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评定工作的思考

2013-01-31 11:33段浩伟胡婷婷
职教通讯 2013年2期
关键词:生源贫困生资助

段浩伟,胡婷婷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崛起,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人才的“发源地”。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高教收费制度建立,折射在高职校园里就是需要关注的贫困生群体。据笔者抽样统计,高职贫困生比例因校而异,依学科不同,大体贫困生(包括特困、贫困、一般贫困)比例占学生总数的33%左右。做好资助工作,宏观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民生之计,中观上实践着“三育人”素质教育理念,微观上有着贫困生和非贫生个体的教育意义。

一、高职贫困生评定的现状与问题

(一)贫困材料的失真和工作的粗放性

高职生源分散,评定依据主要是生源地部门加盖公章的贫困证明,辅以中学时代的档案材料。学生获得“理想”的贫困证明实际上就是加盖公章的过程,学生写好材料,内容可由学生自己“想象”,先到村里证明,然后到乡镇或民政局盖章,一般民政部门会“放水”。此外,生源地与高校所在地之间的发展差异,沿海地区农村不一定比中西部城镇更差。至于查看学生中学档案,一则是内容陈旧单一,二则没有针对性。

(二)学生自述的片面和测评的主观性

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下的利益观多样化,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家对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倾斜和资助力度加大,资助比例覆盖面逐渐超过了25%。以致有班级2/3的学生都在申报贫困。每到确定贫困名单时,都有学生向辅导员诉苦“声泪俱下”,“痛哭流涕”,甚至双亲“被病重”“被死亡”,在班级民主测评的基本环节中,却有真正贫困生为不愿泄露“隐私”而放弃,或者心理自卑,人际交往不足,而平时人缘好则容易上“贫困榜”。

(三)评定程序僵化和制度的缺陷性

现阶段贫困补助申请程序相对繁琐,师生民主评议,其信息来源于日常的观察,极易掺杂师生的主观喜恶,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关系户,容易“返贫”;学生眼中的老好人、班干部,可以“入榜”;另外,贫困生名额比例是由国家总体控制,采用自上而下“一刀切”分配形式。自2009年开始,高职贫困生补助比例扩大到30%左右。每个院系班级人数不等,每个专业学生的经济状况不一,而30%比例只能按部就班地下放到各个院系班级,造成了有的班僧多粥少,有的班级供大于求,基层为了完成30%评定任务,硬性落实,僧多粥少者切“真”,供大于求者补“假”,由此,造成了“真落假上”的现状。

二、高职贫困生评定工作改善的思考

(一)宏观层面:评定制度构建的优化与完善

1.建构主体与社会谐和的诚信体系。诚实守信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确立和运行的素质基础。社会诚信体制是一种社会管理机制,通过倡导行为主体自律,健全社会奖惩实行他律,形成主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通过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建立奖惩明确的榜样示范制度、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诚信体系,让公民诚信品行终身记录,并“有条件”的随时随地可查阅,由此,高职贫困生的证明、申请与评定就可以在和谐有利的制度环境中公平的进行。

2.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客观来讲,生源地证明应是评定工作中最客观、最可行、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方式,但是需要健全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监督,它需要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参与,对生源地贫困生评定的“证明主体”进行监督、相关制度进行重构。国家应出台关于生源地贫困生评定的规范,明确划分当地教育、民政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加大对造假渎职的问责与惩罚力度。并建立相应的检查机制,如信息披露公示、定期不定期抽查、担保与责任追究制度等。

3.建设立体与动态的贫困生信息平台。横向上民政部门可建立贫困家庭信息共享平台,并负责贫困调查、资料上传与更新。学校收到学生申请后,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查询了解,确认该生的各项所需信息,并以此作为学生助学金评定的依据。在纵向上,教育部门可建立中学到大学的贫困信息沟联机制[1],大部分中学的生源相对集中,贫困评定成本较低,动态的观察和管理较易。从中学阶段就开始贫困生的调查、筛选、评定与建档,升学后,贫困档案与学籍档案一并进入高校,这样评定工作不仅准确度高,高校也可藉此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因材施教,增强其自助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二)中观层面:高职教育理念和资助模式的创新

1.学校教育中要渗透诚信教育。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在专业学习、技能历练、社会能力各方面,以“三贴近”原则引导学生自觉内化诚信信念。高职应把诚信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来抓,作为培养学生做人的道德基础和根本来抓,渗透在校园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以生动贴切的典型事例,有趣活泼的专业实践活动,将诚信美德融入职业意识之中。

2.学校工作中要转变资助观念。实践的发展,一方面,要求资助工作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对贫困生物质资助,转向物质资助与心理、社会资助并重,从而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不断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心理素质,提升社会能力,为贫困生的成人成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从只注重资金“输血式”资助向能力“造血式”资助拓展。高职贫困资助根本之道在于关注和发展贫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夯实其社会能力,克服其依赖思想,提升贫困生的生存和发展潜力,培养贫困生健全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创造力。

3.资助模式向多元和回馈转换。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通过成熟的校企合作平台,工学结合的方式,实现社会多源助学与国家奖学混合的有机资助模式,即资金来源、资助方式、资助渠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尝试实现从无偿资助向回报反馈式资助的拓展,可使那些“伪贫困生”因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知难而退,而通过回报社会,不仅可以缓解贫困生享受资助的心理压力,树立自强感恩的人生价值观,还有利于调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实现贫困资助基金滚动式的良性发展。

(三)微观方面:一线工作者需要深沉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能

1.加强工作责任心,打造优秀学生工作团队。做好贫困生评定工作,要有一责任心强、技能精湛、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队伍。积极践行人格平等、发展均衡原则,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详尽、可行的贫困生评定标准体系,加强宏观与部门的统筹和协调,做到评定标准一致,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做到坚持原则与灵活相结合,特别关注家庭困难,但又不愿“表露”自己的学生,关注自尊心脆弱的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用热心、耐心、细心、精心的态度处理贫困生的评定工作。

2.掌握工作规律性,找准评定工作的把脉点。贫困生评定应该重点关注其在学期间的消费状况和行为表现,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行为、消费领域相对单一,将被评议对象的消费水平与其群体生活环境进行对比,并对其消费环节、内容、结构、水平进行观察、分析,可以比较清晰地显示出该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而言,高职生进入大学最初一学期是适应大学生活的“过渡期”,这一时间段内学生所反映出的状况相对自然、真实。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初,有意识收集相关学生的家庭与生活信息,是对其进行贫困评定把握的有效策略。

3.践行“三贴近”原则,创设评定工作的有效视点。选取有效视点能够促使评定工作“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建立有效视点应结合“三贴近”原则,在学生日常活动中自然体现,高校对学生所进行的各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讲座、职业技能培训、社团实践活动、文体兴趣联谊等都是设置各类视点的有效平台。在入学教育中,各高职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状况普查”,可以通过隐性的相关话题测试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笔者所在高校实行了“辅导员住寝查寝”制度,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深入学生寝室查访,了解学生在其寝室所表现出的消费行为,能够较为真实自然地反映出其家庭经济状况。

[1]姜旭萍,郑俊.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9.

猜你喜欢
生源贫困生资助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跨省生源调控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