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政 徐 岩
(1辽宁省沈阳中医院,沈阳 110000;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职工医院(煤研医院),抚顺 11300)
经络系统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息息相关,正如《灵枢·经别》中所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而这种特性使其体现在腧穴反映疾病特点里,《内经》中有诸多论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素问·缪刺论》:“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素问·藏气法时论》中的“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这一病理现象是经络内外联系的典型反应之一。腧穴也有治疗和反映疾病的作用,根据腧穴反应点不同,而选择不同穴位是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正如《灵枢·背腧》中所述“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故结合腧穴特性和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研究脑血管病患者背腧穴反应点: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8月至2012年11月在沈阳市中医院针灸病房住院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患者96名,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诊疗观察。其中男50例,女46例。平均年龄(69.95±10.20)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2月,其中1月以内63例,1~3个月21例,3~6个月7例,6个月以上5例。平均(3.11±2.93)月。发病次数:1次45例;2次34例;2次以上17例。根据CT或MRI影像学检查确定脑损伤部位在单纯左侧者23例,单纯右侧病灶14例,双侧59例;病变性质缺血性86例,出血性10例。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者38例,糖尿病病史46例,冠心病病史25例。
1.2 诊断标准 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或脑出血西医诊断且符合中风、中风后遗症诊断,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研讨会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均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
1.3 触诊的方法 以脏腑的背腧穴为主要触碰点,取肺俞,心俞,厥阴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为主。沿脊柱旁开1.5寸从上至下按压,左右侧均查,以腧穴部位有压痛、条索状或按之空虚等手感为阳性反应点,分别记录每个患者的阳性反应点。
检查发现卒中患者两侧背腧穴反应点都以左侧出现阳性率较高,左右两侧背腧穴反应点基本相同,排在前三的背腧穴分别是心俞、厥阴俞和肝俞,其中左心俞71人次占74.66%、左厥阴俞38次占39.58%和左肝俞26次占27.08%,右心俞67次占69.79%、右厥阴俞32次占33.33%和右肝俞23次占23.96%。其余腧穴散在出现,出现率均低于15%。
对单一病种的背腧穴反应点尚未有过统计,通过反应点观察发现:背腧穴反应点前三位的反应点是:心俞、厥阴俞和肝俞。符合中医对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首先看心俞,脑卒中无论是梗死还是出血都是血与脉之疾,而出现的症状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导致神不守气的病理状态,无论是血与脉还是神,两者与心主血脉,心藏神的功能密切相关,故在其背腧穴中反应出来;其次手厥阴心包经背腧穴,从脏腑角度看心包可以代心受邪,从经络的所生病看手厥阴心包经的所生病是主“脉”所生病;最后是肝俞,从脏腑角度看肝主疏泄,影响气机,此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化风也是出现中风的主要病机。另外根据背腧穴反应点的检查也发现左侧背腧穴反应点出现次数多于右侧,可能机制是中医理论中有气机“左升右降”的活动特点,左为阳,气以升为主,血随气动,升之太过或不及都导致脑的血液供应失常,而出现中风。背俞穴是脏腑之气在背部直接输注之处,特别是与五脏的生理,病理息息相关,对反应疾病有特殊意义。《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者,功能也,说明神与筋都是机体功能的体现,功能低下可以从筋部的病变反应出来,可推断机体功能的表现。背腧穴都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所生病是主筋所生病。背俞穴“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灵枢·背腧》),督脉又“入属于脑”,足太阳膀胱经又“从巅入络脑”,与脑在经络上的联系为其治疗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继而联系到对中风和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上,找出其规律,为进一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此外从背腧穴的解剖功能看,国内学者崔承斌[2]研究中提到从背部区域与脊神经阶段的关系看:背部区域的解剖位置恰好是脊神经所在之处,附近均有相应脊神经后支平行伴行,后支神经纤维支配的范围覆盖了穴区部位。针刺背俞区域穴位时,针体沿着棘突下两侧刺入,深达锥体,影响脊神经前支。因此背部区域与脊神经和交感神经关系密切,并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物质,起到调节内脏功能的作用。结果对中风的治疗可能有一定意义,即根据不同患者出现背腧穴反应点的不同进行针刺治疗,是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的。通过对疾病腧穴反应点的观察,选取其中较为敏感的反应点,进行按摩,贴敷、针刺、艾灸的治疗以产生一定的预防的效果,将是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观察中发现尽管这三个腧穴反应点出现频次较多,但每个患者反应点的分布却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根据这种表现特点进行相应腧穴的刺激才是最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并能取得更好地临床疗效。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述的“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泻则泻……是谓至治”。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
[2]崔承斌,王京京,吴中朝.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J].中国针灸,2005,25(7):483-486.