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高职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3-01-31 17:47夏冬
职教通讯 2013年26期
关键词:高职生科技高职

夏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1]近年来,党和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性。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在部门文件中则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的定位。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赋予了高等学校以新的责任与使命。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但高职院校由于受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学风较弱和科研能力不强的问题,开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训练教育活动,将促进学风建设、专业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整、系统的规划

不少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无完整、系统的规划,缺少顶层设计。有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停留在纸上,有的是为了参加创新大赛临时搞规划与活动,有的只在部门或部分系部开展活动。创新教育具有系统性、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而无规划,必然影响创新教育的效果。

(二)开放的创新项目和训练平台、基地少,成果少,尤其与专业结合的少

适合高职创新教育与试验的项目、平台很少。创新实训项目多为导师的课题,涉及“真实问题”、“专业化”、“实战化”的较少。即使仅有的开放实验室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实验室开放仅是一种表面应付的工作,学生很少光顾,师生积极性不高。创新项目设立少,与专业结合的也少。创新实验室、校外“基地化、项目型”社会创新实践基地更少。与市场接轨,市场化、产业化、应用化的创新产品几乎没有。

(三)师生积极性不高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只要技能,不要创新的错误观念,认为创新科研活动是高学历者的事,所以他们的积极性不高,加之,综合能力不强,科研成果也不容易突出。教师们则嫌麻烦,也认为不容易出成果,不愿意指导高职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创新思维和素质训练模式较少或单一

目前有关创新思维理论较多,创新实战法论著相对较少,有关技能方面训练、思维方法训练内容不够。[2]尤其是高职生缺乏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不强,创新素质较低,在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创新训练的论述,适用于高职的少,实用的就更少。

(五)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

创新作品仅仅为参加创新大赛而制作的,作品也往往是指导教师高水平创作成果的简化,不是学生独立开发的。而创新实践训练效果的评价激励机制仅限于展示、评比、获奖,无相关评价模型和指标,无学生后续能力、发展动力的跟踪调研。

二、高职实施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

(一)科技创新活动能增强高职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专业学习兴趣

专业知识始终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则必须适应、切合社会的需要。通过这种专业性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能够更好的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运用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这种活动还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了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研究氛围,学生能内化为自觉行动,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态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实践的能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科技创新活动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热情与思维,学生的参与性、能动性、自主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社会适应力普遍提高。通过活动的锻炼和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比对社会需求与自身差距,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调整自我定位,并有针对性的自我完善以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活动能提高高职生素质和体现了高职教学的最终目标

高职生科技创新活动、技能训练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高职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和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敏捷,从而能更富创造性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锤炼,社会责任感也增强了。课外科技活动鼓励了大学生探索式、研究式、批判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这些是加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然和根本的要求。

三、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

(一)建立创新训练计划,实行专业与科技技能融通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训项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开发多层次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体系,将专业技能训练与科技创新技能训练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本专业的基本实践技能、职业技能、科技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合纺织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3]如设立新颖的课外创新训练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整合学院资源,建立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实行资源共享。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条件,设立相应学分,吸引并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以全系老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设计学生创新综合项目,并以此为纽带构建了“教学—科技创新”双轨制。再如,打破传统界限,逐步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与创新标准,实行教、学、做合一,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创新技能相结合,单项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相结合,校内实践、企业实践、结果反馈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二)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设立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以化学工程系的江苏省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省级纺织工程技术中心、常州市新型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系科技创新实验室为主,校外“基地化、项目型”社会实践基地为辅,搭建创新项目实施平台。以省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训练课题、教师的各级纵向、横向课题、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的实践问题、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的课题等为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真正地与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紧密结合。如设计向学生开放的纺织类创新综合实训项目47项,每个综合实训项目设计成1~3个适合学生的科技训练项目,每个项目由2~4个学生组成实训小组共同完成,实训时数为30~45学时,并从中遴选资助一批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省级、院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以上面的平台和项目为骨架搭建科技创新训练体系。组织高职学生实施创新活动并与企业、市场对接,走向社会,从事如社会调查、社会科技咨询、社会公益等实践活动,参与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性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组织成立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贴近纺织专业的科技社会实践等社团,举办专题经验交流会、纺织节、专家报告、沙龙等活动,搭建了纺织科技创新交流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弘扬了纺织文化,展现了学子风采,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热爱,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促进了学风建设,实现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几年,通过阶段训练,化学工程系学生获省级创新大赛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学校三次获最佳组织奖。获市级创新大赛一等奖6项,其他奖项多项。学生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获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奖。学生作为主持人申报获省级立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7个。

(三)健全创新导师队伍,“四员化”培养师资力量

设立从师傅到项目导师的全程化的创新师资队伍,指导科技创新实践训练。实施“双导师制”,聘请纺织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师傅,安排学院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的创新课题研究,全程跟踪指导我系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多途径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的教师必须从辅导员、实验员、技术员、教员的“四员”化轮岗培养。即做一年辅导员工作,下班级与学生成朋友,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创新欲望和能力。下实验室半年到一年做实验员,亲自动手操作,培养技能。半年到一年脱产下纺织企业实习,做企业工程师或技术员,到企业“充电”,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并积累项目素材。最终成教员和项目导师,获得上岗的机会。引导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等各方面改革探索,促进广大老师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增强责任、提高创新教育能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支由博士、硕士,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组成的工作踏实的科研指导梯队。通过培养,该支队伍中,有4人为省级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12人为市级大赛优秀指导老师,10人获各级教学成果奖,9人被省里选拔为出国访问学者或境外培训教师,4人为省级“青蓝工程”骨干教师;申报成功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

(四)建立创新影响因子模型,设计“四结合、四优先、四层次、四阶段”创新训练模式

对高职学生学习状况、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创新意识、发展动力、市场接轨、项目载体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确定了有关影响高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因子及其相关性,设计出了模型,为整个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范式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活动、项目、课程设计培养和训练高职生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的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新精神,形成创新习惯,生成创新品质、激发创新激情,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四结合”的思路,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创新与工程结合,训练与比赛结合”。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了“四优先”的理念,即“创新教育,意识优先;实践教学,能力优先;创新培养,个性优先;成果评价,绩效优先”。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训练模式建设上,提出独具特色的建设理念,突出分阶段的“四段式”培养模式,即训练实践课程分四阶段进行,一、二、三年级分别为技能、技术、技艺、创新训练阶段,进而达到对应的不同层次的“四层次”的效果,即助手、做手、熟手、能手层次。在此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主线。

四、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

(一)如何提高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高职生科技创新活动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根据发展要求适当调整师傅、导师制的职责范围,鼓励教师吸纳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学术著作阅读、学术讲座报告会、专题研究等活动。努力实践教育部的鼓励高校“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的要求,以传帮带的形式,发挥导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如何提高高职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和水平

现在高职生课外科技活动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并有不少成果,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还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还存在科技成果突击的多,长期研究的少,重大科技成果少,创新素质提高不明显、创新思维训练少等问题。要根据培养高职生创新素质的要求,精心设计,突出特色,挖掘其中有利于高职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涵,优选普及性、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主体性、综合性的科技创新项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高职生科技活动的水平。

(三)如何健全创新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学生认为,主要是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覆盖面不够,受众为少数学生。在运行机制方面,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创新平台与机制不够健全,真正悉心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教师也不多,激励措施力度不够。所以,要进行顶层设计,从资金、制度、管理、教学等方面着手,解决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总之,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在科技活动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的、重要的、长期的工程。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人才教育的道路任重道远,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才能在高等教育的行列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因素,而创新教育改革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1]陈益林.院校发展视野中的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4):64-67.

[2]李焦明.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23-26

[3]孙静文.以“专业包”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2(6):6.

猜你喜欢
高职生科技高职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