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魁 韩 勇
(山东省济宁市药品检验所,济宁 272025)
目前,我国药用辅料质量标准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标准数量少、检验项目不齐全且项目设置的针对性不强等方面。与药品原料及制剂标准相比,药用辅料标准不能充分满足制药行业的高速发展,致使我国药用辅料产业和制剂产品等都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药用辅料则应主要考虑“安全、功能性、质量可控”。据介绍,我国制定公布的药用辅料标准占所使用的药用辅料的比例不足20%,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我国现行药典收载的品种多为传统的药用辅料,新型辅料标准很少涉及。此外,对药用辅料分类有待进一步细化,分类细化便于管理和使用,有的国家在药用辅料标准中还规定了辅料的给药途径和使用限量、注意事项等。在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过程中,首先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药用辅料与原料药在制定质量标准时的项目和限度要求应该基本相同,不能重原料轻辅料。《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和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可见,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都是直接组成药品的物料部分。它们经过加工、处理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成为药品成品,对药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再者,在药品生产时,药用辅料用量很大,因此对其安全性的要求应该更高[1]。
1.1 定义 药用辅料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是指除活性成分外,在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合理的评估,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
1.2 分类
1.2.1 按来源分类包括 植物(淀粉,大豆油,琼脂,橄榄油)、矿物(滑石粉,白陶土,硅酸镁铝)、动物的副产品(明胶,胆固醇,羊毛脂)、化学合成(聚乙二醇,硫柳汞,羧甲基纤维素钠)、生物技术(人血白蛋白)和预混(欧巴代)等。
1.2.2 按作用与用途分类 可分为溶剂、抛射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助流剂、螯合剂、渗透促进剂、pH值调节剂、缓冲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包合剂等。
2.1 重视不足 中国制剂使用的药用辅料有500多种,《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收载药用辅料为132种,仅占总数的25%左右,其他大部分为食品、化工或化妆品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而在美国约1500种辅料中,约有50%收载于美国药典和法国药典;欧洲药用辅料约有3000种,在各种药典中收载也已经达到50%。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上使用的药用辅料超过70%缺乏标准支持,没有批准文号[2]。
2.2 药用辅料分类比较笼统,适用范围不明确,不利于管理和使用。
2.3 质量标准项目不齐全 例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未收载轻质氧化镁中锰盐检查、山嵛酸甘油酯中有机挥发性杂质检查、乙基纤维素中红外光谱鉴别和乙醛、残留溶剂检查。
2.4 未严格按照药用辅料标准检验辅料 齐二药事件中,药厂检验人员未对“丙二醇”检验,导致二甘醇被当成丙二醇投入生产。如果胶囊制剂厂家对每一批胶囊壳进行检验,就不会发生毒胶囊事件。
针对国内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的现状,笔者建议《中国药典》应该大幅度收载药用辅料质量标准,并不断的完善,确保药用辅料的合格安全
3.1 拟定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的原则 A参考外国药典收载的药用辅料质量标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限度范围)。B尽量了解辅料的来源或工艺可能引入的杂质(有机杂质和金属杂质)和残留的溶剂及终产物的性质差异。C与安全性有关检查。例如,p H值、酸值、过氧化值、游离单体、溶血性实验和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实验等。D与功能性有关检查。例如,黏度、粒度、密度等[4]。
3.2 目前药用辅料应关注的要点
3.2.1 有关物质 目前国内药品行业对有关物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对有关物质检查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欠缺,对有关物质的来源、数量和性质不清晰。因有关物质含量微小,应选择一些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检测方法,如HPLC/UV/DAD、HPLC/MS和HPLC/GC等现代分析技术对有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2.2 金属杂质 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5种:铅、汞、铬、砷、镉。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或无机物。
目前,各国药典收载的金属离子与重金属检查法仍以目视比色法进行半定量测定为主,这些经典方法存在专属性差、灵敏度低、操作烦琐、使用有毒试剂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引入更加先进、更加便捷的替代方法,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龚翔.借鉴国际标准参照企业实际——解读《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6,(08):25.
[2]吴晋,于美乐.我国药用辅料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海峡药学,2007,19(9):131.
[3]佘清.中国药用辅料的监管问题浅析[J].中国药品标准,2006,7(6):466.
[4]谢正福,吴莺.浅析我国药用辅料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J].今日药学,2010,2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