创业教育课实行学校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授课的模式,这有利于二者在课堂上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创业课程的不足,可由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创业成功人士讲座作为补充,还可以通过举办学生与创业成功毕业生和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活动进行补充。二是尝试组建创业咨询团队,让创业教师与学生一起在创业实践中共同提高实战经验和能力。三是尝试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高校采取休假政策,鼓励有着创业兴趣和意向的教师可以在保留大学教师职位的前提下,离开高校一段时间进行创业。该政策保证了衍生公司的大量形成,使大学教师有机会利用自己的科技发明创办公司。”“大学教师通过参与创业活动实践,有效提升其研究水平。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创办公司积累了创业的实践经验,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手的创业信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另外,大学衍生公司还通过支持创办创业中心和捐赠席位、资助大学开展科学研究、资助大学实验室、捐赠仪器和设备等途径支持大学发展。”

6.4 加强创业实践 在创业教育起步阶段,地方高校可以在校园内辟出一块 “自由贸易区”做试验田,迅速开发校内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建立相关配套制度,让创业愿望强烈的学生投入到校内创业活动中。可以尝试将学校文印、校内商店、清洁卫生服务、横幅制作、各类文体活动的承办等等一系列服务工作转租或承包给教师和学生,培育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在实践中根据学生个人创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寻求自我创业素质的提高。课堂讲授必须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从最简单、最容易上手的项目做起,逐渐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创业欲望、培养市场嗅觉、拓展创业思维。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创业经验的,也缺乏资金来源,创业起步往往非常艰难,这种情况下,政府和高校的指导和支持就至关重要。

创业并非遥不可及,创业教育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地方高校只要转变观念,认清自身创业教育所处的阶段,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就能逐渐形成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教育就能慢慢走向成熟。

[1]河南省文化产业网http://www.henanci.com/Pages/2012/05/16/20120516042520.shtml.

[2]王洋.KAB,从量变到质变[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11):11.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