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比较

2013-01-31 09:20
职教通讯 2013年10期
关键词:韩国职业专业

王 中

东亚近邻韩国经济实力雄厚,职业教育发达,缔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成为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的第三个亚洲发达国家。近年来,虽然两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依靠政府、人民和企业的努力,均较为成功地走出困境。当前,韩、中两国职业学校均已将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对两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的专业开发、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培养模式、质量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以资借鉴,促进我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专业开发:是否有效对接产业需求

韩国职业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首先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政府较好地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使职业学校的专业开发紧密贴近国家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并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一是专业开发能够主动对接国家支柱产业,巩固支柱产业人力资源的优势。比如:电子、机械、生化、汽车,这些产业依靠技术创新,已经在国际上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形成了自己的创新体系。二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专业布局分工合理。比如举办专门的商科学校、工业学校,专业布局明确,专业开发泾渭分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三是遵循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人才市场新需求,各校主要基于自身的办学基础和能力,在已有的专业群或专业链上进行专业拓展或教学内容的更新。四是办学规模得到控制,有效防止学校巨型化倾向。职业学校每个专业招生的人数不多,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就业。比如:顺天市人口约27万,办学规模较大的顺天工业高等学校2012年春学期在籍学生人数1212人,共设有机械、电子、生化、建筑、土木、汽车六个专业,各专业分别为307人、206人、199人、199人、195人、106人,这六个专业每年毕业生约400多人,主要对接顺天市的工业集团、Juam工业联合体、现代钢管株式会社等多家大型现代制造企业。

我国职业学校专业开发与韩国既有相似之处,但情况更为复杂。一是在专业布局上,由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形成既有交通、汽车、建设、卫生、艺术、旅游、机电、生物、经贸等专门学校,也有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大型职业教育中心的格局,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发挥多元主体办学的积极性,不利的一面是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投资不均衡,导致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的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差距很大。二是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统筹机制仍然没有建立。由于专业开发缺乏系统规划,容易导致一些学校不顾自身条件,专业越办越多,品质越办越差,教育资源低效配置,而且有巨型化发展趋势。三是专业开发的技术越来越规范,但是专业内涵的动态调整缺乏长效机制。专业设置之初的调研、论证能够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但专业设置之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往往被学校忽视。

二、课程建设:是否实施动态调整机制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内核,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韩国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坚持动态调整机制,紧盯人才需求的变化,力争跟上产业技术与管理的进步。一是注重能力培养。韩国人才需求趋势表明,单纯技能型人才需求渐少,技术、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渐增。[1]近年来,在提升人才培养的吻合度方面,韩国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以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从单一的技能训练开始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二是注重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职业学校通过调整课程结构,重构课程体系。过去,职业学校也存在过于注重单一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倾向,而课程体系又未及时进行调整,导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不匹配,学生无所适从。[2]三是增加课程模块。职业学校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项目,增加新模块,满足新的学习与就业需求。比如:庆北职业专门学校先后增加了系统化控制、汽车机械电气化技术、电子通讯、电子自动化等课程[3],以适应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国职业学校在课程建设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与韩国相似的是,课程建设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借助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的力量,组建课程改革咨询委员会、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的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不同之处在于,我国一些职业学校开始将技能大赛的标准及时纳入课程体系,让所有学生分享技能大赛成果。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已成为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平台,将技能大赛的成果与课程建设有机整合正成为职业学校新的尝试。总之,如何发挥课程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吸收技能大赛成果,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三、教学团队:是否注重企业实践锻炼

数量、结构、水平和敬业精神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韩国职业学校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在教师的引进方面特别注重企业经历的考察。韩国职业院校聘请专业教师时,除了学历条件外,必须有相关知名企业工作经历。如果是聘请教授级的专业教师,则要较长的企业工作年限。[4]就顺天工业高等学校来看,教学团队建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教师人数充足。学校共有教师95人,生师比为12.8:1。二是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人数大体在1:1,专业教师略多于基础课教师,队伍稳定,注重专业老师下企业学习锻炼。各专业的专任专业教师人数分别为机械9人,电子、生化、建筑、设计分别为6人,汽车3人。三是学科门类齐全。学校设有校医、营养师、就业指导师12人,均参与教学工作。另有音乐教师1人、美术教师2人,其中体育教师有10人之多,除了传统的球类课程,能够开设跆拳道、拳击等六大类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四是企业兼职教师数量较少。学校有5人为企业兼职教师,长期在校从事教学实训工作。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少、学校教师与企业交流少是韩国职业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职业学校主干专业或重点专业的专业教师配备较齐全,且学历、职称达到专业设置的较高标准,但与韩国职业学校相比,一是存在数量与结构的差异。我国职业学校教师配备总量上明显不足,《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规定,申报学校生师比应为16:1-20:1,许多学校由于编制、经费、以及岗位的学历、能力要求等原因,难以实现这个标准。在人才引进方面,我国更注重优秀专业教师的引进,在生师比计算时,也常常以专业专任教师作为计算单位,基础课教师的引进培养使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存在管理制度的差异。我国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建设方面要优于韩国,近年来,建立了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业教师的绿色通道、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企业兼职教师制度,明确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比例和结构要求。当然也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专业带头负责人制度的完善,特别是职业教育界对专业负责人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如何培养、有效使用既懂专业建设,又精通企业生产工艺的负责人梯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些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往往由行政部门负责人兼任,虽然有利于协调和整合教学资源,但由于行政事务的缠扰,无暇进行专业领域的工作研究,导致自身专业水平停滞不前。同时,教学团队建设还缺乏相应的制度,教学团队凝聚力较差,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

四、培养模式:是否注重职业素养提升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韩国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一是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在时间安排上,韩国职校生学年在校学习时间约200天,在校学习时间至少两年半,在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间由专业培养方案确定,一般为1至4个月不等。二是注重校内实训质量。教学内容注重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平衡,而且重视校内实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少,有适合的实训条件,实训安排合理,学生能够得到充足的技能训练机会;在教学方法上,专业教师能较好地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理实一体、做中学、做中教,充分体现实训室、实验室、实习车间就是主课堂的理念。三是注重学生职业素养训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纪律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非常强。上述特点表明,韩国职业教育对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认识已理性回归,在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的今天,在校内能够开展技能提升的情况下,减少顶岗实习时间,提高顶岗实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从制度层面保障办学质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岗位教学、学徒制等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运用。而且,我国部分地区职业学校投入力度大,学校实训装备甚至优于韩国。与韩国相比,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缺陷:一是普遍实行2+1,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实习时间太长,实习效果不佳。二是人才方案的制订不能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而且推行一个标准、一个要求,偏离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三是没有根据职校生学习能力的显著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制、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四是德育课程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知性德育的特点还非常明显。

五、质量效益:能否服务学生职业发展

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重点考察了韩国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水平与学生就业质量,韩国职业学校组织结构更具有现代性、开放性,管理注重扁平化,学生就业率高,基本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一是注重用外部力量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韩国职业学校实行专业系(部)二级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通过拓宽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级来提高工作效率。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校友会负责人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并出席学校的重要活动。二是毕业生就业率高,学生比较满意就业现状。韩国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以就业为导向,由于人才培养质量较好,学生毕业时基本上都能落实工作岗位。2012年顺天工业高等学校12位优秀毕业生被一家知名光伏企业录用,成为学校的骄傲,学校在大楼外墙上专门张挂了带学生彩照的巨幅宣传画,该校的办学成效当年得到了全罗南道的嘉奖。学校的这些做法有利于科学决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毕业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

众所周知,专业内涵的调整、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同一专业不同学历和技能水平的有机衔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这种多维的动态性既有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也有职业教育体系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制约韩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中职是“断头”教育,在高技能人才方面尚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主要取决于专业建设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合理分工与布局。我国职业学校办学门类多、体系构建日趋完善,既有中职、中技,也有五年一贯制、3+2高技、高中后高技和技师,也有通过对口单招升入本专科高校、以及3+2、3+3、3+4、5+2等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较好地实现专业在不同学历层次中内涵建设的有机对接与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发展、职业转换的现实需求。

六、中、韩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比较中的几点启示

中、韩两国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都建立了以出口为主导、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问题。两国虽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但是传统的就业观仍然根深蒂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仍然艰辛漫长。在专业建设进程中难免会存在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及制度瓶颈,需要辩证审视,长远规划,并进一步创新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一)正确认识专业建设的现实问题

通过中、韩两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比较,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发展本国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韩、中两国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培养模式等方面已经没有明显的差距,当然也共同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专业开发与地方产业结构吻合度的问题、人才方案与行业企业岗位有效对接问题、教师个体培训、队伍管理、团队建设问题、教学资源配置与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中职教育自身的局限性而难以克服,也有通过努力可以改善的方面,需要从专业设置与开发、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质量效益等方面逐一梳理,并参照先进国家的典型经验,综合考量。职业学校须进一步更新理念,形成正确认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才能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才能切实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改善职业教育形象。

(二)寻求突破专业建设的制度樊蓠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又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发展职业教育既要看到光鲜的一面,也要看到制约因素,寻求制度上的突破。比如:韩国职业教育如何明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打通中高职衔接的制度瓶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职业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动职业学校发挥主动进取精神,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才能寻找到更多的校企双方合作的利益共同点,校企合作不能靠政府压制企业或者单纯给企业减税来撮合;专业是立校之本,需要共同关注的是如何完善专业的品牌和特色建设制度,彰显专业的生命与活力,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享受免费教育。如何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丰富专业建设的内涵,需要通过完善专业负责人制度,明确专业负责人的职责,赋予专业负责人权限,真正实现行家治教。

(三)科学规划专业建设的未来方向

中、韩两国鄙薄职业教育的情况都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疏于专业建设的科学规划,不能把握专业建设的未来方向,职业教育还可能陷入发展困境。笔者认为,专业的未来发展仍需秉持开放的理念,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认真立足“两个服务”,即: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命脉,由于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使生产工艺、技术手段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动态变化,一些生产岗位对操作技能、设备维护、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那种既通晓理论,又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专业建设始终要坚持的努力方向。切实推进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专业建设的相互支持、有机融合,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服务企业各类需求的公共平台,才能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

[1]任毅梅.韩国职业培训师资的培养[J].海外职业培训,1999(2):49.

[2][韩]崔俊燮,高贵大.韩国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海外职业教育,2001(11):63.

[3]朴永周.开拓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从韩国庆北职业专门学校看韩国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9):61-62.

[4]王光,刘兴华.亲历韩国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以韩国又松大学为例[J].职业技术,2010(12):79.

猜你喜欢
韩国职业专业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